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注愛心 走進心靈

2015-10-21 19:00金淑貞
新課程學習·下 2015年5期
關鍵詞:賞識寬容關愛

金淑貞

摘 要:一個學生一個“世界”。蹲下身來了解學生,走進個性的心里;關愛學生,滋潤干涸的心田;寬容學生,聆聽獨特的心聲;賞識學生,刺激孤獨的心扉;信任學生,期待萌發的心靈。用心走近他們,你會發現每個“世界”里都有閃光的一面,努力栽培他們,都能綻放每個“世界”里的絢爛。

關鍵詞:關愛;寬容;賞識;信任

一個學生一個“世界”。蹲下身來用心去感受每個“世界”,你會發現每個“世界”里都有閃光的一面,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肯定它、欣賞它、贊美它。這樣,每個孩子都能找回自信不斷地超越自己,越走越高,都能綻放。

教育過程中,了解、關愛、寬容、賞識、信任,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相信孩子、賞識孩子,陪著他們成長。這樣,整個教育過程就會順利地進行,教育效果也必將是理想的。

一、了解學生,走進個性的心里

身為老師,如果你對自己班里的孩子都不了解,那么你又如何能“對癥下藥”呢?現在大多數學生都出生于獨生子女家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他們連最基本的穿衣、做飯、洗碗都不會,更不要說什么勞動的艱辛和困苦,他們是被人們稱為“抱大的一代”。因此,他們對什么都缺乏自信心,遇事無主見,依賴性強,情緒不穩定,思想波動大,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只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老師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才能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放下架子,走出辦公室,融入學生中,了解學生、熟悉學生,主動地、努力地創造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條件,在和他們進行交談對話的過程中,提供雙方交換思想信息最有效、最充分的機會。教師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關注學生的動態,關注學生的變化,及時了解原因,才能幫助他們早日渡過難關,師生感情才會隨風潛入夜!

二、關愛學生,滋潤干涸的心田

贊科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薄敖瘌P凰”要愛,“丑小鴨”更得愛,唯有愛滿天下才能換來桃李芬芳。要真正走進弱勢心靈,必須從建立感情入手。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這種愛又必須是真誠的。脫下“有色眼鏡”自然而然把學生當朋友,蹲下身和他聊天,靜下心陪他跑步……和他建立了一種友好、平等的關系,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學生干涸的心靈滋潤了,溫暖了。于是,主動向老師吐露心跡、敞開心扉。喜歡聽老師的課,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也樂于接受,從而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內心開始進行斗爭,這樣,學生進行了一個被動接受教育到主動進行自我教育的內省過程,那么對他的教育之舟就駛向了成功的港灣。

三、寬容學生,聆聽獨特的心聲

俗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孩子畢竟是孩子,免不了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對于犯錯誤的學生,作為教師,應“寬”學生的過失和幼稚,“容”學生的錯誤和莽撞,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千萬不要歧視他們。在實踐中,一方面,學生犯了錯誤以后,老師要對學生的感受給予重視,承認并接受學生的感受,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錯誤的危害,并和學生一起分析,怎樣做才能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從而讓學生在“被理解”“被關懷”中產生向上生長的力量,自覺反省、主動調整。另一方面,學生犯了錯誤以后,作為一名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同班主任、家長的關系,千萬不要動不動就用嚴厲的批評、叫家長來?;蚪唤o政教處要求處分等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對待他們,而應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做到細心開導、耐心教育,給他們一個改正的機會。否則,會誘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既降低了教師的威信,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又不利于學生改正錯誤。只要你捧著一顆寬容的愛心對待他們,你會發現,所謂的“問題生”,并不是頑石一塊,他們會慢慢改變。

四、賞識學生,刺激孤獨的心扉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憑一句贊揚的話,我就可以活上兩個月?!敝袊幸痪渌自挘骸笆繛橹赫咚??!闭f的是為賞識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去死都愿意。成年人需要賞識,學生更需要得到家長、老師的賞識,問題學生尤甚。

1.老師賞識,喚起自信之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不可否認,問題學生往往是“角落里的孩子”,眼中沒有希望,身邊沒有關懷,他們可憐的一點自尊、自信在這種冷漠、孤寂、無愛的環境中早已蕩然無存,學習無興趣,人生無目標,公然對抗教師的消極行為也時常發生。但教育實踐告訴老師,問題學生并不是每個方面都差,他們總有潛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當這種亮點閃爍時,也正是引導他們的最好時機。

2.同伴贊賞,煥發集體歸屬感

大多數問題學生是班上的“另類”,他們飽受冷嘲熱諷和唇齒相譏,感受不到愛的溫暖,融入不了集體的懷抱,他們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甚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以至于破罐子破摔。教師應適時利用集體活動,通過同伴贊賞,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自己的優點,樹立信心的同時,讓他意識到自己也被同學關注,自己屬于這個集體中的一員,從而建立起同屬一個班的“我們感”和“歸屬感”,和同伴在心理上發生共鳴,對成敗榮辱有共同感受體驗,由此來教育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融入集體。

五、信任學生,期待萌發的心靈

問題學生是被很多人“遺棄”的小孩,在他們的心中或許也已經產生了心理定勢——我是不行的了。如果老師也讓他們破罐子破摔,也認為他們是一堆不可雕的朽木的話,那么孩子們可能也很容易放棄自己。信任是對教育結果的美好期待,它能產生巨大的感化力量。對于問題學生來說更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動力來源。對問題生的教育中,老師要相信他們身上也有優點,相信他經過自己的努力,能不斷進步。那么,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就能排除他們心理的不安全感,從而達到他們心理上的自由和滿足,激勵他們勇敢地、正確地表達思想,產生正確的行為。

一生一“世界”,用心走近他們,你會發現每個“世界”里都有閃光的一面,努力栽培他們,都能綻放每個“世界”里的絢爛。

參考文獻:

[1]福祿倍爾.人的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張斌賢.教育心理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3]李銳.心理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4]毛蓓.小學生心理輔導札記[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徐光興.西方心理咨詢經典案例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薛直艷

猜你喜歡
賞識寬容關愛
用心感受,用愛教育
寧波旦可韻服飾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
尊重、理解、寬容讓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讀懂“寬容”這首詩
寬容在班集體教育中的作用
讓關愛成為留守兒童心底的陽光
“賞識”催開作文花
西部城鄉結合地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研究
錯誤也是一種課程資源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