?

巴渝傳統民居建筑“堂屋”空間探析

2015-09-13 01:53陳果
重慶建筑 2015年1期
關鍵詞:堂屋民居家族

陳果

(重慶大學 建 筑城規學院,重慶 400045)

0 引言

皇家建筑以殿為尊,民居建筑以堂為貴。正如《園冶全釋》中所述“堂者,當也,調當正向陽之屋,以取堂堂高顯之意”。堂屋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核心空間,這種核心地位不僅體現在空間布局上,更體現在精神依賴上。堂屋不僅是整個建筑內的交通中心,公共交流中心,婚喪嫁娶等重要事宜進行的空間,也是家族祭祀先祖,展示身份地位的重要場所。圍繞堂屋的空間、功能,建筑技藝、風俗習慣等因素而形成的復雜的文化現象,稱之為“堂文化”,“堂文化”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家族觀念、倫理規范、民族信仰。巴渝地區特殊的歷史背景、復雜的地緣地貌、多元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傳統民居建筑的個性、特性與多樣性。筆者2014年先后參與了重慶市涪陵區青羊鎮安鎮村以及彭水縣普子鎮四合莊村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工作。通過對大量巴渝傳統民居建筑的實地調研測繪,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探析了巴渝地區堂屋空間的核心地位體現方式。希望能以堂屋為載體,展示巴渝傳統民居建筑技藝,弘揚巴渝傳統民族文化。

1 物質空間的核心地位

研究中國傳統民居的建筑布局和空間營造,不難發現堂屋作為整棟建筑的交通樞紐、公共交流中心,總是占據著最核心重要的區位。華夏文化一脈傳承,巴渝地區在繼承中國傳統“堂文化”的同時,融入了自身的民俗文化、審美價值,產生了契合巴渝地區地形、氣候、風俗,方便人們生產生活的堂屋空間營造原則。

1.1 選址與朝向

依照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宅院一般坐北朝南,布局整齊方正。我國的官式建筑以及北方的民居建筑大都遵循以上原則。連綿的巴山,縱橫的渝水,多山多水的復雜自然格局使得巴渝地區普通的民居建筑難以嚴格遵循正南正北的朝向,講究規矩對稱的布局。巴渝傳統民居往往不注重朝向,順應地勢,靠山而建,面朝一片農田洼地或是綿延碧峰。屋后屋側皆種竹植樹,低矮的屋檐在婆娑的綠影中若影若現,自然景觀與人工環境交相輝映,渾然天成。堂屋一般采用通透的木格雕花門區分室內室外,有的敞廳甚至與室外沒有明顯的隔斷,在堂屋內便可將遠山遠景盡收眼底。

1.2 平面布局

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教等級次序,越是靠近宅院中心軸線的建筑,地位越高。堂屋通常是正房的明間,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空間相對建筑的其他部分寬敞明亮。但是隨著嚴謹刻板的建筑形制在巴渝地區的靈活化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四合院、三合院等對稱規矩的布局形式,還出現了如“一”字形、“L”字形等不對稱的建筑形制(如圖1)。堂屋也不再處于絕對中心的位置,而是相對中心的位置,仍然占據整個建筑的核心空間。為了讓正房的明間區別于兩邊的梢間,突出堂屋的核心地位,常常將明間的內壁內縮一柱間形成“吞口”,有驅邪吞惡的寓意。

