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美文化視角下的楚樂舞

2015-10-21 16:59扎西江措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審美文化楚文化

摘要 楚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對中國音樂的發展有著積極而深刻的影響,同時,楚樂也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對楚舞和楚樂進行了闡述,分析了楚文化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演變的過稱,進而談論了楚文化對當代舞蹈創作的深遠影響力。

關鍵詞:楚文化 楚舞 楚樂 審美文化

楚地即是指古代楚國所轄之地,在楚國鼎盛時期所轄范圍包括現在的上海、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山東半島、河南中部、安徽南部、重慶、江西、貴州、廣東部分地方等。楚地比較崇尚巫術和神話故事,楚文化具有明顯的宗教色彩,這也是楚地文化和其他地方文化的一大區別。楚地的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蠻夷文化的一種結合體,具有兩種文化內涵,這也是楚文化內容比較豐富的一個原因。楚樂舞的發展和楚地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楚樂舞中很多的舞蹈形態都有漢唐文化的影子。楚樂舞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氣質一直流傳到現在,并成為楚樂舞的重要內容。本文將從介紹楚樂舞的概述入手,分析楚樂舞的特征,介紹楚樂舞的形式以及載體,希望能為以后的楚樂舞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一 楚樂舞的概述

楚舞,即為楚地之舞,是在楚國大地上發展起來的,以楚國文化藝術為背景的舞蹈表現形式,它不是單指一種舞蹈,而是對這個區域內的舞蹈表現形式的統稱。楚舞在我國古代藝術文化領域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在我國古代的音樂舞蹈界堪稱奇跡,也是古代藝術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對后世的藝術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自春秋戰國以來,楚舞就在江淮流域一帶,一直勵精圖治求發展,結合了中原文化和南方蠻夷文化,將這二者的特色有機融合在一起,既展示了中原正統文明,又蘊含著原始文化的活力和野性;既神秘又高雅;既不流于俗套又不高于云端;既為平民大眾所喜愛,又被皇室子弟所接受。也正因為此,楚舞這種藝術才能與正統的中原文化相抗衡,成為一枝獨秀,使其浪漫的風格和神秘的色彩得以被后世所銘記,楚舞雖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它對中國舞蹈形式的貢獻還是在它所遺留下來的文物和文獻中得到了驗證。

二 楚樂舞的特征

1 歌舞合一,相和為歌

楚樂舞是從原始歌舞中發展出來的,而歌舞合一是原始歌舞的一個典型特征,楚樂舞也繼承了這一特征。屈原所寫文章中有很多對楚樂舞歌舞合一特征的描寫,其中《九歌·禮魂》中有“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女倡兮容與”的語句,詳細描述了楚樂舞歌舞合一的特點。除此以外,漢代王逸所寫的《楚辭章句》、宋代朱熹所寫的《楚辭集注》中也有關于楚樂舞歌舞合一特征的描述。而原楚地的所在地湖南、湖北等地現在流傳的舞蹈形式還具有歌舞合一的特征,這也是楚樂舞歌舞合一特征的一個有力證據。古代楚地的民眾在祭祀時都是采用幫唱或領唱的形式,楚地先民認為這是人和神交流的一種方式,后來在祭祀時還會加入舞蹈,即采用歌舞合一的方式。

2 八音和鳴,體制恢弘

楚樂舞最終形態的美觀性和樂器的品種的選取、演奏者和舞蹈者表演水平的高低、組合的形式等因素都有關系。但從目前出土的楚地樂器來看,楚地樂器種類非常多,幾乎涉及到各種類別的樂器。古籍中記載的樂器鐘、鼓、瑟、笙、箏等都已經出土,證明了這些樂器的存在。而且根據相關古籍的記載,這些不同的樂器編組形式不一,具有多種組合形式,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楚樂器體系。在楚樂器發展的過程中,楚樂舞的內容也逐漸變得豐富多彩,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楚樂舞形式。在《大招》中,就為后人描繪出一幅狂歌勁舞的恢弘場面,讓人感受到當時歌舞相和的氣勢。

3 舞風古樸,飄逸輕柔

楚樂舞的發展和楚地崇尚巫術、好祭祀之事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古籍中都記載了楚地巫風昌熾的情景,從我們現在出土的文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楚人信巫的事實。巫師在祭祀時都會以樂舞的方式進行,這種特殊形式的樂舞被楚人視為巫師和神靈交流的方式。而這種樂舞又是楚樂舞的一種形式,從而使得楚樂舞帶有比較神秘的色彩,舞蹈動作比較古樸、飄逸。

