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拉德親“女性主義”的態度

2015-10-21 16:59須利華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康拉德象征主義約瑟夫

摘要 《黑暗的心》出自于英國現代主義小說大師約瑟夫·康拉德之手,是20世紀中篇小說經典之一。該小說中五位女性人物給讀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他者”印象。本文以象征主義和女性主義理論為基礎,分析了該小說中幾位女性 “他者”形象的象征意義,表明康拉德親“女性主義”的態度。

關鍵詞:約瑟夫·康拉德 女性主義 象征主義

一 引言

約瑟夫·康拉德(1857-1924))出生于波蘭,1886年加入英國國籍。當時英國正處于維多利亞晚期(1870—1914)向早期現代社會轉型的歷史洪流中,其傳統文化受到了劇烈沖擊。這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也給文學領域帶來了巨大變化,現實主義文學開始向現代主義文學轉變。處于這場變革中的康拉德目睹了整個社會沖突以及新舊文化的更替,并為此感到深深擔憂。所以,他的作品不僅反映社會現實,而且還有一種悲情的特質。他的作品《黑暗的心》真實再現了殖民者在非洲剛果河流域不擇手段聚斂財富以及當地人民在其奴役下的凄慘生活。在該小說中,康拉德用象征主義寫作手法和極少的筆墨刻畫了五位無名、失聲婦女形象。后殖民主義理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美籍印度裔女學者加里特里·斯皮瓦克對該小說中的女性人物進行了分析,批評該小說剝奪了女性的話語權,充斥著強烈的大男子主義。以尼娜·施特勞斯為首的激進女權主義評論家認為,《黑暗的心》中主人公的非洲之行是對女性的殖民過程(丁燕,2011);作者托馬斯·莫爾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也對其進行了解讀,認為康拉德患有嚴重的“厭女癥”(李文婕,2003)。本文以象征主義及女性主義理論為基礎,以分析《黑暗的心》中女性 “他者”的象征意義為重點,證實康拉德不僅沒有“厭女癥”,還具有親女性主義的態度。

二 象征主義

19世紀中葉,誕生于法國詩歌領域的象征主義文學流派成為西方古典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的分水嶺。1886年,法國詩人莫雷阿斯提出“象征主義”一詞。他認為詩人應該探求人的內心世界而非描寫事物的外在形式,“賦予抽象事物可感知”的實體。象征主義詩論家葉芝認為詩人應該用“有限的、使人產生聯想、寓意極深”的文字表達宇宙中的哲理(張首映,1999)。象征寫作手法能把抽象思維具體化,實現形式和內容的統一。簡單的說,含有象征的語句字面上寄托了作者四分之一的思想,而另外四分之三的思想則要通過讀者反復閱讀、對字面意義進行抽象聯想才能體會。象征主義的通感批評理論提倡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深入作者內心精神世界尋找作品的精神特質,從而進行通感批評(張首映,1999)??道略谝环庑胖兄赋觯骸八袀ゴ蟮奈膶W創作都是含有象征意義的,唯其如此,它們才取得了復雜性、感染力與美感”(李文婕,2003)。因此,只從婦女“他者化”語言表征上理解康拉德的作品是不夠的,還應從象征意義層面上理解他的真實意圖。

三 女性主義

19世紀的西方是一個男尊女卑的“父權制”社會,意識形態被打上了深深的“男權”烙印。男人是社會的主流,是家庭的統治中心,有絕對的“話語權”;“愚昧無知”的女人則是男人的附屬品、繁衍后代的工具,被邊緣化、沒有話語權的“他者”?!八摺闭Z言表征成了她們的代名詞。維多利亞晚期由于社會巨大變革,婦女有了強烈的社會地位意識,女性主義運動蓬勃發展。女性主義主張男女地位平等、性別平等、權利平等,反對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制社會、性別主義、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岸@一時期的文學也帶上了明確的女性主義色彩”(張婧,2009)。女性主義者把相關理論用于文學批評領域,她們以“女性主義”為武器,對文學中存在的一切男女不平等現象進行分析并提出批判,其代表人物有法國的茱莉婭·克里斯蒂娃以及英美的弗吉尼婭·伍爾芙等?!逗诎档男摹分兄魅斯R洛的非洲叢林冒險之行便發生在19世紀,他在故事的講述中刻意邊緣化女性人物,使其處于失聲狀態,典型的男性沙文主義特征。肖沃爾特認為男性的這種文學是“對婦女的文學虐待或文本騷擾”(張首映,1999),但康拉德在該小說中刻畫的幾位婦女“他者”形象的象征意義卻恰恰相反。

