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藥免疫組學對中藥方劑免疫調節作用的評估

2015-10-21 19:51劉慧偉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免疫調節評估

劉慧偉

【摘要】目的:研究中藥免疫組學對中藥方劑免疫調節作用的評估效果。方法:根據單味中藥免疫效應評估數學模型計算出中藥復方每味中藥有免疫效應的概率及中藥復方存在免疫效應的概率;根據CNKI文獻數據庫中所提供的實驗證實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中藥藥方,然后采用中藥文獻學原理對結果進行驗證和評估。結果:此次研究共查找到符合要求的文獻94篇,共有68個方劑,68個方劑中有60個方劑經過計算判別后,其結果具有免疫效應,方劑免疫效應符合率為88.24%,2篇文獻組免疫效應判別率與1篇文獻組及隨機方劑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此次研究中提出的中藥復方免疫調節作用的評估方法對中藥方劑的免疫調節作用可以進行有效的評估,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藥免疫組學;中藥方劑;免疫調節;評估

【中圖分類號】R96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043-02

在中藥藥理作用的研究中,中藥的免疫調節作用一直是一項研究熱點,中藥對抗炎、抗腫瘤等作用中有著較好的輔助作用,這是因為中藥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中藥與西藥在免疫調節作用方面相比,中藥顯著優于西藥,因此在對中藥的免疫效應進行研究時,可以將其作為中西醫結合研究的突破口[1]。傳統的中藥多是以復方為主,一劑藥方是由多種不同的單味中藥所組成的,因此多種單味中藥組成了數量較多的中藥方劑。此次研究提出中藥免疫組學,通過對單味中藥的免疫效應推測任意中藥方劑對機體免疫學實驗指標有可能會產生的免疫調節作用及影響[2]。此次研究通過查找參考文獻信息學的原理,對與中藥免疫方面進行過研究的有關的文獻進行分析,然后通過結合中藥學提出判斷方程,從而判斷單味中藥的免疫效應。此次研究在以此為基礎的方法上,從而研究中藥復方免疫調節作用的評估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單味中藥免疫作用的技術判定

根據中藥免疫效應評估數學模型[3]計算中藥的免疫效應的概率,數學模型為:P單+(eA+B+C-4.087)÷(1+eA+B+C-4.087)。式中:A=0.235×果實+0.626×地下部分-1.134×其他部分(其他部分是指除根、種子、果實外的部分入藥)。B=1.001×性平+2.079×味淡+1.374×味酸-0.793×味辛+1.172×心經+0.811×腎經+0.731×脾經;C=3.706×補益-17.532×化濕+0.774×安神+2.251×活血祛瘀+1.790×化痰+2.096×解表-17.949×理氣+1.694×清熱-17.592×驅蟲+0.065×利水滲濕+1.540×祛風濕+0.678×祛寒-1.241×收斂+2.516×外用-17.631×消食+1.708×瀉下+2.266×止咳平喘+0.082×其他。

中藥的特性應根據2005版的《中國藥典》的記載為準,當某藥具有某種特性后,以1代入方程,若無特性則應以0代入方法。使用P單作為判斷概率,使用0.5概率作為判斷點,當>0.5時可將其判斷為該種藥物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1.2 中藥復發免疫調節作用的計算判定

根據單味中藥的免疫效應對此次研究中數學模型中所計算出的中藥復方中不同的中藥,進行有免疫效應的概率的評估,判定中藥復方免疫調節作用的概率為P75。概率的判斷點為0.5,當概率>0.5時,可認為該種藥物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1.3 中藥復方免疫效應的驗證

調出1980~2013年之間CNKI文獻數據庫中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中藥復方,通過原始實驗指標證實的免疫調節作用才可選取,將方劑所使用的單味藥物使用表格列出。選取同一藥方有兩篇報道及兩個研究單位獨立完成研究后進行研究,研究結果一致的中藥復方可作為較為可靠的免疫調節作用;在《中藥方劑學》中隨機抽取125個方劑,將其作為隨機方劑組。使用方差分析及文獻報道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方劑進行比較,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統計,P<0.05時具有顯著性水準。