三 楚舞的舞蹈形式

1 巫舞

在《國語·楚語》中有這么一段文字記載:“古者民神不雜……在女曰巫”。所以,可以從古文獻的記載中看出,當時楚國是巫術盛行成分的,這也和古代經濟、科技落后有關。在當地巫術的表現形式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巫舞了。巫舞帶有濃厚的巫音色彩,在當時,表演巫舞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祀鬼神,進行祈福,所以,也帶有莊重的嚴肅的色彩。在古代流傳下來的古文獻當中,有很多關于巫舞的記載。例如:在屈原寫的《九歌·東皇太一》中有一句“靈堰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就是對巫舞活動的記載,而屈原之所以作《九歌》之曲,在原文中也提到了,“屈原放逐,竄伏其域……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月,其詞鄙陋”,所以從這段也可以看出,當時楚舞和楚樂在楚國的盛行和地位,它幾乎上升為一種宗教的形式,每當人們進行大肆祭祀活動的時候,必須要伴有楚舞和楚樂,男女們都要穿上圣裝,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伴隨著花朵的芬芳和迷人香氣,載歌載舞,共同慶祝。根據古文獻記載,巫舞的特點是“偃蹇”和“連蜷”等,所以由此可見,楚舞對身姿曲線律動的要求是十分考究的,既追求神秘野性、熱情奔放,又不失對文明的表現。在出土的有關楚文化的藏品上面,就刻畫了楚舞的表演者的優美身姿,以及他們的服飾,服飾具有袖長、體彎的特點,而楚舞的表演者也具有與中國傳統的審美觀相符的“豐肉微骨”、“小腰秀頸”,這樣的舞者將楚舞演繹出來,就難怪古人會有“無怪乎觀者會忘歸了”的感慨。

古文獻記載,楚舞的伴奏一般都是以鼓為主,身著圣裝的男女們,和著急緩有序的鼓點,或引頸高歌,或姍姍起舞,長袖飄飄,舞姿輕盈,好不美哉,雖至祭祀終,鼓樂盡,然意猶未盡。早期巫掌管著神權,而且還對醫術略知一二,在族落占有崇高的地位,巫舞的的主要功能是維護神權與迷信。這和早期的天朝統治有著直接的關聯,我國古代的天子統治都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古代天子信奉神靈,認為天子是受神的任命統治人間,所以天子就用神權思想來統治百姓的頭腦,使之臣服于天朝。

2 宮廷舞蹈

宮廷舞蹈的氣場和陣勢比起巫舞來,就大得多了,在宮廷中表演,氣場自然是十分莊重、嚴肅和盛大的。在楚辭《招魂》中寫道:“肴羞未通,女樂羅些。陳鐘按鼓,造新歌些……”這些文獻中提到許多《涉江》《采菱》《揚荷》等都是當時楚地的民間歌曲名,《激楚》是當時楚地的歌舞名,從這些可以看出當時的歌曲和舞蹈都是和水有關,因為當時楚國是在南方,南方水域眾多,當地居民都是靠?;蚴青徦?,所以音樂和舞蹈自然受地理條件的影響,基本都帶有水的基調和韻律。宮廷舞蹈代表著是《激楚》,《激楚》在進行表演時,伴奏是管弦齊鳴,鼓聲密集,多人一起演奏,還有巫師表演,其場面是相當震撼的,這種大型的宮廷舞蹈一般都是國家進行國祭或是慶祝國事的時候才會表演,用來加強氣氛,展示國力。

另外,文獻記載,當時舞蹈表演時有“祍若交竿”之感,可見當時舞者在跳舞時旋轉速度之快,彼此之間的衣襟都相互鉤連,交相纏繞。另外,從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當時長袖細腰的舞蹈形態在楚地是非常盛行的,同時,宮廷舞蹈對舞妓的要求和訓練也是非常嚴格的。

3 鼓舞

鼓舞是楚國最為流行的祀神歌舞之一,是一種主要以鼓作為伴奏樂器來進行表演的舞蹈表現形式,在祭祀時,女巫們踩著鼓點,載歌載舞。在湖北出土的楚國文物上面就有對鼓舞的描繪,在文物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圖像上有一人在擊鼓,而另一個人在做擊鼓的姿勢,對鼓舞進行了驗證。在漢朝,鼓舞在表演時以兩人對舞的形式跳舞,需要高級的技巧和高超的技藝,所以在漢朝時,鼓舞就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發展,一直到唐代,劉禹錫在詩歌中也對鼓舞進行過描寫,直到現在,在湘、黔地區,在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還保留著這一遺俗。