圖1 堂屋在不同的建筑平面形制中處于中心或者相對中心的位置

1.3 空間高度控制

正如《風水與民宅》中所述“正屋為主人,為本身。廂廊為手足,為仆人。凡廊與正屋平齊,兩邊推出殊非吉相”。堂屋作為展示主人身份地位,體現家族興衰榮辱的場所,其建筑空間的臺基、層高、屋檐均高于其他部分,以給人穩重威嚴之感。巴渝地區在繼承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空間模式的同時,結合本土的地緣地貌、建筑技藝和民俗文化,以其獨特的方式營造堂屋高顯威嚴之感,突出堂屋在民居建筑中的核心地位。以巴渝境內土家族傳統三合院為例。合院采用“一正兩橫”的布局形式,多建于坡地之上,正屋筑臺,通常三開間或五開間。中置中堂,除堂屋外的其他房間通常設有閣樓,堂屋內一層通高,堂外以石臺階與室外相連,顯得莊重而威嚴(如圖2)?!皟蓹M”為廂房,采用巴渝地區傳統的吊腳形式,底層架空,作為儲物空間或飼養牲畜,局部以磚石圍合形成兩層空間。宅院面朝開闊的景域,中間圍合成院壩,是居民們晾曬谷物、閑話家常、休憩納涼的場所。正屋的屋檐高出兩廂,建筑空間主從關系清晰明朗。

圖2 堂屋的高度占據整個民居建筑的主導地位

2 精神空間的核心地位

2.1 中國傳統的家祭空間

祭祀是對先祖的緬懷,對家族興衰榮辱的回視,是人們銘記歷史,傳承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徑。中國傳統的祭祀活動分為墳祭與家祭。堂屋作為家祭的主要場所,是凝聚家族成員精神,體現家族價值取向,培養家族自豪感的核心精神空間。

按照中國傳統的堂屋布局形式,正中靠墻設置香案、神龕,成為屋內的視覺中心。民間的祭祀通常分為三類,一類強調家族倫常,將先祖牌位立于香案之上,享受在世子孫供奉景陽。對家族發展有過突出貢獻的先祖,其牌位可能會被子子孫孫世代供奉。每一次家祭都是對家族榮辱的回顧,激勵在世子孫奮發圖強。另一類體現信仰崇拜,在中國最常見的便是供奉“天、地、君、親、師”,體現的是中國民眾敬法天地,忠君愛國,仁孝尊師的倫理道德和價值取向。還有一類體現的是家族愿景或家族崇拜,常見的是對平順安康,財源滾滾的祈愿,或是供奉圣賢之人的畫像,以表主人高尚的節操品行。這三類祭祀活動在巴渝地區的堂屋空間內均有體現,有些人家還將“天地君親師”牌位與先祖牌位同設于香案之上,將家族倫常與信仰崇拜結合,成為凝聚家族力量,傳承民族精神的核心空間(如圖3)。

2.2 巴渝地區多樣的祭祀空間

圖3 巴渝地區民居多樣的堂屋供奉形式

巴渝地區以漢族文化為主流文化,同時匯集了土家族、苗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人文風俗,呈現出多個民族融合發展的狀態。以重慶彭水縣普子鎮四合莊村為例。四合莊村地處武陵山區,環境優美,民俗文化積淀豐厚,特色鮮明。以漢族、土家族、苗族為主,聚族而居。在建筑的空間格局、營造技藝以及細部裝飾上呈現出風格各異、個性鮮明的共生共存狀態。由于多樣的民族信仰和風俗習慣,堂屋作為民居建筑的核心空間呈現出豐富的空間形制。土家族的民居多為兩層,一層內退一個柱間,形成外廊,二層出挑形成曬臺。為了獲得良好的日照通風條件,二層空間通常沒有厚實的墻體圍護與分隔,而是以通透的竹席分隔,使得整個二層空間顯得開敞而明亮。堂屋的二層樓面一般高出其他房間0.3~0.6m。出于對先祖的尊重,確保先祖的牌位上方沒有在世者走動,居民將堂屋的正中央(香案的正上方)的二層樓板留出一塊約為1.7m見方的空洞,形成一狹小的類似天井的空間(如圖4)。相較于二層的開敞,一層外是寬闊的外廊,室內略顯昏暗。光線透過二層的空洞灑在堂屋內的神龕上,有一種巨大的神秘感,仿佛一盞照亮心靈的明燈,牽動著家族每一位成員的靈魂,指引著整個家族前進向上的道路。苗族民居的正房通常面闊三間,堂屋內凹形成 “吞口”,堂屋和側房之間沒有墻壁分隔或僅用幾顆柱子進行空間心理上的分隔。這種特殊的堂屋空間形制是由苗族的傳統祭祀習慣決定的。漢族一般在堂屋正中靠壁設置神龕,而傳統的苗家則將先祖神位立于正房左側山墻中柱前1.5m左右的區域內。家祭時,苗家人在堂屋左側的房間中柱下進行跪拜。苗族人看來,中柱作為頂梁柱撐起整棟房屋,象征著苗家先祖對后代子孫的庇佑。受漢族文化的影響,現在苗族人民也將先祖牌位設立在堂屋的中央,祭拜活動也在堂屋中進行。但是苗族堂屋與兩邊側房之間流通的空間形制在漢苗民族文化的交融中保留了下來。

