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大學新生國際交流意向的調研與探索

2015-10-21 17:06張毅博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中國人民大學新生調研

張毅博

【摘要】為配合我國新時期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并貫徹執行《全面提升國際性規劃綱要》實施細則與“加強學生國際交流”的總方針,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開展了對我校學生國際交流意向的調研,分析總結了我校本科新生對進行國際交流學習的意愿、顧慮和困難,并就如何推進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國際化趨勢提出了建議,為有效開展組織、宣傳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人民大學;新生;國際交流意向;調研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172-01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組織大學生參與國際交流活動是研究性大學提高辦學水平,促進學校發展的普遍做法,也是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積極響應國家新時期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舉措。①然而,我們在長期的項目實施實踐中發現,人大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我校的國際交流項目了解程度不足,交流意愿不夠強烈,因此,對新生群體進行國際交流意愿的調查研究很有必要。

二、中國人民大學新生海外交流意向調查

為了解中國人民大學本碩博新生的國際交流意向,我們將設計有效且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以立意性抽樣對我校2014級本科新生群體的新生進行問卷調查。實際發放問卷共700份,有效問卷572份,有效回收率81.71%。

(一)本科新生調查

1.參與意向

調查顯示,有55.22%的本科新生有明確的國際交流或港澳臺交流意向,20.9%的新生不確定自己的交流意向。按照2014年人大本科新生人數2531②人計算,大約有1397有明確的交流意向,約528人可能在日后的本科學習中產生交流意愿。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目前學生參加交流活動每年幾千人的人數相比,本校還應該繼續采取積極措施,進一步推進學生的海外交流。剩余23.88%的學生對交換項目無意愿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學分轉換、費用問題和語言障礙之上,其中海外交流所產生的高昂費用是阻礙學生交流的主要內因,學分轉換以及課程延誤也是阻礙學生交流的一個明顯的客觀原因。

2.時間意向

調查結果顯示,67.16%希望在大二、大三的春秋季學期進行交換,其中春季學期比重大,為44.78%。同時在交流時長方面,希望進行寒暑期、一學期、一學年、一學年以上的人數分別為15.7%、41.1%、31.3%、11.9%,一學期占比最大。大二、大三的學生一般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發展目標,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和專業能力,同時,兩至三年的大學生活也使其具備了在國外獨自生活的能力。因此,大多數學生會選擇這個時間段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并更好的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以后的繼續深造或就業奠定基礎。

3.地區意向

調查發現,歐美國家備受同學們青睞,分別占45%與41%。這兩個地區均為發達國家聚集的地方,經濟發達,高等教育體系發展完備,高校綜合實力強。同時,11%的學生有前往亞洲國家及地區交換的意向,這類學生主要傾向于日本、韓國以及港臺地區的高校。

三、影響中國人民大學新生交流意愿的主要因素

通過以上的調查分析,并結合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實際情況,我們發現影響我校新生交流意愿主要因素主要包含:學校的交流管理制度、學生對交換經費的承受能力、學生個人能力因素。

(一)交流管理制度

中國人民大學的大多數海外交流項目是由學校國際交流處負責聯絡合作的海外高校,由教務處進行課程學分換算等工作。而由于國內外高校課程結構差異,一些海外課程的學分無法轉換,這是很大一部分學生的擔憂。因為根據我校推免制度,限定時間內未能修滿制定學分無法予以推免資格。

(二)經費承受能力

根據調查,我們發現阻礙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交流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交流高昂的經費。學生進行海外的費用主要為學費、生活費、國際交通旅費。

(三)個人能力因素

除以上兩種原因外,阻礙學生進行交流的原因還有個人的能力因素。語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都是阻礙一些學生進行交流的主要問題。進行國外交流,首先需要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同時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對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四、推進我校學生交流意愿的舉措

根據本次“中國人民大學新生國際交流意向的調研”,分析探索得到了以下幾點關于推進我校學生交流意愿的舉措。

第一、進一步擴大交流規模。學校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開辟渠道,加強與海外高水平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建立長久的交流合作機制,開放更多、更豐富的海外交流項目,讓更多的學生能走出國門,讓更多的學生前往自己心儀的海外高校交流學習。

第二、減輕學生負擔,吸引學生參加海外交流。阻礙學生海外交流的主要原因在于交流過大的經濟負擔。我??梢栽谝延械臏p免政策之上,通過多途徑,多渠道爭取社會團體和企業的支持與贊助,以贊助或獎學金等形式支持優秀學生,或通過提供低利率貸款的方式,降低學生交換負擔,緩解經濟壓力。

第三、增強對學生海外交流項目的宣傳與指導。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學生對由于學校一些海外交流項目的要求不甚了解,從而錯過了交流機會。學校應該面向學生,開展多層次、多類別的海外交流宣講會,在低年級新生和高年級老生開展適合他們的交流介紹會。

注釋:

①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N].2014-3-19.

②人大新聞網.http://news.ruc.edu.cn/archives/87281[DB/OL].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人民出版社,2010.

[2]黃興,地方高校推動學生國際交流的問題與對策[M].中國高等教育,2012(2).

[3]王建軍.大學生海外交流意向的交流與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 2009().

猜你喜歡
中國人民大學新生調研
重獲新生 庇佑
新生月賽優秀作品
南方周末讀者調研
枯蓬新生
Rethinking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 Brief Analysis of“Green Eyes”in An Encounter
新生
近半月以來機構調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來機構調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獎學金圖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