四 《黑暗的心》中女性“他者”形象的象征

《黑暗的心》中白人殖民者庫爾茲的未婚妻是一位不具備任何女性意識、但卻擁有一切美德的歐洲傳統婦女。她對庫爾茲的殖民行為和非洲情人一無所知,卻自認為是世界上最了解庫爾茲的人,對這位一直欺騙她的男性絕對的肯定、支持、忠貞。她一直在歐洲照顧著庫爾茲的母親,即使庫爾茲死后,這種孝順都一直延續著。馬洛第一次聽說她是從一個白人口中,“她完全是個局外人,她與這件事毫無關系”、“我的未婚妻、我的象牙、我的貿易戰、我的河流、我的……一切都是屬于他的”。這位傳統女性雖與庫爾茲的殖民主義毫無關系,但這些“他者”化語句卻表明她一直生活在男性所建的虛幻世界中。她在庫爾茲的心目中和“象牙、貿易戰、河流”屬于同一范疇,雖然處于第一位,但卻不能擺脫被當成私人物品的命運。馬洛親眼見到她時的情景描述把一個典型的歐洲傳統女性刻畫得淋漓盡致。她美麗圣潔,堅持著妻子忠于丈夫的傳統價值觀,把“男權”當成她堅定的信仰,忍受父權社會對她造成的苦難。庫爾茲的死對于她猶如天的垮塌,沒有庫爾茲的遺物和遺語,她就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馬洛最后善意的謊言成為她的希望,表明康拉德對這類女性的同情。這樣的婦女形象可憐可恨。恨她生活在男性建構的幻想世界中,不知道主動打破樊籠認清現實;恨她沒有現代化女性主義意識,不知道為自己爭取正當權利;恨她依賴于“男權”,并在“男權”崩潰后還頑固維持。同時,這些女性“他者”化描述也象征歐洲的傳統女性是“父權制”社會的忠實捍衛者,女性主義運動的關鍵不是和男性作斗爭,而是消除這些傳統女性發自內心的“男權”崇拜和精神依賴,讓她們具備現代化女性意識,自己走上反父權社會的道路??道陋毦呓承牡南笳鲗懽魇址榕灾髁x運動指明了方向。

馬洛的姨媽是開始具備女性意識的歐洲婦女原型。她“熱心”,“愿意為馬洛做任何事”,“她發誓要竭盡全力讓馬洛當條內河汽船的船長”,雖然這些語言表明了女人“他者”以男人為中心,但是作為一個男性,馬洛找自己的同性幫忙無過后,去找一個異性“他者”幫忙,象征了女性“他者”的主動性以及“男權”的內部矛盾。姨媽的“我認識政府一位要人的妻子,還有一位很有影響力的人”這句話則象征了女性使用政治策略的潛力。在父權制社會的壓迫下,女性“他者”雖然沒有任何政治權力,但作為一種弱者斗爭的非暴力手段,她們可以利用男權為媒介和工具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突出了女性對男權的左右和影響。如姨媽所愿,馬洛得到了工作。但他并沒有表現出感激之情,反而諷刺她“神通廣大”、“洋洋得意”和“吹噓”,使一個無能、不知感恩女性“他者”、打擊女性意識的白人男性形象躍然紙上,康拉德借這些“他者”詞嚴厲地抨擊了西方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義。歐洲姨媽和馬洛的臨別話語“要使那些無知的人們擺脫他們可怕的生活習慣”具有一定的歷史原由。為了使自己國外殖民行為合理化,西方殖民者到處宣稱他們是上帝的子民,他們有權利有義務幫那些野蠻落后的“東方”人管理國家,從而帶去上帝的福音,讓當地人民得到開化。所以,馬洛的姨媽在男性殖民者的欺騙下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象征了西方男性沙文主義意識形態對女性“他者”認知的可怕毒害,馬洛對此話的“厭煩”則直接暗示了康拉德對謊話連篇的男性殖民者的抵觸情緒。

