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分析和防護

2015-10-21 16:40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供應室職業暴露干預效果

周 濤

【摘 要】目的:探討針對醫院供應室護理人員,對其職業暴露進行分析,并研究有效方法進行防護。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06月護理人員60名,針對所有護理人員,對其開展職業防護培訓教育,針對護理人員每一項操作行為進行有效規范,針對患者實施標準預防教育,針對預防保健工作進行不斷完善,有效完成相關防護用品儲備,最終針對防護措施干預結果進行準確評價,分析防護措施實施前后,護理人員在防護行為執行率、防護知識認知率以及職業損傷發生率等方面表現出的差異。結果:防護干預的有效實施后,在職業防護知識知曉率以及防護行為執行率兩方面,高于干預前極為顯著(P<0.05);在出現職業損傷概率方面,干預后低于干預前極為明顯(P<0.05);結論:針對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風險研究有效方法給予干預后,最終護理人員針對暴露防護知識的認知率獲得有效提高,醫院出現職業危害的概率獲得了顯著降低。

【關鍵詞】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干預效果

醫院供應室屬于醫院較大的醫療垃圾集中場所,醫院醫療可重復使用物品從回收到發放工序的全部工作均需要醫院供應室完成。為了有效避免供應室護理人員出現職業暴露的情況,將工作人員具有的職業防護意識以及防護能力有效提高,研究有效方法進行干預,避免出現職業傷害具有重要的意義【1】。為了分析有效方法實施后的干預效果,本文主要針對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06月護理人員,針對其進行職業防護培訓教育以及對護理人員相關操作進行規范后,最終獲得了顯著的干預效果,現將臨床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06月60名護理人員。所有護理人員均為女性。護理人員的年齡范圍為21歲-46歲,護理人員的平均年齡為(35.1±3.6)歲;護理人員的工作年限為5年-35年,護理人員的平均工作年限為(16.1±3.9)年;在所有護理人員中,包括主管護士10名以及護理人員50名。護理人員的文化水平為:本科護理人員10名,大專護理人員30名,中專護理人員20名。

1.2 方法

1.2.1 開展職業防護專項培訓

主要針對供應室護理人員展開此方面培訓,為護理人員進行相關職業防護知識手冊的發放,在固定時間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相關職業防護知識的學習,針對醫院感染的相關管理進行有效規范,針對醫院消毒技術進行有效提高,使護理人員有效掌握傳染病相關知識。對不同區域供應室特點進行認真分析,針對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篩選,創建有效的操作流程,避免出現職業危害的情況,將工作人員針對防護具有的重要意識有效提高,最終將具有的自我防范意識有效提高,針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防護知識方面的系統培訓,針對相關防護措施有效制定并完善,避免出現職業暴露的情況【2】。

1.2.2 對操作行為進行不斷規范

供應室護理人員在進行相關操作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要求有效佩戴具體的防護用具,將手套、口罩以及帽子有效戴好,利用專用回收車對已經污染的器械以及相關物品進行回收,在此過程中,需要密閉進行,最終于醫院供應室污染區實施集中處理。按照具體操作流程針對相關物品進行有效分類【3】。

1.2.3 對護理人員開展標準預防教育

護理人員在同污物接觸前后,需要認真洗手。避免出現針刺傷的現象,防止出現血液傳播疾病感染的情況。當出現銳器劃傷的情況后,需要將手套脫去,之后從近心端向患者的遠心端對受傷部位進行擠壓,與此同時利用流動凈水對傷口進行沖洗。之后利用乙醇以及碘酊對患者的受傷位置進行消毒,最后利用無菌敷料對傷口進行包扎。將上述情況同醫院感染管理科進行上報,之后認真完成血源性傳播疾病檢查以及進行必要的隨訪【4】。

