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現狀分析——以重慶部分高校調查為例

2015-09-20 13:10王桂林黃露
關鍵詞:道德規范被調查者碩士

王桂林 黃露

(1.重慶市公民道德與社會建設研究中心;2.重慶師范大學 政治學院,重慶 401331)

研究生學術道德是指研究生在進行學術研究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了處理好各種關系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1]。碩士研究生作為我國學術研究與科研發展的后備軍,其學術科研水平、道德素質高低反映著我國學術風氣、人才素質以及文化實力的發展水平。我國研究生教育自1981年學位制度建立以來,30多年間共培養碩士研究生426萬人[2],全國每年的研究生錄取人數也不斷增長,從正式實施擴招政策的1999年的7.2萬增加到2014年的57萬人。然而,隨著全球化經濟的高速運轉,高校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與社會同步進入全面改革的轉型期。社會的多元化、信息化、效率化發展在給高校教育模式與內容帶來創新和改進的同時,其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不正之風也入侵校園,對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在研究生群體中出現了一些學術不端等學術道德滑坡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研究生的教育和培養質量。因此,加強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教育、端正嚴謹的學術學風建設,是一項重要且艱巨的任務。

一、調查對象和內容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13所在渝高校的全日制在讀碩士研究生。調查內容主要涉及目前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素質狀態、對學術規范和學術失范行為的認知情況、碩士研究生日常的學習與科研行為情況、學術態度與學術立場情況以及影響學術道德水平的因素。問卷共設計37個問題,其中29道單選題,8道多選題。

二、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法,于2014年12月發放207份問卷,根據分層抽樣原則在碩士一、二、三年級中隨機抽取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205份,有效率達99%,利用excel與統計軟件spss13.0進行數據整理分析。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N=205)

三、調查內容及結果分析

(一)學術道德素質狀態總體良好,但仍有不容樂觀的狀況

由表2數據顯示,目前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素質狀態在一般及以上的被調查者占92.68%,說明目前重慶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素質總體狀況良好。但是,調查顯示對目前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總體狀況持中立態度,認為“一般”的被調查者比例竟高達56.59%,超過了總人數的一半,這種不明褒貶的回答反映了絕大多數研究生對目前總體的學術道德素質發展狀態仍有疑慮,無法給予充分肯定,因此對其狀態的評價也有所保留。認為狀況“差”及“很差”的比例超過了認為總體狀況“很好”的比例。以上數據反映出目前重慶市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現狀不容過分樂觀。

表2 目前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素質狀態

(二)對相關學術規范比較了解,但對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認知仍存在不足

學術道德規范的遵守是以學術道德規范的認知為前提的,所以在進行學術科研過程中,必須具備相應的學術道德規范認識來指導碩士研究生的學術科研活動。據表3顯示,在被調查的碩士研究生中,對于相關學術道德規范認知情況“比較了解”占到了絕大多數,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碩士研究生對于學術道德規范“完全不了解”的比例卻大大高于“系統學習過”的比例,只有不到6%的被調查者“系統學習過”學術道德規范,可見當前碩士研究生只有極少數能夠做到非常了解的程度,絕大多數的碩士研究生在學術道德規范的認知上仍存在不足。

表3 碩士研究生學術規范的認知情況 單位(%)

學術道德失范是指學術人用不符合學術道德規范的手段去實現社會的價值目標(如獲取職稱、金錢、學位)[3]。在中國科學院頒布的《中國科學院關于加強科研行為規范建設的意見》中將科研不端行為的表現形式概括為六個方面:(1)在研究和學術領域內有意做出虛假的陳述,包括:編造數據,篡改數據等。(2)損害他人著作權,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權,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3)違反職業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學術認識、假設、學說或者研究計劃。(4)研究成果發表或出版中的科學不端行為。(5)故意干擾或妨礙他人的研究活動。(6)在科研學術活動過程中違背社會道德,包括騙取經費、裝備和其他支持條件等科研資源等。[4]在圖1中,針對“您認為以下哪些屬于違背學術道德的行為”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的被調查者能夠較清楚的認識和分辨哪些是學術失范行為,但認為“一稿多投,只發表一次”和“論文低水平重復”屬于學術道德失范行為分別只占到36.63%和31.71%。在中國科協七屆三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的《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中,已經明確將“一稿多投”和“論文抄襲”列為學術道德失范表現之一,并制定了相應的措施予以應對,而多數研究生表示對此毫不知情,這反映了目前碩士研究生對學術失范行為仍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

