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藥劑學與方劑學關系探析

2015-10-21 16:40趙偉偉1李玉嶺2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趙偉偉1 李玉嶺2

【摘 要】方劑學是中藥藥劑學研究的基礎和指導思想,中藥藥劑學的研究則是方劑學的繼承和發展,二者既相獨立,又緊密相關。本文主要分析了方劑學和中藥藥劑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二者之間的關系,以為兩門學科的發展和醫學界的后續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中藥藥劑學;方劑學;學科關系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藥劑學研究逐漸從單一的西藥研究向中藥領域拓展,臨床、實驗、理論、概念、思路、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推動了方劑研究的進步。

一、方劑學與中藥藥劑學的概念

(一)方劑學的概念

方劑學的主要內容是說明患者所選方劑與患者病證之間的關系,同時揭示構成方劑的諸要素與該方劑實際的功效之間的關系。方劑學是中醫學的主要基礎學科之一,是歷代醫學家留下的寶貴經驗。據我國歷史記載,“方劑”一詞最早是出現在南北朝的《梁書 · 陸襄記》一文中,該文有“襄母卒患心痛,醫方需三升粟漿……,忽有老人詣門貨漿,量如方劑”的記載。在古書記載中,“方”主要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有醫方、處方的含義,如“譬醫之治病也,……方施而藥行”(《論衡 · 定賢》)。一種是有明確規定、規矩的含義,如“圓者中規,方者中矩”中的“方”,即為此意?!皠币蛔衷诠裴t書中與“齊”字意思相通,有整齊、排列與整合的意義,主要是體現藥材與疾病所蘊含的規律,同時還有配伍、調和之義?!胺絼笔侵嗅t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主要包含制劑和處方兩大方面內容,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的思想,對于中醫和中藥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二)中藥藥劑學的概念

中藥藥劑學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藥劑的配制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和合理應用等內容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中藥藥劑學的指導思想以中醫藥理論為依據,它的研究對象以中藥制劑為主。常見的中藥劑型有湯劑、散劑、丸劑、片劑、注射劑等 40 多種。在中藥藥劑學的歷史發展中,《湯液經》是我國最早的描述方劑與制藥技術的專著,《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醫藥經典著作,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

二、方劑學與中藥藥劑學的辯證關系

從學科門類的角度來分析,中藥藥劑學是隨著中藥學的不斷發展而從方劑學中分化出來的一個分支學科,即從大的學科門類來看,中藥藥劑學是方劑學的升華,兩者都是中醫藥學的重要內容。從兩者的區別來分析,方劑學的重點是放在了藥物種類和量的選取及方劑的治療效果上,而對于藥物的“劑”的含義發生了淡化。而在中藥藥劑學中則對于藥物的“劑”的含義進行了重點彌補并進行了發展。

(一)中藥藥劑學為方劑學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支持

1、中藥制劑繼承傳統方劑特點并進行創新

中醫藥學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伴隨著其長久的發展,中藥方劑的種類和數量也是非常之多的。僅就《本草綱目》一書中所記載的方劑就有 10 000 多個,其中也有相當多的劑型一直被人們所沿用。方劑治療療效受到肯定,還有臨床辯證取得正確效果前提下,結合合理劑型與途徑給病患服用藥物,便能讓藥物最先進入人體,較好被人體吸收,實現最佳治療效果,該問題為中藥藥劑學現如今研究主要問題。當然有一些劑型,因為其固有的一些弊端,不能順應時代發展而被逐漸拋棄。隨著現代生產技術及中醫藥學的發展,人們對于中藥制劑的需求也有了新的發展。如隨著人們對于身體健康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藥用來美容養顏、食療等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以歷史上有名的香湯浴來說,其主要就是麝香和一些中國中藥配伍,用來洗浴,可有效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最終達到健身治愈效果。根據人們這方面的需求,藥劑學家將傳統的熏蒸技術結合到了制劑學中,將藥物通過配伍進行煎熬后,制成一次性的沐浴制劑,來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最終達到治療疾病、強身健體的效果,這種方法在節省成本的同時,也實現了中藥治病救人的目的。

2、藥劑學為改變方劑的劑型提供幫助

在方劑的各種劑型中,口服湯劑是其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藥劑劑型的特色之一。通過對中藥藥材進行加工,制作成口服固體制劑,在保持傳統方劑藥效的同時,提供了方便服藥,同時與其他藥劑相比,在藥物侵出率及侵出速度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除了口服制劑外,還可以將藥物制成比較現代化的劑型如注射劑、氣體劑等,這些改造并不是僅藥物的形態上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變化,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及人體吸收率甚至副作用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許多傳統的方劑劑型特別是丸、散均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直接制成易吸收、易產生藥效的劑型,并得到更大范圍的運用。方劑劑型被改變以后,可以使藥物去粗存精,病患使用的藥物劑量可以大大減少。

(二)方劑學是中藥制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

中藥學中關于藥劑學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但大多數散見于傳統醫書、藥書之中,而沒有經過系統的整理。對于傳統的劑型、藥物的品種、制藥設備理論及相關及經驗技術進行整理,使其形成有機的藥劑學整體理論體系對于現代中藥制劑學的發展奠定了中藥的基礎。目前我國的中藥制劑是在傳統中藥方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些與中藥制劑相關的生產技術可以在相關的傳統醫書中找到相應的描述。如在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所闡述的關于制藥相關的理論和法則為現代藥物性質和劑型的選擇提供了基礎指導性作用。并不是所有藥物的藥劑類型都是可以變化的,藥劑學的發展是有選擇性的,一般而言,藥劑的發展大部分是在一些臨床療效顯著的方劑基礎上產生的。如人們根據有關云南白藥相關的方劑論述中總結并發展出一系列云南白藥藥物??梢哉f,中藥制劑學所取得的成就是在大量的方劑學的基礎上取得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升華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方劑學科具有各學科間互相滲透與交叉發展的特征,這使得方劑學在功能與內涵方面發展十分迅猛。中藥藥劑學從作為方劑學的一門分支學科,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方劑學的基礎上和現代制藥技術與設備的保障下,不斷進行創新發展。方劑學是中藥藥劑學研究的基礎和指導思想,而中藥藥劑學的研究是方劑學繼承和發展,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蔣時紅,劉燕.淺析中藥藥劑學和方劑學的關系[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2,13(3):159-160.

[2]李偉.中藥藥劑學與方劑學關系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3A):9-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