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學中要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認識

2015-10-21 19:00楊萬相
新課程學習·下 2015年5期
關鍵詞:學習情境激發興趣

楊萬相

摘 要:在糾正學生錯誤認識過程中,不但要糾正錯誤認識的結論,而且更主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從錯誤認識中總結經驗教訓,分析產生錯誤認識的原因,找出獲取正確認識的途徑,從而獲取克服錯誤認識的能力。

關鍵詞:錯誤認識;激發興趣;學習情境

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如答錯了問題,寫錯了作業,做錯了實驗等等。這些都是學生錯誤的認識。那么,應當怎樣看待學生的錯誤認識呢?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出現錯誤認識是必然的、正常的。應當承認它,并認真地解決它。

人們在認識事物過程中,不可能一次完結,總要經過多次反復的實踐,經過挫折和失敗,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學生的學習也是這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生的學習是一種發現,他們的活動和科學家的活動一樣,都是智力活動,其差別只在程度,而不在性質。這樣看來,學生的學習同生產勞動、科學實驗的認識過程一樣,不怕曲折,不怕出錯,并且要在曲折和失敗中學到正確的東西。從這一點來說,要以學生出現錯誤認識為契機,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內部誘因,創設啟發式教學的良好情境。

青少年由于生理與心理的特征,對于外界事物敏感好奇,富有探索精神,在遇到問題時,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就十分高漲。因此,應當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學生提供一些材料,激發他們積極思維。我們常??吹竭@種現象:因為有了幾種不同認識和觀點,經過教師的引導啟發,便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情緒。反之,平鋪直敘的講解,填鴨式的教學,雖然有些教師也能講明白,但是給學生的印象總是不深,過段時間就遺忘了。正如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的那樣,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欲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凡是沒有經過緊張腦力勞動和克服困難而真正理解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那么,怎樣利用學生的錯誤認識,引起矛盾,激發興趣,創造最佳的學習情境呢?

要抓住有代表性的錯誤認識,抓住主要矛盾。學生的認識五花八門,出現的錯誤也千奇百怪,如果要抓,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并且不是隨便抓一個錯誤認識都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因此,我們必須抓主要矛盾,抓那些與教學目的要求有緊密關系的問題,抓那些在學生中大量存在,而又急于解決的問題。只有抓住這些根本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維。

同時要注意把學生中潛在的錯誤認識誘發出來,及時解決,并借以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有的教師說,學生在接受知識過程中,沒有出錯,或者很少出錯,怎么辦?其實,學生的錯誤認識是普遍存在的。一個班級有幾十名學生,他們的先天素質不同,受到的家庭影響和環境熏陶不同,他們的能力、意志、性格、情感等心理品質也不同。所以,他們在認識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有的學生不愿提出自己的錯誤認識,有的學生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認識罷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的錯誤認識誘發出來。

在糾正學生錯誤認識過程中,不但要糾正錯誤認識的結論,而且更主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從錯誤認識中總結經驗教訓,分析產生錯誤認識的原因,找出獲取正確認識的途徑,從而獲取克服錯誤認識的能力。

注重培養學生獲取克服錯誤認識的能力,意義是非常深遠的。無數的科學家、發明家的經歷證明,他們在獲取新的認識,在發明創造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能從挫折和失敗中解脫出來,形成正確的認識。甚至處在“山窮水盡”的境地,他們也能獨辟蹊徑,終于達到“柳暗花明”的勝境。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就將前功盡棄,一事無成。一個青少年學生,如果在學校階段就具備了這種能力,要比掌握多少現成的知識有用得多。它是“獵槍”,而不是“干糧”,可以終生享用。古人說:“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p>

編輯 李建軍

猜你喜歡
學習情境激發興趣
會計專業學生學習主動性探究
芻議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探討數學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方法
基于工作過程的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開發的實踐
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方法探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趣味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提供語言交往平臺,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