4 文舞

據文獻記載,文舞是由表演者手執牛尾或是鳥羽之類的道具來進行表演,據說,楚靈王酷愛文舞,已經到了癡狂的地步。文舞在當時常被視作宗教舞蹈,一般都是在舉行儀式的時候表演,所以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在后世的封建社會的宮廷中,以文舞的形式來進行宗教祭祀,這種表現方式都是很常見的。

除此之外,楚舞還有武舞、優舞等舞蹈表現形式,武舞中帶有武術的元素,優舞動作細膩優美,這些都是楚舞的分支,所以由此可見,楚舞在經過發展之后,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立的舞蹈體系,對后世的舞蹈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深刻的影響。

四 楚樂舞的載體——《楚辭》

任何事物之前都是有繼承性的,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才得以發展,《楚辭》也不例外,《楚辭》的繼承性是表現在多個方面的。首先,楚辭和《詩經》之間就有著密切的聯系,以楚辭的代表作《離騷》為例,《詩經》和《離騷》都具有辭藻華麗的特點,無論是在外在、表面,還是在內在、本質方面,《離騷》和《詩經》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然,說《離騷》對《詩經》有繼承關系,肯定是有一定的文獻資料作為證據的。其中,最早提出《離騷》具有繼承性的是漢武帝時期的劉安,他對《離騷》的評價是“國風好色而不淫”,對《詩經》的評價是“小雅怨誹而不亂”,小雅是《詩經》的一個旁支,所以可以看出,《離騷》和《詩經》在詩歌的情感表現方面存在共同點;后來提出《離騷》對《詩經》有繼承關系的是東漢末年的王逸,他是從藝術表現手法方面分析的,《離騷》中常用的藝術手法是“比興”,這一手法在早期的《詩經》中也被多次運用,所以由此可見,《詩經》和《離騷》在藝術手法方面也存在繼承性。再者,《離騷》的繼承性還表現在來自南方楚地民謠源頭的影響,楚辭就是在楚地歌謠的基礎之上誕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呂氏春秋·音初》和《越人歌》中對《楚辭》的提及?!冻o》是一種詩和歌混合起來的表現形式,而這里的歌,就是楚國樂歌。所以,種種資料記載都可以表現出《楚辭》對《詩經》的繼承性。

第二是抒情性,《尚書》中寫道,凡是詩歌歌曲無不以抒情敘事為目的,所以說“詩言志”?!冻o》就是詩人用詩歌的形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屈原生活在戰國后期,曾擔任過楚懷王的“左徒”,但是后來,由于時局的變遷和政治主張的不同,使得屈原在仕途上一再遭受打擊,仕途不順,國家動蕩,使得這位愛國詩人憂國憂民,既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也憂愁民眾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所以《離騷》應運而生,《離騷》一文,充分表現了屈原的理想追求、政治抱負和其當時心情的苦悶,可謂是抒情上等作?!峨x騷》也成為后來“詠懷”詩的起源。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以審美的文化視角來對楚文化當中的楚樂舞進行剖析和研究,分別從楚舞的分類,楚樂的代表來對楚文化進行了賞析,充分領略了先古藝術的神秘色彩和獨特風格,楚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獨樹一幟的藝術存在形式,對后世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至今為止,我們在西南一些少數民族部落的民族歌舞中還能看出楚樂舞的表演的影子,這種帶著濃厚的地域特色的文化表現形式,在我國的文化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回顧歷史,去領悟古代藝術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 周艷:《淺析楚聲發展及其對漢代宮廷音樂的影響》,《音樂大觀》,2014年第2期。

[2] 張逸、張夢妮:《透過審美文化視角看楚舞的藝術特色》,《湖北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

[3] 張濤:《大眾審美與“小眾”舞蹈的碰撞》,《北京舞蹈學院》,2014年第6期。

(扎西江措,綿陽師范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二級導演)

猜你喜歡
審美文化楚文化
湘楚文化之楊家將與太極起源
淺析巴蜀審美文化的特征及發展
淺析現代美術教育的根本目標
淺談產品設計的審美文化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淺談楚文化中漆器圖形紋樣
淺析楚文化中的絲綢植物紋樣
審美文化視域下莎士比亞悲劇的電影改編
從張藝謀電影看審美文化的當代構成
淺談楚文化對當代漆畫發展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