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經穴在針灸治療中風偏癱中的作用

2015-10-21 16:40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針灸治療

李 濱

【摘 要】治療中風偏癱在中醫學中通常采用針灸方法,選擇的穴位主要為手足陽明經穴,此穴位雖然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會出現相應的局限性。而近年來伴隨中風病因的新發現,以陰經穴為主要穴位或者配合陰經穴位具有顯著的效果,通過試驗研究之后證實陰經穴在對中風偏癱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陰經穴;針灸治療;中風偏癱

針灸治療中風偏癱在古籍中記載較多,通常選擇手足陽明經穴進行治療,而輔助穴位則采用太陽以及少陽經穴[1]。而此治療方法一直延續至今,在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對中風病因的臨床研究逐漸加多,此研究則從陰經穴治療中風偏癱進行分析,予以以下報道。

1 理論基礎

古代則認為中風的發病原因和“風”存在一定的關系。而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則證實,中風和氣虛、瘀火等存在一定的關系[2]。而虛者通常為腎陰虛以及氣虛,而實者則是風、火以及痰等,在整個疾病中本虛標實始終存在?;颊咴诨疾〖毙云谥械闹饕獦酥緸闃藢?,而在整個恢復期過程中的主要標志則為虛。同時中經絡常見痰,中臟腑則常見痰火,并且后期常見虛。而中風偏癱通常產生在中經絡以及中臟腑后期時,所以在對中風偏癱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的主要目的則是化痰以及祛瘀。

而痰的出現和肺脾腎存在直接的關系,肺脾腎均為陰經,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化痰時需要選擇陰經穴位。中風偏癱所表現的虛則是肝腎陰虛以及氣虛,因為在對患者進行補虛的過程中需要以陰經穴位為主要穴位。此外,風火通常為陽經,在治療可以采用陰經穴,由于陰經和陽經具有一定的表里關系,在臨床治療中可以相互配合。所以,在對中風偏癱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選擇陰經穴具有一定的根據。

大部分學者則認為陰經以及陽經進行相互結合采用,從而達到平衡的狀態[3]。然而在實際治療中不應只單獨選擇陽明經,從而對陰經穴位予以了忽略,這樣會對氣血產生一定的影響。治療時雖然對三陽經進行相應的重視,此外還應選擇陰經穴位。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治療,應按照實際病程時間而定,在患病初期,病程時間為3個月以內,主要治療穴位為上下肢陰經穴位,而在患病的后期,病程時間為6個月以上,主要治療穴位則為上下肢陰經穴。但是對于病程時間在3-6個月之間的患者而言,主要治療穴位則為上下肢陰經穴。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痙攣性癱瘓則需要采用陰經穴。曾有學者采用透穴法,此方法存在較強的針感,同時選擇的穴位較少,一個針刺可以經過兩條靜脈。

2 臨床根據

就目前而言,通過陰經穴對中風偏癱治療的方法有所加多,同時治療效果良好,而治療方法證實了陰經穴有助于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同時能夠降低患者的病殘率。曾有學者經研究后以滋補肝腎為主要治療內容,主要穴位則為雙側三陰交,同時輔助穴位為極泉、委中、尺澤,患者經治療后具有較高的治愈率[4]。而有學者通過大接經法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治療,采用的主要穴位則為大墩以及隱白。而學者則認為陰經穴位和陽經穴位相比較而言,效果較為迅速,同時具有明顯的感傳,因此提升了臨床治療效果。與此同時,按照患者的實際癥候狀況,選擇陰陽配合穴位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在治療的初期則以陽為主,同時在治療時加入陰經穴,而治療后期則以陰為主,同時在治療時加入陽經穴,患者經治療后治療效果良好。由此能夠看出,選擇陰經穴位對中風偏癱進行治療存在一定的治療依據。

3 臨床研究

就目前而言,對其進行大量的臨床研究后證實,中風患者存在一定程度上微循環以及血液流變學異常,同時還會出現脂質代謝異?,F象,通常主要表現特征為血流逐漸變慢,同時血液粘稠度有所提升,血液高凝狀態以及血脂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上述現象則為血瘀[5]。然而通過臨床試驗后可知,陰經穴例如內關、血海、三陰交以及尺澤等相關穴位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環,加強血脂以及血液流變性等相關作用效果,對患者而言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效果。

選擇醒腦開竅法對中風后遺癥患者進行治療時,選擇人中、內關、三陰交以及尺澤穴進行針刺后發現,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以及紅細胞壓積均呈現下降趨勢,此外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血小板集聚率和血小板因子,由此能夠看出對上述穴位進行針刺可以將患者的血液狀態進行相應的改善,從而加強其自身的血流速度,以此來加大腦組織供血量。經過上述臨床研究說明選用陰經穴進行治療可以將患者的血瘀癥狀以及臨床表現進行改善,同時有助于降低患者上述的血液粘度,使其恢復到正常狀態中,與此同時內關、陰陵泉所產生的活血化瘀效果明顯好于足三里。所以,對中風偏癱患者采用陰經穴位進行治療存在較強的試驗根據。

對于腦卒中偏癱患者而言,上肢通常為屈性癱瘓,而下肢則為伸性癱瘓,在對其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需要對上肢進行肌肉痙攣的解除,同時還應對下肢伸肌痙攣予以相應的解除,在進行針刺的過程中上肢需要多采用陽經穴位,而下肢應多選擇陰經穴位,并且還需要將陰經以及陽經穴位進行相互結合。

4 發展前景

近年來,雖然采用陰經穴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同時還有效提升了理論研究、臨床研究以及試驗研究,與此同時學術水平和之前相比較而言有所提升,但是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大中醫理論指導研究的力度,使得此治療方法逐漸成熟以及規范。

5 小結

綜上所述,對中風偏癱患者采用陰經穴位進行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同時此方法具有相應的理論支持,并逐漸應用到臨床中,且證實了此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以及應用。

參考文獻:

[1]張若平.周志杰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傳承暨透刺法治療中風偏癱臨床研究[D].陜西中醫學院,2011.

[2]馬金娜,秦曉勇,熊杰等.針灸治療腦卒中偏癱痙攣狀態研究近況[J].中國康復,2011,26(4):294-295.

[3]房慧嶺,唐巍,張正龍等.針刺合現代康復手段改善早期腦卒中運動功能探討[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4):350-352.

[4]張義.基于數據挖掘的中風偏癱現代針灸臨床選穴規律研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2.

[5]孟芳.探討針灸治療中風偏癱選穴規律[J].中醫臨床研究,2015(22):45-46.

猜你喜歡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耳鳴耳聾研究概況
中藥和針灸治療卒中后焦慮的研究進展
針灸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選穴規律
針灸治療便秘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文獻Meta分析
面癱的傳統與現代康復治療
中醫治療崩漏研究進展芻議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方法概述
膝骨性關節炎針灸治療進展
針灸治療女性肥胖伴發更年期綜合征68例臨床觀察
脊髓型頸椎病的中醫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