圖1 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行為的認知情況 單位(%)

(三)對學術失范有危險意識,但仍有少數研究生存在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

根據表4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六種典型的學術道德失范行為中,曾有過一次及以上“偽造、篡改實驗數據及結論的行為”(35.12%)、“復制或剪切過他人的論文”(45.85%)和“引用他人成果(包括文字段落、圖表、研究數據等)而未注明來源”(35.61%)這三種學術失范行為的比例大大高于“請‘槍手’或作為‘槍手’代寫論文”(8.78%)、“一稿多投一稿多發”(22.93%)和“在自己未參與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10.24%)這三種學術失范行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撰寫論文或科研過程中,絕大多數碩士研究生能夠秉承正確的學術道德規范意識,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杜絕學術失范行為。但仍有部分碩士研究生存在著抄襲、剽竊、篡改數據、侵占他人學術研究成果等學術道德失范行為,違背了學術研究者應遵守的學術道德規范基本要求,這一現象應引起社會和高校的高度重視。

四、影響學術道德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世界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在帶來開放和競爭等巨大優越性的同時,拜金主義、趨利主義等社會不良風氣也侵入到了人們的思想和生活中,蔓延到了高校內的學術研究中。根據表5調查顯示,在“造成碩士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主要原因”中,有81.95%的被調查者認為“急功近利的科研態度”是造成學術失范行為的主要原因。功利的社會觀和價值觀對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科研活動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部分研究生為能盡快達成某種學術目的不惜置學術道德規范于不顧,鉆法律和制度的漏洞以獲得不當利益??梢娚鐣蟓h境中的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了高校的學術氛圍,更為碩士研究生學術科研道德的培養帶來嚴重危害。

表5 造成碩士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主要原因表現 單位(%)

(二)缺乏教育和監督力度

高校是碩士研究生學習與科研最主要的場所,相關學術道德制度的教育與培養對研究生的學術科研行為起到約束和規范的作用。盡管許多高校制定了本校的學術道德規范條例,但仍然存在執行、監督不力的情況。根據表6顯示,在關于“您是否了解學校所制定的關于學術道德建設的相關文件及通知”的調查中,10.73%的被調查者表示“是,并閱讀過相關通知”,有78.54%的被調查者表示“是,但沒有了解具體的內容”,而“完全不了解”的被調查者比例也高達10.73%。在“您所在的學校對違反學術道德行為的處理方式”的調查中,認為是“透明公開、公正,使廣大師生引以為戒”的被調查者比例占到了70.24%,但仍有17.56%的被調查者認為“主要為象征性、無實質性的處罰”,8.78%的被調查者認為是“低調處理,毫無警示作用”,甚至有3.41%的被調查者認為其學校存在“維護學校形象,不予處理”的情況。由此可見,學校對于研究生學術道德行為仍然缺乏教育和監督力度,為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的產生提供了可乘之機。

表6 學校教育與監督對學術道德水平的影響情況 單位(%)

(三)某些研究生考評制度的影響

圖2中關于“您認為學校要求研究生必須在刊物上發表相應文章才能允許畢業的規定是否對學術道德失范行為造成一定影響”的調查顯示:有32.2%的被調查者認為“影響很大”,41.95%的被調查者認為“影響較大”,而認為影響“一般或較小”和“沒有影響”的比例只占到25.86%,這兩組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出,現今各高校將研究生的畢業條件甚至是獎學金的獲得條件都與論文發表數量掛鉤,在這些量化指標的壓力下,研究生們為了能夠獲得獎學金或是為能順利畢業,往往更愿意追求數量的多少而忽略質量的好壞,甚至為了功利和學位而背棄學術道德的相關要求,最終導致學術道德失范行為在研究生群體中不斷發生,嚴重阻礙了碩士研究生優良的學風建設和學術道德的培養。

