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臨床常用藥物對尿液標本檢驗結果的影響

2015-10-21 16:40門小平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檢驗結果

門小平

【摘 要】目的 分析臨床常用藥物對尿液標本檢驗結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 年 1 月 - 2014 年 1 月期間,我院因服用藥物而導致尿常規檢查結果異常的患者100例,對其臨床檢驗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LEU 檢測中,慶大霉素、先鋒霉素、高濃度草酸、甲醛可以引起假陰性結果;呋喃坦啶類藥物可以引起假陽性結果。KET 檢測中,頭孢類抗生素、左旋多巴、BSP 類藥物會造成假陽性結果。NIT 檢測中,維生素類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BIL 檢測中,維生素 C 和亞硝酸鹽類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氯丙嗪類藥物會造成假陽性結果。PRO 檢測中,青霉素類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喹啉類、季銨鹽類藥物會造成假陽性結果。GLU 檢測中,青霉素、維生素 C、左旋多巴類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結論 在臨床檢驗中,常用藥物對于尿常規中的 PRO、GLU、NIT、KET、LEU 等指標,具有較大的影響,容易導致尿常規檢查結果的異常。

【關鍵詞】常用藥物;尿液標本;檢驗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 2013 年 1 月 - 2014 年 1 月期間,因服用藥物而導致尿常規檢查結果異常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53例,年齡 32 - 79 歲,平均年齡(48±7.11)歲。

1.2 方法

選取的患者應用尿液分析儀 HT-150 及奧林巴斯電光顯微鏡進行檢測。在采集樣本時充分注意飲食清淡,不飲用濃茶、咖啡或其他飲料,不吃含糖量較高的食物。采樣過程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完成,務必做到清潔,男性避免尿液標本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女性避免混入陰道分泌物。最佳采樣時間為早晨,樣品量不低于 10mL。采樣時使用一次性消毒尿杯。取樣至檢測的時間均在 2h 允許范圍內,絕大多數患者采樣后立即送檢。個別送檢的時間略長,但采取了措施,避免了細菌的繁殖和蛋白質變性。

1.3 統計學方法

以 SPSS 1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用 t 檢驗比較計量數據,用 檢驗比較計數數據,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1)LEU(白細胞):在 100 例患者中,有 17 例用了慶大霉素類藥物,有 14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9 例用了先鋒霉素類藥物,7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6 例用了高濃度草酸類藥物,6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5 例用了甲醛類藥物,均出現了假陰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慶大霉素、先鋒霉素、高濃度草酸、甲醛可以引起尿常規檢查中LEU 出現假陰性結果。有 25 例服用了呋喃坦啶類藥物,有 23例檢查為假陽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呋喃坦啶類藥物可以造成 LEU 的假陽性結果。

(2)KET(酮體):在 100 例患者中,有 20 例用了頭孢類抗生素,18 例出現了假陽性結果;有 14 例用了 BSP 類藥物,12 例出現了假陽性結果;有 13 例用了左旋多巴類藥物,有 12 例出現了假陽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頭孢類抗生素、左旋多巴、BSP 類藥物會造成KET 的假陽性結果。

(3)NIT(亞硝酸鹽):在 100 例患者中,有 33 例服用了大量的維生素類藥物,29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維生素類藥物會造成NIT 的假陰性結果。

(4)BIL(尿膽紅素):在 100 例患者中,有 24 例服用了大量維生素 C,有 19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有 13 例服用了亞硝酸鹽類藥物,有 10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維生素 C 和亞硝酸鹽類藥物會造成 BIL 的假陰性結果。有 38 例服用了氯丙嗪類藥物,35 例出現了假陽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氯丙嗪類藥物會造成 BIL 的假陽性結果。

(5)PRO(尿蛋白):在 100 例患者中,有 41 例用了大量青霉素,有 32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青霉素類藥物會造成 PRO 的假陰性結果。有 25 例用了喹啉類藥物,23 例出現了假陽性結果。有 14 例用了季銨鹽類藥物,13 例出現了假陽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季銨鹽類和喹啉類藥物會造成 PRO 的假陽性結果。

(6)GLU(葡萄糖):在 100 例患者中,有 41 例用了大量青霉素,有 34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有 24 例服用了大量維生素 C,有20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有 11 例使用了左旋多巴類藥物,11 例出現了假陰性結果。經與其他藥物比較,P 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故青霉素、維生素 C、左旋多巴類藥物會造成 PRO 的假陰性結果。

3 討論

尿常規是臨床常用的檢測方法,檢測方法比較簡單,但采樣過程、送檢過程比較容易受到干擾,一些臨床上常用的藥物也會對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的出現。LEU檢測中,慶大霉素、先鋒霉素、高濃度草酸、甲醛可以引起假陰性結果;呋喃坦啶類藥物可以引起假陽性結果。KET 檢測中,頭孢類抗生素、左旋多巴、BSP 類藥物會造成假陽性結果。NIT 檢測中,維生素類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BIL 檢測中,維生素 C 和亞硝酸鹽類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氯丙嗪類藥物會造成假陽性結果。PRO 檢測中,青霉素類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喹啉類、季銨鹽類藥物會造成假陽性結果。GLU 檢測中,青霉素、維生素 C、左旋多巴類藥物會造成假陰性結果。在尿常規中,如PRO、GLU、NIT、KET、LEU 等指標很容易受到常用藥物的影響,引起結果偏差。

參考文獻:

[1]景虹.臨床檢驗中影響尿液檢驗的因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06:76-77.

[2]鄭紅霞.藥物對常用臨床生化檢驗指標結果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4,06:136-137.

猜你喜歡
檢驗結果
產前免疫檢驗項目的意義與檢驗結果研究
船舶檢驗中常見的船舶機械故障及處理措施
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驗對冠心病診斷的價值研究
藥物對臨床醫學檢驗結果的影響探究
溶劑殘留量檢驗結果影響的重要因素分析
血液樣本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及管控對策
手足口病患兒腦脊液檢驗結果分析
談提高食品質量檢驗結果的準確度
單手肩上投籃支架式教學與傳統教學對比
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