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紀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本科生系列教材》課文迻譯

2015-10-21 17:06惠鑫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高等學校外語教學

惠鑫

【摘要】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所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對面向21世紀英語專業的建設方向和標準指明了道路,提出“基礎英語作為是一門綜合英語技能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敖處煈膭顚W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各種語言交際活動以獲得基本的交際技能,并達到新《大綱》所規定的聽、說、讀、寫、譯等技能的要求打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語言基本功的訓練是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必須貫穿于4年教學的全過程。在注意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全面發展的同時,更應該突出說、寫、譯能力的培養”。翻譯能力是對學生英語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的綜合考量,對現階段的英語教學水平有著積極的反饋作用。

【關鍵詞】高等學校;外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215-02

佛經翻譯揭開了我國大規模翻譯的序幕,其代表人物支謙遵循“因本循旨,不加文飾”的翻譯原則(法句經序),強調要抓住文章的要旨,對原文的意義進行不加個人感情的解讀和轉譯;而大規模翻譯西人文學、哲學、倫理學等追溯到近現代翻譯代表人物嚴復,其深覺:“新理踵出,名目紛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牽合,終嫌參差……一名之立,旬月踟躕?!保ā短煅菡撟g序言》)奉“信”,“達”,“雅”(tru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為圭臬,在翻譯過程中,對雙語語境進行了多方位的思考。自嚴復后,近現代中國諸多學者針對文學翻譯中的“契合”進行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如賀麟《論翻譯》一文從“言不可盡意,但可表意,言所以宣意,文所以載道”角度闡述了翻譯的可能性;金岳霖從知識論角度闡釋了“譯意與譯味底分別”及“翻譯與意義及情感”;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提出翻譯之“忠實標準,通順標準及美的標準”,強調“忠實非字字對譯”及“譯文須以句本位”等具體操作方法。

筆者認為,好的譯文,首先要考慮文章的時代背景,努力呈現作者遣詞造句的風貌,例如翻譯16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培根的《論讀書》一文,眾多方家皆有佳譯,然而王佐良先生譯文從文體學、修辭學及篇章結構上最令人賞心悅目,讀之使人留連不已,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夠還原培根具有論說文體結構緊湊、語言優美、說服力強的特點,如《論讀書》第一節,“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王佐良譯為“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原文用介詞for作為連接詞,delight, ornament, ability結構完整,論述鏗鏘有力,富有音樂性,此譯文能夠充分體現原作者論證嚴密、邏輯嚴謹、說服力強的特點。相對而論,如譯為“讀書為學底用途是娛樂、裝飾和增長才識”就過于平淡,不能夠充分把握作者真正的用意。

其次從語篇層面(Discourse)進行考慮,對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意圖詳加分析,對不同的文體要采取相應的“解碼”(Decoding)模塊,這樣才能過最大程度的做到“契合”體會到作者的“原旨”達到譯入語與源語的有機統一。如諺語翻譯就要朗朗上口,易讀易記,如When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翻譯為“貓兒不在,鼠兒作怪”,或者“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皆為佳譯。再如翻譯哲理性抑或哲學作品時,對譯者的要求就更上一個臺階了,譯文要一語中的,精確的表情達意。如許國璋教授翻譯的《西方哲學史》序言:“Philosophers arebotheffects and causes; effects of their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of the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irtime; cause(ifthey are fortunate)of beliefs which mould the politics and intuitions of later ages”

許譯:“哲學家之產生,有其造因,有其后果,造因,哲學家之社會環境,當時之政治與典章制度”后果,后世之人信其說,以之改革政治,改革制度”。此譯精準得當,借佛家“因果”一說,恰如其分的概括了羅素的哲學思想,令人回味無窮。

針對英語專業本科生基礎尚薄弱,語法結構欠體系化的特點,在翻譯上雖不要求精益求精,但是亦必須清楚的理解作者的意圖,把握文章的主旨?,F擷選幾例予以說明:

1.Once, the arrival in the world of new generations took care of itself.

2.Now they can come into existence only if, through an act of faith and collective will, we ensure their right to exist.

3.The gift of time is the giftof life, forever, if we know how to receive it.

4.Words get around about“those pants about Levis”and Strauss was in business.

5.World peace in the future depends on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Those best placed to help that process may not be the one with the latesttechnology and state of the art mobile phones, but those with the skills to understand what lies in,under and beyond the words spoken in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6.There are , I think , several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wisdom. Of these I should put first a sense of proportion: the capacity to take account of all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a problem and to attach to each its due weight.

