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教師專業發展,讓每位教師充滿行動力

2015-10-21 19:26李雪瓊
無線音樂·教育前沿 2015年5期
關鍵詞:學習平臺教師專業化教學反思

李雪瓊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老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先階段的教師專業發展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從拓展多種教學模式、開展教育教學反思、搭建交流學習平臺三個方面探索促進專業發展的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師;教師專業化;教學模式;教學反思;學習平臺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5-018-01

眾所周知,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門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教育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并在教育專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教育工作者的過程。它包含了兩層意義:既指教師個體通過職前培養,從一名新手逐漸成長為具備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態度的成熟教師及其可持續的專業發展過程,也指教師職業整體從非專業職業、準專業職業向專業性質也進步的過程。

在國際教師教育的改革中,許多國家開始注意到教師發展的問題。重新發現教師、促進教師發展將逐步成為21世紀教師實踐創新的主流話語。

一、我國教師專業化的現狀

1994年我國開始實施的《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第一次從法律角度確認了教師的專業地位。1995年國務院頒布《教師資格條例》,2000年教育部頒布《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教師資格制度在全國開始全面實施。2000年,我國出版的第一部對職業進行科學分類的權威性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首次將我國職業歸并為八大類,教師屬于"專業技術人員"一類。2001年4月1日起,國家首次開展全面實施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對教師職業展開過討論,當時有一種很鮮明的觀點,“教師不單是一種職業,且是一種專業,性質與醫生、律師、工程師相類似"。但至今,人們對教師是不可替代的專門職業仍未形成共識。我國現有一千多萬中小學教師,是國內最大的一個專業團體,承擔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小學教育義務。盡管我國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專業化標準的要求,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教師專業化尚有不少差距。具體表現在:

(一)知識結構比例失調,教育教學能力有待提高。根據有關統計資料,我國現任中小學教師認為最欠缺的知識領域排序為:教育專業41.8%,學科專業24.09%,基礎文化7.65%。其具體表現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知道這個“知識”,但不知道怎樣教;教師知道學生出現了問題,但不知道怎么進行教育,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說明教師的知識結構比例失調。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嚴重影響培養目標的實現,影響教師專業化的進程。

(二)專業道德潛伏危機,教師職業道德有待提高。雖然我國在《教師法》中對教師提出了要求:“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育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教師應當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但是,我們也能看出教師隊伍中極個別人員的素質比較差,甚至在職業道德方面是缺失的,所以潛伏著極大的危機。

(三)教師學歷明顯偏低,專業訓練有待加強。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國外大多數國家在教師培養目標與規格上強化了高標準的特點,對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大都提升到大學教育階段;如美國1976年小學教師受過4年高等教育的占99%,中學教師受過4年及以上高等教育的占99%。而在我國,據統計1977年小學、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47.1%和9.8%,經過20余年的努力到2001年我國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提高到96.8%、88.7%、70.7%。但是和世界大多數國家相比,中小學教師學歷起點仍然偏低。與世界其它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大。

(四)繼續教育步履艱難,培訓觀念有待轉變制度有待完善質量有待提高。繼續教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目前,我國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方面存在著繼續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學校和教師不是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繼續教育、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的力度不夠、忽視對培訓的研究等若干問題,因此教學效果不佳,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隨著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師質量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差距明顯表現出來。教師教育一體化、建立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改革教師教育課程和走向專業發展的教師繼續教育,是世界教師教育改革的趨勢,推進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勢在必行。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又呈現出以下的特點。

(一)發展的終身性。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貫穿于教師職業發展始終的教師教育系統工程,包括職前的院校教育階段、入職的針對性培訓及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階段性培訓等。

(二)發展的自主性。教師在設計課程、規劃教學活動,以及選擇教材時,應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師本人必須把外在的影響轉化為自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動力,必須具有自我專業發展的意識。

(三)發展的階段性。教師從步入講臺到成長成為一個熟練的教師,再到教育教學專家,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至少呈現三個發展階段:職前專業化、入門專業化、在職專業化。

(四)發展的連續性。教師專業發展不僅有階段性,而且又是持續不間斷的,教師只有不斷地接受進修和提高自我修養,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確保知識、能力、觀念符合時代的需求,才能不斷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馬丁·路德·金說:“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取決于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于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于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于人們所受的教育,人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苯裉?,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越來越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期盼教育改革、讓其適應甚至引領社會發展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當今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際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而這一切便是人才的競爭,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如何評價教育的價值,這對每一個教育人來說,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帶著一顆幸福的心不斷學習和求索,讓每個學生都享受最優質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張臣,仲維娟.美國教師專業化的特點及啟示[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5(4).

[2]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031 ( 1 ).

猜你喜歡
學習平臺教師專業化教學反思
泛在學習環境下微課學習平臺的設計策略研究
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自在成長研究
音樂教育敘事研究之“敘”的幾種類型例說
基于微信及微網站的高職院校移動學習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課堂微課教學方法研究
泛在背景下圖像處理課程學習平臺設計研究
基于校本微課的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