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毒素及其增敏系統在燙傷后金葡菌膿毒癥中的改變及意義

2015-10-21 18:14蔣麗娟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內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膿毒癥

蔣麗娟

摘要:目的:探討內毒素增敏系統脂多糖結合蛋白(LBP)、脂多糖受體(CD14)在燙傷后金葡菌膿毒癥患者中的變化與臨床意義。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燙傷患者43例,根據膿毒癥診斷標準及血培養結果,分為非膿毒癥對照組(24例)及金葡菌膿毒癥組(19例),檢測患者傷后1d、3d、7d、14d、28d LBP、CD14水平,另選擇20例健康獻血者作為正常對照組。結果:燙傷患者LBP、CD14水平在傷后1d~28d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金葡菌膿毒癥組LBP在傷后3d、7d、14d、28d明顯高于非膿毒癥對照組(P<0.05)。金葡球膿毒癥組CD14水平在傷后14d、28d明顯高于非膿毒癥對照組(P<0.05)。結論:LBP、CD14水平在燙傷后金葡菌膿毒素患者中明顯升高,可能是金葡菌膿毒癥的發生與進展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內毒素;燙傷;金黃色葡萄球菌;膿毒癥;

脂多糖結合蛋白(LBP)與脂多糖受體(CD14)是內毒素(LPS)的增敏系統,能夠提高人體多種細胞對LPS的敏感性,可使LPS的生物活性增強數百至數千倍,促進LPS進一步激活各種炎性細胞因子,導致失控性炎癥反應,造成組織和器官嚴重受損[1]。革蘭陽性菌(G+菌)自身并不產生LPS,但在部分G+菌膿毒癥患者中,LPS與G+菌致病因子往往協同致病,誘發內毒素血癥,對膿毒癥的惡化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其確切作用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以我院43例燙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LBP、CD14在燙傷后金葡菌膿毒癥患者中的變化,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燙傷患者43例。納入標準:①燙傷面積≥30%;②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金葡菌以外其他細菌感染引起的膿毒癥。根據膿毒癥診斷標準[2]以及血培養結果,將患者分為2組,非膿毒癥對照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齡16~61歲,平均(32.32±13.22)歲,燙傷總面積30%~94%,平均67.34%±16.64%;金葡菌膿毒癥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齡17~59歲,平均(34.24±12.94)歲,燙傷總面積30%~93%,平均64.52%±17.22%。另從獻血的健康人群中選取20例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18~58歲,平均(31.67±12.56)歲。

1.2方法

1.2.1 樣品

燙傷患者分別于傷后1d、3d、7d、14d、28d采集靜脈血,正常對照組在獻血時采血樣,2500r/min離心20min,分離血漿。

1.2.2 LBP 及CD14的檢測

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LBP、CD14水平。ELISA試劑盒由深圳晶美公司生產,檢驗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先作出標準曲線和回歸方程,再應用標準曲線及樣品吸光度值計算樣品含量。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 結果

2.1 LBP水平

正常對照組LBP水平為(9.23±3.84)ug/ml,燙傷患者LBP水平見表1。燙傷患者LBP水平在傷后1d~28d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金葡菌膿毒癥組LBP在傷后3d~28d明顯高于非膿毒癥對照組(P<0.05)。

2.2 CD14水平

正常對照組CD14水平為(6.21±3.22)ug/ml,燙傷患者CD14水平見表2。燙傷患者CD14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金葡球膿毒癥組在傷后14d~28d CD14水平明顯高于非膿毒癥對照組(P<0.05)。

3. 討論

膿毒癥是感染導致的全身性炎癥反應,常發生于創傷、燒傷、休克、大手術等重癥患者。多種炎癥遞質過度分泌,導致機體炎癥反應失控,是引發膿毒癥的一個重要原因[3]。已有研究指出,LPS是膿毒癥的主要觸發劑[4]。本研究動態檢測了燒傷患者傷后28d內LPS增敏系統LBP、CD14水平的變化,結果顯示,燙傷患者傷后1~28d LBP、CD14持續升高,而且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同時研究還發現,金葡菌膿毒癥組LBP在傷后3d、7d、14d、28d明顯高于非膿毒癥對照組;金葡球膿毒癥組CD14水平在傷后14d、28d明顯高于非膿毒癥對照組,提示在機體遭受嚴重創傷打擊的情況下,在金葡菌感染引起的膿毒癥患者中,LBP、CD14可能參與炎癥反應過程,并介導LPS對不同器官的損害,與膿毒癥的發生發展存在密切的關系。