圖4 土家族堂屋神龕上方的天井

3 堂屋在現代農村住宅建筑中的核心地位

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新的建造技術的推動下,現代農村住宅建筑的結構形式、平面布局、功能組合等各方面相較于傳統民居建筑發生了巨大改變。堂屋作為承載著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核心功能空間,在發生改變的同時,依然延續了其文化性、象征性,統帥著整棟建筑。

隨著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環境的改善。農村住宅已由磚木結構的單層小青瓦農宅轉變為磚混結構的低層小樓。相較于傳統民居建筑簡單、規矩的平面形制,現代農宅的平面布局顯得隨性而自由。堂屋也不在處于絕對中心的位置,而是作為整棟建筑的交通中心,其大門作為整棟建筑的主入口,進入建筑的任何部分都必須先進堂屋。其空間的高度相較于建筑的其他部分已無明顯差異。與傳統民居建筑相比,現代農宅堂屋在物質空間上的核心性有所弱化,但任然作為傳承家族精神的核心空間存在。

很多人認為現代農宅中的堂屋就是城市住宅的客廳,這種認識是片面而膚淺的。堂屋兼具了客廳的功能,但同時還包涵了祭祀、酒宴、生產和儲藏等功能,是一個多功能的空間。堂屋中除了擺設祭祀的香案和神龕之外,也會擺設少量用于會客的桌椅,一般不會再有多余的家具擺設,空間寬敞而明亮,主人可以在此安排臨時的功能活動。受城市住宅的影響,很多現代農宅也出現了客廳、餐廳等空間,但是脫離堂屋而單獨存在。這也使得堂屋的功能發生改變,不再具有會客,用餐等功能,其空間的停留性降低。因為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不斷進步,堂屋的生產儲藏功能漸漸退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餐館酒宴逐步取代了堂屋酒宴。伴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堂屋的傳統內在功能正在逐步喪失,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4 結語

堂屋作為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核心空間,是傳承華夏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的關鍵。巴渝地區作為西南地區最富有鮮明民族個性的地區之一,研究其堂屋的空間形制,對于剖析巴渝傳統民居建筑,了解傳統巴渝文化歷史,宣揚中國傳統尊卑理念和民族信仰有著重要意義?,F代化的發展在改善農村人民生活的同時,也沖擊著傳統堂屋空間與人們生產生活之間的原本緊密聯系。怎樣保護堂屋在民居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傳承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特征,是每一位建筑工作者都應思考的問題。

[1](明)計成.園冶全釋[M].張家驥,注釋.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2]尚達翔,張正武.風水與民宅[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3]吳櫻.巴蜀傳統建筑地域特色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4]王瑾瑾.從民居建筑布局看“堂文化“的神圣表述——“堂文化”所呈現的中國文化思維模式論之一[J].建筑師,2005(6).

[5]許劍峰,宋昆.“神圣”“親和”話堂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實踐[J].工業建筑,2009(9).

[6]呂瑞榮.廣西民居堂文化探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

[7]黃絹.武漢里分住宅堂屋空間流變與分析[J].華中建筑,2007(1).

[8]李哲,柳肅.湘西苗族室內祭祀空間的演變[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1(9).

[9]金觀強.城鄉統籌下農村住宅自建引導策略研究——以鄂東南、川渝的村落調研展開[D].重慶:重慶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堂屋民居家族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民居智庫
民居攝影
守 望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板凳:平衡的世界
父親的笑容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