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路徑初探

2015-10-21 17:06孫貴林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創新型人才高校

孫貴林

【摘要】創新人才培養的核心在于培養方式,如何培養創新人才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熱點課題。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被廣泛地推廣和應用。這引起了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深刻變化,也為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關鍵詞】高校;創新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196-01

一、創新教育發展的歷史回顧

1916年,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學校培養創造型人才的學說。美國教育學家特爾曼從1920年開始探討創造力和智力之間的關系。1938年,美國奧斯本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邊緣創造了一門系統的新學科——創造學,提出了世界上第一種創造技術——智力激勵法。1941年,他發表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研究創造思維的專著《思考的方法》。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將創造力概念引入科學研究領域,創造力問題在全世界尤其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引起強烈反響,吸引了各行各業專家學者的重視和深入研究,創造力研究進人了一個新時代。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贊科夫從1957年開始,通過長達20年的教育實驗研究,使創造教育趨向系統化。他提出教育應發展學生三個方面的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這基本確定了創造教育的核心內容。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進入“教育改革時代”,開始致力于創造力開發。1983年,鄧小平根據國際形勢和國內現代化的要求,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育現代化包含教育為現代化服務和教育自身實現現代化的雙重意義。教育為現代化服務要求教育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足夠數量的合格人才,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自身實現現代化要求改革教育體系、更新教育觀念、改進課程與教學以及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等。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科教興國戰略,為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實施教育創新已成為時代要求。

二、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現狀

我國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建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各學科試題庫的建設階段。其標志是1997年原國家計委立項的“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研制開發和應用。隨著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CAI課件和試題庫的出版和推廣應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在高校教學中得到體現,提高了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第二個階段是網絡課程建設階段。2000年教育部實施了“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經過100多所高校的上千名教師2年多的艱苦努力,“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已經建成近300門網絡課程。這對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掀起了一個現代化教學資源建設的高潮,使我國的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無論是在理念上,還是在技術上已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第三個階段是立體化教學模式實質性建設階段。這一階段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啟動的“教學資源立體化建設計劃”為標志。該計劃包括立體化教學包建設、重點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和學科網站建設等。目前尚未發現國外有相關的研究論述。

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是教學資源建設發展的新趨勢。國內的學者對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相關領域研究做了大量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的王洪對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定位與體系結構作了深入的分析和闡述,提出了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體系結構應包括教學包、教學資源庫和學科(專業)網站三個層次,明確了立體化教學資源的表現形式及其建設原則。其他學者,如化學工業出版社的王麗娜、梁虹,魯東大學的孫萬東都贊同這一觀點??哲姽こ檀髮W的宋云嫻從另一角度對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內涵作了闡釋。她認為立體化教學資源是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適合遠程傳輸的數字化教育教學軟件為教材,以Internet/Intranet為學習和管理環境,以自主式、開放式、交互式學習為主體學習模式,以媒體素材為基礎,適用于多層次教學對象,覆蓋教學的全過程各個環節而構建的教學資源體系。立體化教學資源包括教學信息系統化,教學環境數字化,教學對象層次化三個方面的內涵。楊建衛、任曉莉等學者支持這一觀點。此外,劉貴富、田貴才等人對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相關方面表述了各自見解。其觀點多將“立體化教學資源”與“立體化教學包”、“立體化教材”、“多媒體教學素材”等同看待,不能很好的體現其真正內涵。王洪與宋云嫻兩位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定位、體系結構和內涵。王洪等學者的觀點多從出版社的角度出發,研究方向側重于立體化教材的建設。宋云嫻等學者的觀點側重于教學過程中教學對象、教學信息、教學環境的研究。兩種觀點從不同視角對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進行解讀。

目前,國內外在研究立體化教學模式方面的專著還沒有,研究立體化教學模式方面的學者和文獻也寥寥無幾,有針對不同學科教學開展的,如包玉穎的《<醫學倫理學>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楊雄等撰寫的《<材料成型工藝基礎>多媒體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等;有的從教師角度入手進行研究的,如李建紅的《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下的教師決策認知研究》,謝靜的《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模式下教師使用母語的情況調查》等,這些都為高校教學模式的創新奠定了一定基礎。

三、未來研究方向

目前針對高校創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僅有極少數學者進行了研究,并且發表的文章僅局限于零星的期刊,缺少綜合全面的分析研究。因此,未來研究應立足于前人研究基礎之上,試將教師的傳授、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的自學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放置到一個立體化的教學系統中去,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走出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構建現代創新型教育模式。在網絡環境下,教學不再是以課堂和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模式,而是把教學立體化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活動,其借助多媒體,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向外輻射,將課堂教學與網上輸導、課下自學、課外活動鏈接起來,將教師的傳授、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的自學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放置到一個立體化的教學系統中去,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全面培養學生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調動教學系統中各方面的人力資源,激活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從而為信息時代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貢獻一份力量。

猜你喜歡
創新型人才高校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天津推出創新型企業領軍計劃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毛遂自薦
為國家選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