該小說中,“一胖一瘦”兩位織毛線女性既有傳統女性特征又有現代女性特征。在男性馬洛眼中她們“冷漠而又智慧”、“神秘莫測”,對前來的男性“了如指掌”,暗示女性“他者”并非愚昧無知,而是對男權主義的把戲“了如指掌”。兩女性工作的地點位于男性工作室的“外間”,象征父權社會以男權為“中心”的政治主流,而女性被排擠在權力之外。即使這樣,眾所周知,紡線是傳統女性所從事的勞動。西方女權主義者認為女性的家務工作也具有政治意義。兩位女性工作賺錢具有現代性。馬克思主義強調在工廠工作的女工具有重要作用。有學者認為她們是殖民者的“幫兇”,因為她們引導了無數個西方白人到非洲充當殖民者?!皫蛢础彪m然是個“他者化”詞,但是卻表明女性“他者”在間接從事政治活動。甘地強調具有現代化的政治活動對女性非常有利,因為現代化就象征著“父權制的終結以及讓女性享有平等的權利(Young,2008)。文中馬洛還把她們比喻成“黑暗的使者”,把前來的“愚笨面孔”一一引領到“黑暗的世界”。這句話極好地諷刺了狂妄自大的大男子主義者在毫不起眼的“他者”女性引導下,走向了“黑暗的世界”,走向了自我覆滅的不歸路,象征了父權社會終將在女性的反抗下消失。

庫爾茲的非洲情人象征著現代化女性。她身受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男權主義三重大山的壓迫,但她并沒有低頭,而是“昂首挺胸”,“頭發盤成頭盔”、“裹著黃銅綁腿,套著銅絲臂鎧”,“傲氣十足地踱步”、“野蠻而又高貴,狂放華麗”。甘地認為人們的穿著最能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非洲情人一副戰意盎然的穿著打扮,猶如一位女戰士,反對一切奴役形式的女戰士。在非洲和西方世界相互相互摩擦碰撞中,她的高姿態、脖子上的“玻璃串”以及吵鬧隨便拿布條的西方白人象征她具備現代女性意識,敢于向男權表示不滿并提出抗議。作為女性政治運動的中堅力量,女性“他者”的催化劑作用彰顯無遺。然而,她“心中似乎有著無限的悲哀和無法言喻的傷痛,還有因為猶豫不決而帶來的恐懼,使她面露凄慘”。作為殖民者庫爾茲的情人,她的尷尬身份令女戰士的處境艱難,也證實了羅伯特·揚“生活在殖民主義與反殖民的民族主義夾縫中的女性更加矛盾”的觀點(Young,2008)。如果庫爾茲的歐洲未婚妻象征著父權社會的忠實捍衛者,那么她就是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男權主義的終結者??道峦榍罢?,但卻更欣賞后者。

五 結語

康拉德不虧為一代小說大師,他在《黑暗的心》中象征寫作手法的應用爐火純青。該小說中五位女性“他者”身份各具象征意義,從庫爾茲的歐洲未婚妻、歐洲姨媽、織毛線的女性到非洲黑人情人,暗含著女性主義意識從無到有的一個發展過程。最后庫爾茲的死亡象征著男權主義、種族主義、殖民主義的衰滅??道碌挠H女性主義態度也隱匿在這些象征手法中,在“當代文化或文學批評正在告別那種所謂“總體性”話語,走向批評的局部化和零散化”時代(王岳川,1999),如果讀者不透過這些象征的形式深入康拉德的內心世界,引起精神上的通感,就不能理解他的寫作真實意圖,從而把男性作者和女性主義二元絕對對立。

參考文獻:

[1] Joseph Conrad.Heart of Darkness[M].New York:Bantam Books, 1981.

[2] Robert J. C. Young. 榮新芳譯:《后殖民主義與世界格局》,譯林出版社,2008年版。

[3] 丁燕:《〈黑暗的心〉中非洲女人的女性解讀》,《名作欣賞》,2011年第6期。

[4] 李文婕:《〈黑暗的心〉的象征手法》,《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5] 李艷葉:《〈黑暗的心〉象征主義手法探析》,《作家》(下半月),2015年第8期。

[6] 王岳川:《后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 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8] 約瑟夫·康拉德,孫禮中等譯:《黑暗的心》,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9] 張婧:《從王爾德系列劇看維多利亞時期女性的屈從地位》,《青年文學家》,2009年第18期。

(須利華,內江師范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康拉德象征主義約瑟夫
懶人科學家:躺著就拿了諾貝爾獎!
偷懶發明的鐵柵欄
康拉德·希爾頓,用微笑締造酒店王朝
童話
《阿甘正傳》中象征主義手法的運用
比較文學視域下莫言小說獨創性探索分析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義詩學略論
法國象征主義詩人與英國象征主義詩人的比較研究
康拉德改名
日安,白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