2 結果

此次研究共查及94篇文獻(共68個方劑)與此次研究要求符合,68個方劑中有60個中藥方劑經過計算判別后,其結果顯示具有免疫效應,符合率為88.24%;統一方劑研究結果一致,由≥2個研究單位做獨立完成的文獻有34篇(8個方劑),8個方劑中包括黃芪建中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60篇文獻為僅有1篇文獻報道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中藥復方。2篇文獻組免疫效應判別率與1篇文獻組及隨機方劑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中藥方劑免疫效應判別率

組別 平均值 標準差2篇文獻 0.90 0.041篇文獻 0.73 0.18隨機方劑 0.61 0.303 討論

水煎劑口服是傳統中藥的主要使用方法,傳統中藥的基本單位應以單味中藥水煎劑口服用藥的藥理效應作為基本單位[4]。此次研究以文獻信息學及早期的實驗研究作為基礎,然后通過建立起數學模型對單味中藥的免疫效應進行檢測,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組成方劑的單味中藥推定其所組成的方劑是否具有免疫效應。多糖在傳統中藥中是起到免疫調節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多糖的化學反應性質較為穩定,因此在此次研究中可以認為對于大部分的中藥組合,其拮抗作用以及協同作用所占的部分較少[5]。因此,可能假設單味中藥的免疫作用能夠使所使用的方劑起到獨立地發揮作用,所以能夠將復雜的問題變簡單。根據統計學原理,數據較為穩定的是P25-75,然后再考慮中藥方劑中的“無免疫調節作用”對有限的適應免疫指標較難反應出來,因此,此次研究使用P75作為免疫效應的判別概率[5]。

某種中藥方劑是否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很難通過1次試驗確診,因為中藥的特點及免疫學具有較為復雜的特性,但是由于關于中藥免疫的原始研究文獻較多,通過較多的學者及專家對其進行認定,部分中藥方劑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研究機構進行多次的研究及實驗,所得出的研究結果能夠作為判斷中藥方劑是否能夠作為免疫效應的基礎。所以,此次研究通過CNKI文獻數據庫選取符合此次研究的文獻,從文獻數據庫中共選取符合此次研究要求的文獻94篇(68個方劑),68個方劑中,60個方劑經過計算判別后,其結果顯示具有免疫效應,其符合率為88.24%;研究中所查找的94篇文獻中,有兩篇及兩篇以上結果一致的中藥復方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判別概率為0.90,其平均概率與1篇文獻報道組及隨機中藥組的平均概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此次研究的計算方法可以得到認證。此次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中藥免疫組學對中藥方劑免疫調節作用的評估效果,從而對中藥的任意組方進行免疫效應的評估,從而為中藥免疫組學的研究提供途徑及思路。

綜上所述,此次研究中提出的中藥復方免疫調節作用的評估方法對中藥方劑的免疫調節作用可以進行有效的評估,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嵩(綜述),郤慶(綜述),沈朝斌(審校)等.中藥對小鼠哮喘模型T細胞免疫調節的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4,(11):1578-1583.

[2]王麗佳,楊志云,王憲波等.中藥單體成分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調節機制的研究策略及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7):358-363.

[3]苑偉,楊慧,傅穎珺等.中藥對調節性T細胞免疫調節功能的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4,36(5):1041-1044.

[4]王甜甜,韓倩倩,吳芳等.中藥對腫瘤患者的免疫調節[J].光明中醫,2014,29(3):648-650.

[5]張建良,盧芳國.清熱解毒中藥免疫調節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12,(12):87-88.

[6]李衛中.扶正固本類中藥的免疫作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上旬刊),2012,(10):57-59.

猜你喜歡
免疫調節評估
中藥混合粉對免疫調節作用的研究
地方立法后評估芻議
評估社會組織評估:元評估理論的探索性應用
360度績效評估在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的應用探析
中西醫結合治愈慢性乙肝39例療效觀察
加味金水六君煎對肺癌圍術期患者免疫調節的影響
中藥重樓抗炎活性成分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資產評估法的五大制度創新
胸腺肽α1改善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免疫功能的臨床研究
中學英語之友·高一版(2008年3期)2008-04-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