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治療膽結石方面的臨床效果

2015-10-21 19:51陶成廖繼艷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膽囊結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效果

陶成 廖繼艷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在治療膽囊結石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100例在我院入院治療的膽囊結石患者,隨機將100例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其進行治療,而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開腹手術切除膽囊結石,觀察兩組實驗對象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手術成功率、手術恢復時間、手術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動時間等和對照組有明顯差異,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手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對照組為26%,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結石的方法對患者傷害小、手術成功率高、臨床效果好。

【關鍵詞】膽囊結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膽囊切除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09-02

隨著社會發展飲食作息等習慣改變,使的膽囊結石成為高發病,并發感染合并成更多疾病幾率升高,成為危害人民的不可忽視的疾病。一般成年人發病率高,且女性患者患病的幾率比男性大,且其疾病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大。一般我們會根據結石的大小來選擇具體的治療方式。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逐漸被應用到臨床上。經過臨床觀察,發現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具有很多優點[1]。本次研究挑選的是2013-2014年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膽囊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并比較兩組臨床效果?,F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6月份~2014年6月份在我院接受膽囊結石治療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接受開腹膽囊切除手術)和觀察組(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每組50例,患者的年齡在25-68歲之間。實驗的患者均了解并知情。

1.2. 方法

兩組患者都進行術前準備,手術前,采用氣管插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待患者完全進入麻醉狀態即可進行切口,將腹腔鏡插入。開腹手術組的患者進行開腹切除膽囊手術,切口的長度大約10cm,在膽囊的三角區將膽囊管與動脈進行結扎,然后將膽囊從膽囊床上進行剝離,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膽囊床與引流管的縫合。腹腔鏡手術組的患者同對照組患者一樣采用氣管插管的方式進行全身麻醉,在腹腔鏡下觀察了解膽總管解剖結構與膽囊炎癥部位的粘連情況。用鈦夾將膽囊管與動脈的兩端夾閉,動脈遠端也用鈦夾夾閉,將結石散落部分以上腹部穿刺的方式引流出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放置引流管。

1.3. 患者納入標準

經過臨床診斷,符合膽結石診斷標準,沒有年齡、性別的限制;結石的直徑應該大于0.5cm;哺乳期婦女以及腎病嚴重的患者平排除在外。

1.4. 評價方法

對患者手術中以及手術后的各項指標如手術持續時間、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術后排氣等進行記錄。另外,記錄患者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檢驗指標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X2表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的對照表如表1所示。

2.2 所選取的100例患者全部手術成功,膽結石被完全取出,手術成功率為100%,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進行了統計,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證率為10%,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6%,具體情況見表2。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對照表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 出血量 肛門排氣 下床活動 住院時間

(min) (ml) 時間(h) 時間(h) (h)

觀察組 50 53.7±11.7 57.9±2.5 20.9±2.8 6.9±2.1 6.8±1.5

對照組 50 89.1±12.3 119±14.6 47.1±5.8 25.8±5.1 9.1±2.6

表2 手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表

組別 例數 膽管受損 傷口感染 膽漏 總發生率(%)

對照組 50 3 6 4 26%

觀察組 50 1 2 2 10%

3 討論

膽結石在當今社會的發病率非常高,尤其近兩年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其發病率逐漸增加,最近幾年膽結石的發病率僅僅次于高血壓等疾病。引起該病的主要原因是細菌通過血液循環或者腸道進入膽囊從而引發膽囊炎,膽囊發炎容易引起膽汁濃縮,從而使但值得成分發生改變,其具有病程長、風險高以及病情發展快等特點[2]?;颊咄ǔ2捎檬中g治療,進行手術切除膽囊,而改善膽囊梗阻,降低降低膽道的壓力與術后并發癥發作是手術治療的關鍵[3]。在選擇手術方式時,需要考慮安全性、風險指數、并發癥的發生等因素。臨床上將開腹切除加引流管的方法治療作為治療膽結石的常用方法,其操作簡單、暴露良好。但是該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如創傷大、愈合慢、住院時間長以及并發癥多等,因此,還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近些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被逐漸應用到膽結石的治療中,其具有微創、成功率高、術后恢復快以及并發癥發生幾率小等優點。

在本次臨床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具有比對照組更短的手術時間,且血流量少、并發癥發生幾率小。在腹腔鏡手術時,形成的汽腹使患者體內各器官之間的距離變大,從而降低各內臟器官的損傷。證明對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治療可以縮短手術時間以及患者的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4]。

參考文獻

[1]吳偉康,鄧卓燊等.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C].第三屆世界中醫藥心血管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305-309.

[2]鄒永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12):325-326.

[3]王曉雯,朱彩蓉.Meta分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療效評價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8):1416-1419.

[4]談世林.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11):4235-4236.

猜你喜歡
膽囊結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效果
改進法二鏡聯合治療膽總管結石合并膽囊結石
淺析腹腔鏡治療用于小兒膽囊結石治療的臨床效果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并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
膽囊與膽總管結石使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的臨床研究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92例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