1.2.4 認真儲備防護用品

針對醫院供應室護理人員于工作區域中需要的相關物品進行統計,之后進行統一購買,認真完成所有物品的儲備【5】。

1.3 觀察指標

完成上述相關準備工作后,針對護理人員的防護行為執行率、職業防護知識知曉率以及職業損傷出現概率進行認真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6.0完成我院護理人員的相關資料數據分析,選擇X2檢驗以%形式表示計數資料,以P<0.05為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職業防護知識知曉率

所有護理人員進行有效干預后,同進行干預前進行比較,在標準預防、針刺傷緊急處理、安全注射以及標準預防補充措施等相關防護知識認知率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P<0.05),具體情況可見下表。

表1 干預前后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知識知曉率等方面表現出的差異[n(%)]

內容 干預前(n=60) 干預后(n=60) X2 P

標準預防 29(48.33) 55(91.67) 5.923 <0.05

安全注射 39(65.00) 59(98.33) 6.025 <0.05

針刺傷緊急處理 31(51.67) 57(95.00) 6.022 <0.05

標準預防補充措施 33(55.00) 55(91.67) 5.956 <0.05

2.2 職業防護行為情況

所有護理人員進行有效干預后,同進行干預前進行比較,在佩戴口罩手套、穿戴防護鞋、穿防護服以及銳器刺傷等方面,表現出明顯差異(P<0.05),具體情況可見情況。

表2 干預前后護理人員職業防護行為對比[n(%)]

內容 干預前(n=60) 干預后(n=60)

戴手套以及戴口罩 41(68.33) 60(100.00)

穿防護服、防護眼罩以及防護鞋 43(71.67) 60(100.00)

銳器以及專用銳器盒 37(61.67) 59(98.33)

對銳器進行安全處理 43(71.67) 57(95.00)

銳器刺傷有效進行擠血、沖洗以及消毒 51(85.00) 60(100.00)

銳器刺傷上報 41(68.33) 60(100.00)

在進行浸泡消毒的過程中有效進行加蓋密封 39(65.00) 59(98.33)

在脫手套后需要有效進行洗手 42(70.00) 59(98.33)

2.3 護理人員職業損傷

護理人員進行有效干預后,在利器刺傷、嗓音損傷以及出現紫外線暴露率等方面,同干預前進行比較,表現為顯著差異(P<0.05),具體情況可見下表。

表3 干預前后護理人員職業損傷發生率臨床對比[n(%)]

內容 干預前(n=60) 干預后(n=60)

利器刺傷 29(48.33) 7(11.67)

燙傷 25(41.67) 5(8.33)

嗓音損傷 21(35.00) 7(11.67)

粉塵損傷 35(58.33) 5(8.33)

紫外線暴露 27(45.00) 7(11.67)

接觸化學消毒劑 23(38.00) 7(11.67)

3、討論

供應室護理人員在進行相關護理的過程中,較易表現出職業暴露的情況,對此臨床研究有效方法進行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

針對供應室護理人員研究有效方法進行干預后,通過開展職業防護培訓教育,最終將護理人員自主學習主動性有效提高,護理人員具有的防護水平獲得了有效提高,相關操作獲得了有效規范,最終保證職業防護能夠有效執行。

總而言之,針對護理人員研究有效方法進行干預,能夠將護理人員具有的職業暴露防護意識有效提高,將出現職業危害的概率有效降低,最終顯著提高供應室護理人員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譚慶蘭.專項教育對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的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07(20):11-13.

[2]余元蕓.探討與分析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危害與防護[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5):146-147.

[3]解芳.專項知識教育對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的影響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5(7):510-510.

[4]夏紅.加強供應室護理人員的職業暴露防護行為的干預效果[J].當代醫學,2015,1(5):111-112.

[5]謝芳.專項知識教育對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的影響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2(6):271-271.

猜你喜歡
供應室職業暴露干預效果
阿托伐他汀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二級預防和干預效果評價
聯合治療方法對透析低血壓的干預效果
綜合性護理措施對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干預效果
血站成分制備人員的職業暴露與防護分析
消毒供應室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護
加強供應室管理控制醫院感染
化療藥物對腫瘤科護士職業暴露的防護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