LPS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脂多糖,其靶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平滑肌細胞、內皮細胞、噬中性白細胞等,在LPS的作用下,這些細胞被激活并分泌TNF-а、IL-l、IL-6等炎癥因子,導致細胞內的基因表達發生改變,機體出現炎性反應,導致毛細血管內凝血、器官組織損傷等嚴重后果。馮華國等研究指出,LPS可導致單核一巨噬細胞內TNF-а、1L-6、HMGBl分泌增多[5]。孫東明等[6]研究者采集50例膿毒癥患兒血樣,用鱟試劑動態比濁定量測定法測定LPS,結果發現,膿毒素患兒LPS水平為(0.42±0.22)EU/m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047±0.016)Eu/ml;所有膿毒癥患兒LPS水平均高于0.1 EU/ml,符合內毒素血癥的診斷標準,提示LPS參與了膿毒癥炎癥反應過程。

LBP、CD14是機體增敏LPS作用的重要途徑。LPS除了可直接導致血管內皮細胞與其他組織實質細胞損傷外,更重要的是,LPS可與LBP結合成LPS-LBP復合物,作用于單核巨噬細胞表面的CD14,導致失控性炎癥反應。崔浩等研究發現,實驗小鼠在受到LPS攻擊后,肺、肝、心肌等器官組織中的LBP、CD14濃度明顯上升,成為LPS激活炎癥反應的關鍵環節,導致TNF-α、IL-6等炎癥因子水平升高[7]。董寧等[8]以嚴重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燒傷膿毒癥患者與非膿毒癥患者LBP、CD14水平,結果發現,膿毒癥患者LBP、CD14表達明顯上調,遠遠高于非膿毒癥患者,與本研究結論基本一致。關于金葡菌膿毒癥LBP、CD14水平上升的確切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金葡菌的攻擊造成的腸源性LPS移位有關,而LBP、CD14水平升高可能直接與LPS的刺激作用相關。

綜上所述,燙傷后金葡菌感染引起膿毒癥,可導致腸源性LPS移位以及LBP、CD14大量生成。一方面,LPS與金葡菌可能共同促進LBP、CD14水平上升;另一方面,LBP、CD14又可能作為LPS與金葡菌的受體參與炎癥過程,從而導致金葡菌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不斷循環放大,造成炎癥反應失控與多器官功能損傷。因此,我們認為,LPS增敏系統LBP、CD14在金葡菌膿毒癥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麗娜,趙自剛,趙永泉,等.內毒素移位在腸淋巴再灌注加劇SMAO休克大鼠多器官損傷中的作用[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12,28(1):74-78.

[2]姚詠明,柴家科,盛志勇.燒傷膿毒癥的診斷標準與防治[J].中華燒傷雜志,2003,19(2):65-66.

[3]康杰,張碧麗.姜黃素對內毒素誘導的膿毒癥大鼠器官功能保護及血清IL-18水平的影響[J].臨床兒科雜志,2012,30(9):869-873

[4]李俊,張丹,吳清和,等.安宮牛黃丸對膿毒癥大鼠血漿內毒素水平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0,21(6):1320-1321

[5]馮華國,孫航,吳傳新,等.內毒素誘導巨噬細胞HMGBl表達的實驗研究[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7):999-1003

[6]孫東明,董巧麗,楊小巍,等.內毒素、C-反應蛋白、血培養對兒童膿毒癥早期診斷的意義[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4):594-595

[7]崔浩,孫自賢,崔穎,等.正常淋巴液對內毒素休克小鼠內毒素增敏系統的作用[J].微循環學雜志,2014,24(1):9-11

[8]董寧,姚詠明,于燕,等.內毒素增敏系統與嚴重燒傷膿毒癥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1,36(1):21-23

猜你喜歡
內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膿毒癥
多粘菌素B對脂多糖誘導的大鼠肝星狀細胞自噬的影響
胸腺肽結合生脈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膿毒癥患者中的應用意義
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膿毒癥的微循環及免疫改善效果分析
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細菌內毒素方法學確認
間甲酚細菌內毒素檢查法研究
膿毒癥患者外周血 1-酸性糖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1的表達水平及意義
丙二醇(供注射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方法學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方法學研究
血清MicroRNA—122作為膿毒癥診斷特異性標志物的研究
生鮮牛乳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腸毒素檢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