圖2 學校將在刊物上發表文章數量作為研究生畢業硬性條件對學術道德失范行為影響情況

(四)導師引導教育不足

導師在研究生的學習與科研過程中扮演著指導與培養的角色,是影響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據表7的數據可以看出,在“您認為導師對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是否影響研究生科研行為”的調查中,有178名被調查者認為“影響很大或較大”,占到了被調查者總人數的86.83%。但圖3中關于“您的導師對您是否有過學術道德方面的指導”調查中,表示能夠“經?!苯邮艿街笇У闹徽嫉奖徽{查者總人數的30.24%,60.97%的被調查者表示“偶爾”有過導師在學術道德及學術規范方面的指導,還有3.9%的被調查者表示從來沒有接受過指導。導師自身的學術科研能力與學術道德修養對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培養具有很大表率作用,唯有導師的以身作則并正確引導,才能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的研究生。但部分導師由于科研、教學工作的繁忙而無暇顧及與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學術道德方面的指導,當研究生出現學術道德失范行為時,不能得到及時指正,極易導致研究生在違背學術道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表7 導師對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影響情況

(五)研究生自身學術道德意識的影響

圖3 您的導師對您是否有過學術道德方面的指導

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意識影響著研究生的個人科研行為,是導致學術失范行為是否發生的重要內在因素之一,而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意識主要受身邊同學與老師的影響。在205名調查對象中有77.07%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身邊有同學或老師存在過學術道德失范的行為。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通過調查碩士研究生對于身邊的學術失范行為的態度來分析他們的學術道德和責任意識情況。根據圖4的數據顯示,碩士研究生們對于身邊同學或老師出現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多數持寬容的態度:當問及“您發現自己的文章被人剽竊了,您會采取什么措施”,有37.56%的被調查者會采取行動“聯系對方并要求對方道歉”,并且有37.56%的被調查者表示會“向對方所在單位舉報這一情況”。而當問及“您發現老師或同學有違反學術規范的行為您會怎么做”時,僅有17.07%的被調查者會采取行動聯系對方要求道歉,18.05%的被調查者采取舉報的方式,而更多的被調查者則選擇私下譴責對方行為,甚至選擇無所謂裝作沒發現,持這兩種態度的人群竟占到了調查對象總體的62.44%。這一結果反映了目前碩士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和責任意識亟須加強,如果繼續保持這種寬容大度、事不關己的學術態度和學術立場,只會為學術道德失范行為提供滋生的土壤,為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培養埋下隱患。

圖4 碩士研究生學術態度與學術立場情況

五、結論與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重慶高校碩士研究生學術道德總體狀況良好,碩士研究生對學術道德規范有一定的了解,對哪些是學術失范行為普遍知曉。但通過調查數據我們也進一步了解到,學校的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仍缺乏有效的監督與執行,在社會大環境下的不良風氣與學??荚u制度的競爭壓力影響下,碩士研究生群體中也出現了學術立場動搖不定和違反學術科研道德的行為。這些現象將會嚴重影響碩士研究生的學術科研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對此,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凈化社會環境,形成良好學術道德風氣

當今社會在全球化與市場化發展背景下,社會風氣受到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思想的侵入而日益腐敗,這些不良風氣也蔓延到了高校內。社會風氣潛移默化的進駐研究生的思想與日常學術科研活動中,學術立場稍有不堅定,便極易因誤導而陷入學術不端的漩渦之中。要凈化社會大環境,關鍵在于建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來引導碩士研究生樹立正確的學術道德價值觀,發揮新聞媒體對輿論傳播的導向優勢,充分利用輿論導向,宣傳有益的學術道德行為和正確的學術道德意識。并通過樹立學術科研誠信道德標兵,定期表彰先進個人,以此形成良好社會學術道德氛圍,強化碩士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意識,為學術道德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完善高校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體制,開展教育實踐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提升自身素質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調查中顯示,有76.1%的被調查者更傾向于通過“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相關內容”的方式接受學術道德的教育。但是在目前高校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培養主要還是通過相關文件的宣傳,缺少進行系統的課堂教育情況。要想將學術道德教育廣泛而深入的開展下去,課堂教育實踐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因此,高校應將學術道德教育列為學分制課程,讓學術道德教育成為研究生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必修課,對相關法律、政策、規范及學術不端行為的相關處罰規定進行宣傳教育,嚴格訓練研究生論文寫作的格式與規范。同時,要建立完善學術不端行為的懲處機制,對研究生學術科研活動的不端行為依據情節嚴重程度做出公正公開的懲處措施,起到警示作用,以約束研究生的學術道德行為,通過教育與實踐的雙結合為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改革研究生評價機制,培養創新意識