例(1)中主語為the arrival和謂語took care of itself搭配使用的時候不能夠恰如其分的轉換為中文,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還原法將這個句子改寫為:“Once, (each of) new generations took care of itself when they arrived in the world.其意思可以譯作:“在以往,當新生代來到這個世界上生活時,他們是自給為生的?!保ㄍ砑礊椴恍枰说膸椭透深A,此句意義有一定的引申)。

例(2)的翻譯的復雜性在于only if引導條件狀語從句,后面though引導的從句作為only if的修飾語:“而如今只有通過我們(現存于世界的人們)有了共識(共同的意愿)并采取誠信的行為,他們才能來到這個世界生存?!?/p>

原文中的句(1)之所以難以理解和翻譯是因為作者為了追求表達的簡練和高效,把一個主從復合句強行壓縮成為了一個簡單句,采用這樣的修辭手法雖然造成了理解的困難,但因為所有相關的信息都是完整的,閱讀者通過潛心思考仍然可以理解,而且會加深對文章的印象,達到了作者的目的。翻譯此類句子的方法是將原句還原為規范的句子形式,將其譯出,然后用漢語的修辭手段加以潤飾就可以比較完整的表達出作者的意圖了。

例(3)的翻譯就更加困難了,gift一詞重復使用,確定此詞的意思就成為翻譯這句話的關鍵所在。根據上下文我們知道作者是通過對日本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慘象進行描寫,提醒人們人類社會的生存在受到核武器戰爭的威脅,號召人們積極的行動起來,抓住時機,制止核武器戰爭的威脅,號召人們積極行動起來,抓住時機,制止核戰爭的爆發,才能夠保證人類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永久的生存。因此句中的時間(time)即是核戰爭爆發前的這個時間。而作者的宗教意識使得他認為這段時間是上帝饋贈給人類的獨一無二的禮物(gift),時間就意味著生命(人類的生存),故而人類未來的生存亦是上帝饋贈的禮物(gift),所以才有“The gift oftime isthe gift of life, forever.”的說法。套用“the gift…is the gift”這樣的形式增加了節奏感和莊重的氣氛,但在漢語中沒有類似的表達方式,譯文的表達就可變通譯作:“上帝饋贈給我們了時間,就意味著饋贈我們了生命,而且是子孫萬代永遠的生存權,但愿我們知道如何去接受這份貴重的禮物?!?/p>

例(4)涉及到美國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李維斯”,其主打產品是牛仔服,在本句中,“Words get around”意味著“口口相傳”,其名聲變得“家喻戶曉”;正因為如此,其創始人列維.施特勞斯的生意才能蒸蒸日上,inbusiness譯為生意“風生水起”富有動態美。

例譯:李維斯的牛仔褲聲譽鵲起,其公司生意風生水起。

例(5)此篇文章由蘇珊.巴薩奈特所撰,論述了文化沖突的議題,所選段落為文章的結尾段,“what? lies? in, ? under? and? beyond? the? words??”是整句話理解的難點,英語表達中常常利用介詞代替相關的修飾詞(如名詞、動詞),如林肯的在蓋茨堡發表的一篇著名演說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美國政府的性質是民有,民治,民享),lie in, under, beyond the words和上述表達有異曲同工之妙,將lie in, under譯為了解不同語言字里行間將beyond the words譯為超越文字本身可以準確的領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試譯:未來的世界和平依靠跨文化理解,那些最有能力能夠促進這個過程的不一定是那些擁有最新科技和最先進手機的人,而是那些能夠通曉蘊含在不同語言字里行間及超越文字本身意義的人。

例(6)此句難點在于如何把握作者所用的哲學語言“sense of proportion”;attach them to its due weight的理解和把握。

試譯:吾以為智慧與如下因素有關,第一點為分寸感的拿捏:即將所有的重要因素納入問題的考慮之中并能夠恰如其分的把握其重要性。

總而言之,在翻譯過程中,只有把握作者表達意思的精髓才能夠獲得最好的翻譯效果,使文章含義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1.

[2]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4.

[3]Jespersen, Otto. Essentials of English Grammar[M].London: Routledge,2006.

[4]Nida,Eugene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1.

[5]羅新璋,陳應年.翻譯論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6]史志康.新世紀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本科生系列教材(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語與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高等學校外語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淺談高校廉潔教育的對策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高等學校教學及科研設備政府采購操作實務
淺談高校宿舍管理與宿舍文化建設
大山教你學外語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大山教你學外語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