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

2015-10-21 16:40丁洋洋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臨床療效

丁洋洋

【摘 要】目的:探討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患者30例,觀察組采用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術,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在手術時間以及Macnab評分無統計學意義,然而在出血量以及手術切口上具有明顯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給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能夠減少其出血量,有效縮小切口,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經皮椎間孔鏡;TESSYS技術;腰椎間盤突出;臨床療效

現階段,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而且呈現為逐年上升的趨勢。近年來,隨著醫療事業的進步發展,微創技術已經逐漸被應用到手術治療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的效果顯著,該技術主要是借助靶向穿刺、患者椎間孔的擴大成形以及鏡下摘除髓核等保證患者受壓迫神經根松解[2]。為了探討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本文選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0例,并將其作為分析研究的對象進行研究,具體結果報告如下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自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兩組,其中觀察組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18-58歲,平均年齡(38.1±2.2)歲;從患者病變節段情況來看,位于L3-4的患者有5例,位于L4-5的患者有19例,位于L5/S1的患者有6例;對照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18-59歲,平均年齡(38.0±3.0)歲;從患者病變節段情況來看,位于L3-4的患者有4例,位于L4-5的患者有18例,位于L5/S1的患者有8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因素、年齡因素以及病變節段情況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1)臨床診斷標準:對所有患者都經過MRI堅持以及CT檢查之后被確診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直腿抬高試驗結果呈現為陽性。(2)排除標準:排除患有脊柱畸形的患者;排除患有椎間盤鈣化、椎體不穩以及椎體滑脫的患者;排除患有腰椎峽部裂滑脫的患者;排除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術,按照規范化的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術治療操作標準來執行。給予觀察組患者采用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指導患者采取俯臥體位,在手術前借助克氏針與C型臂X線機定位椎間盤,準確標記穿刺點與穿刺方向。對患者實施局部浸潤麻醉之后,從側后方入路,穿刺角度與水平面呈現為三十到四十度。將穿刺針直接經患者椎間孔內部進入到椎間隙,并注射1ml的亞甲藍實施造影。當穿刺針置入相應導絲后有效拔出穿刺針,然后沿導絲切開患者皮膚大約0.8厘米,置入磨鉆椎間孔、擴張套管系統與工作套管,連接內窺鏡,徹底取出變性的髓核組織,然后拔出器械,有效縫合。在患者手術后給予其一定的運動指導。

1.4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手術治療時間、患者手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Macnab評分(腰部功能恢復)情況。其中采用專業化的改良Macnab評分表來評估患者的腰部功能實際恢復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8.0軟件實施統計學分析研究;而計量資料利用(`x±s)來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Macnab評分上的對比 兩組在手術時間與Macnab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但是兩組的出血量與手術切口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x±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

(min) 出血量

(ml) 切口長度

(cm) Macnab評分

(%)

對照組

觀察組

t

P 30

30

54.9±3.2

56.0±3.1

2.141

>0.05 81.4±2.6

9.4±2.0

9.974

<0.05 1.8

0.8

6.372

<0.05 97

95

2.102

>0.05

3討論

通常情況下,針對腰椎間盤突出比較明顯的患者往往會實施手術治療,但是傳統手術治療方式患者的出血量相對較多,手術創傷相對較大,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軟組織剝離相對較多,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3]。而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與傳統方式相比具有諸多優點,首先局部麻醉下進行,避免了因全麻帶來的并發癥,對患者周圍正常組織具有相對較小的干擾,可以盡量維持患者腰椎解剖結構以及生物力學穩定性,從而減少醫源性的脊柱不穩以及椎管內部的瘢痕組織形成[4]。此外,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可以提供良好手術視野,安全切除患者的椎間盤組織,患者手術后恢復時間短,安全性高。

本研究中,兩組在出血量和手術切口上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但是在手術時間與Macnab評分沒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可以減少出血量,縮小切口,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趙偉,李長青,周躍等.經皮椎間孔鏡下TESSYS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13):1191-1195.

[2]高國勇,陳廖斌,鎮萬新等.經皮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2,35(5):423-425.

[3]鄭擁軍,葉樂,王祥瑞等.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的近期療效[J].上海醫學,2012,35(6):473-475.

[4]何春軍,陳浩樑,賴以毅等.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7):2863-2865.

猜你喜歡
腰椎間盤突出臨床療效
X線、CT和MRI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的價值對比分析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舒適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體會
普拉提斯運動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開窗微創術聯合腰椎內固定植骨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合并腰椎不穩的臨床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