完善碩士研究生質量評價機制,是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許多高校在對研究生學術能力的評估方面,往往采取硬性的量化指標,將獎學金的評定、碩士學位的取得與一定數量、一定級別的論文發表掛鉤。過分的追求論文的發表數量而忽略論文質量,導致研究生為追逐獎學金或為順利畢業而違背學術道德相關規定,出現抄襲、剽竊等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這些現象不僅有違學術教育的初衷,更敗壞了學術風氣。因此,高校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將對研究生學習能力評價的重點從“數量”轉到“質量”上來,并將學術方面的創新作為重要的考核評價標準,更好的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調動創新的積極性。這樣更有利于增強研究生對學術研究的專注力,促進良好學術風氣的形成,并為我國的學術科研注入更多活力。

(四)強化導師師德建設,提高育人水平

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實行的是“導師負責制”,是由導師對研究生的學習、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個方面進行個別指導,并全面負責的教學管理制度[5]。調查顯示,研究生對學術道德規范的了解渠道不僅僅來自于學術道德規范和制度規章的相關規定,有59.91%的研究生表示是通過與導師接觸獲得的。導師是研究生的第一負責人,對研究生科研道德的樹立、科學精神的養成及唯真求實的治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導師要以身作則,發揮學術道德模范作用,要嚴謹治學、實事求是,不斷提高自身學術科研能力和學術道德修養,用深厚的學術涵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引導研究生的學術科研活動,要端正學術科研態度,糾正學術不端行為,提高其學術科研道德水平,培養具備高素質的碩士研究生人才。

(五)提高研究生學術道德素養,增強自律意識

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意識對研究生的價值觀與科研行為具有導向作用。提高研究生的學術道德素養,關鍵在于增強研究生學術道德意識,加強自身學術修養,樹立“誠實為人、嚴謹為學”的自律觀念,以求真務實的科研態度從事學術研究。首先,研究生應加強對學術道德規范與學術失范行為的認知,把握學術道德的相關尺度,明確辨別學術科研活動中的可為與不可為。其次,研究生要樹立正確的名利觀,自覺遵守學術科研道德相關要求,知榮辱明是非,并以此作為自身道德標準來克服學術科研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誘惑。最后,碩士生應培養良好的學術道德習慣,將自覺自律、嚴謹治學的科研精神內化為自身的學術道德修養,并作用于日常的科研與生活中,杜絕弄虛作假等學術失范行為,促進優秀學術道德風氣的形成。[6]

綜上所述,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的高低關系著我國研究生整體素質的高低,因此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培養工作至關重要。要建立健康的社會環境,形成良好學術道德風氣,完善高校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體制。通過課堂與實踐相結合,為研究生提供廣泛深入的學術道德教育,有助于研究生良好學術道德意識與態度的形成。改革研究生評價機制,注重研究生學術研究成果“質”的提高,培育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鼓勵研究生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科研能力。強化導師的師德建設,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引導研究生樹立嚴謹端正的治學態度和良好學風。只有通過社會、學校、導師和研究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優化重慶市高校碩士研究生的學術風氣,全面提升碩士研究生的整體素質和學術科研道德水平。[7]

[1]馬曉輝,黃富峰.關于研究生學術道德的若干問題[J].教育評論.2011,(2).

[2]黎軍,陳冬梅.影響碩士研究生質量的學校內部因素[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

[3]江新華.學術何以失范—大學學術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4]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關于加強科研行為規范建設的意見[Z].北京.2007.

[5]羅南書,趙鶴平,吳文平.西部欠發達地區導師隊伍建設與研究生培養質量探析——以吉首大學為例[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6]唐治祥,扈力,曠凌齡.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分析[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4,(1).

[7]項鑫,劉健.“中國夢”:當代青年價值觀重塑的指針[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5,(2).

猜你喜歡
道德規范被調查者碩士
昆明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簡介
一個可供選擇的全隨機化模型
如何寫好碩士博士學位論文
孔祥淵:“我”的出現有助于提升個體道德認同
素質教育的可行性實施細節研究
國家治理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傳統倫理道德現實價值研究
改進碩士研究生解剖教學的探索丁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調查分析
你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