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2015-10-21 19:40未世玲
關鍵詞:朗讀新課標情感

未世玲

[摘要]朗讀不能沒有感情,語文課堂是學生進行感情朗讀的主陣地,應盡一切可能為學生的感情朗讀提供條件。教學中,可通過發揮想象、示范朗讀、創設情境和聯系生活等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讀出文章的真實情感。

[關鍵詞]新課標 情感 朗讀 學生

一篇課文如果學生能夠聲情并茂、恰如其分的運用感情朗讀,那么說明學生對課文已經理解了,如果朗讀一旦成為學生的快樂,閱讀也隨之被學生所深愛,這樣學生也才會入情入境,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心世界。我們必須花大力氣地指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是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對于還不能讀得正確、流利地學生指導感情朗讀時就比較吃力,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漸對朗讀漸失去興趣,厭煩讀書。

《語文課程標準》中有一句話,就是“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情朗讀能夠使學生在理解的同時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要讓學生正確、流利甚至背誦課文并不是難事,難就難在“感情朗讀”中的“感情”二字上。

一、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景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轉移到課文的朗讀指導上來,對學生的朗讀起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創設情境進行朗讀訓練,是把學生帶到具體的情境中為學生提供具體生動的朗讀環境,使作者所描繪的生活畫面和形象浮現在學生眼前,產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體驗,讀出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讓學生回憶自己過年時的情景-----溫馨、祥和、熱鬧、喜慶。而小女孩與我們年齡相仿,本該和我們一樣享受著快樂的童年、溫馨的節日,但她卻饑寒交迫被凍死在舊社會的大年夜,學生們真正的有了生活體驗就能把握文章的情感,感情也就讀出來了。

二、引導學生發揮想象

想象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對于寫景類的文章,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根據文字,在頭腦中構現出相應的畫面,理解文章內涵,受到情感熏陶。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趁你沒留意,輕輕地、輕輕地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痹诔踝x之后,教師質疑道“秋天這把鑰匙是怎樣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學生抓重點詞“輕輕地”一下子就知道是悄悄地,動作很輕,我們都沒有在意,學生很容易說出要輕點讀“輕輕地”這個詞。

三、品讀重點字詞,讀出真實感

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進行多種形式感情朗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等,使每一個學生讀出情趣、讀出感情。 如果句子中出現了“多么、更、一定、非常、特別、十分、那么等等”這些字詞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引導:抽一個人讀一讀,讓其他的孩子聽一聽他那個詞讀得比較重?學生回答后可強調一句:“老師發現有些聰明的孩子已經在這個詞的下面做上了重點記號?!彼械暮⒆友杆賱庸P,然后全班同學再練習讀一讀。朗讀教學中,我們要不斷的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盡可能的留多些時間讓學生來練讀,調動班上每一個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不強加給學生任何情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也更快地促進孩子朗讀能力的提高。

四、邊讀邊想象感受文章的情境

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需要我們不懈地努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掌聲》這一課中有一句話,“英子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焙⒆觽儾坏w會到了英子的憂郁,孤獨,可憐,同時,還體會到了她對學習的熱愛,一個如此害怕受到歧視,受到嘲笑的女孩子,卻每天堅持著早來晚走,沒有一定的毅力,沒有對學習強烈地熱愛,她又怎能做到?更可貴的是,孩子們從中還能體會到,英子所擔心的,所害怕的同學的歧視與嘲笑,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并不一定全是真的,所以,英子的孤獨,憂郁,可憐,有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這就是孩子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更加深刻了。在這篇文章的講述中,我讓孩子們逐步地尋找讓你印象深刻,有感觸的句子,然后邊讀邊想,體會文中人物情感的變化。

五、標點的所抒發的感情

不同的標點符號有著不同含義,包蘊著不同情感,通過分析標點符號,可以正確把握句段,從而讀得更準確、更有感情?!盀槿祟愒旄?,有什么錯?我可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普羅米修斯》讀之前,問學生這段話中有什么符號?該怎么讀?這樣當學生朗讀時就注意了反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普羅米修斯的大義凜然、堅定便通過讀顯而易見展現出來。

六、示范朗讀激發感情

朗讀教學的亮點,絕不僅僅體現在學生朗讀的結果上,更體現在過程上,過程的實效性則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引導得好,感情朗讀就會開展得有滋有味。因此指導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范讀的作用不可低估。兒童容易模仿教師的一舉一動,因此,教師的范讀尤為重要老師范讀后,用自己的真情去激發學生的感情,使學生從老師身上獲得情感信息,進而較好地感悟到語言文字的情感內涵。

教師要熟讀課文,弄清文章的寫作背景,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準確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征,也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其次,我們還可以通過聽錄音或在網絡中的“情景朗讀”、等,讓我們的朗讀更準確、更規范、更有感染力。假如課文比較深,生字新詞比較多,教師宜在學生初讀前范讀,其作用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字、讀通句子、增強語感,也為有感情地朗讀打下基礎。假如課文并不難,重在讀得情意濃濃、有強烈的情感體驗,可在課中范讀。也可在學生朗讀的不到位是隨機范讀。還可以播放高水平朗讀錄音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是語文閱讀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既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促進他們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和理解,同時對學生更好掌握課文內容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2]《語文教學滲透情感藝術》 光明日報.2008年

[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作者單位: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2014級學科教育語文教育碩士)

猜你喜歡
朗讀新課標情感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情感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臺上
以“讀”為橋 走進文言文的天地
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步伐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