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中血栓抽吸術的應用研究

2015-10-21 19:51李向欣劉坤改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

李向欣 劉坤改

【摘要】目的:探討血栓抽吸術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療的效果。方法:84例AMI患者根據是否行血栓抽吸術分組,47例單純行PCI者作為對照組,37例同時行血栓抽吸術者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觀察組術后心肌梗死溶栓血流TIMI 3級率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9.36%(P<0.05);觀察組術后無血流異常,與對照組的12.77%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術后2h ST段回落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LEVF及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直接PCI治配合血栓抽吸術治療AMI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水平,并發癥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術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0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狀動脈不穩定斑塊破裂同時形成血栓,引起冠脈部分或者完全閉塞,導致心肌血流減少甚至中斷所致心肌缺血性壞死[1]。早期開通梗死血管,恢復心肌的血流以及心肌灌注是治療本病的關鍵。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是目前臨床治療AMI的主要手段,能夠有效實現血管再灌注,但單純PCI無法去除冠脈遠端血栓,往往存在無復流、術后心功能不全以及胸痛等癥狀[2]。我院在PCI治療AMI中應用血栓抽吸術治療,獲得了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PCI)患者84例,其中,男61例,女23例,年齡25-78(53.32±6.72)歲;罪犯血管:28例左前降支,2 例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58 例?;颊吒鶕委煼绞椒纸M,47例單純行PCI者作為對照組,37例同時行血栓抽吸術者作為觀察組,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術前均完善各項檢查,常規予以300-600mg氯吡格雷及300mg阿司匹林口服。常規進行冠脈造影,采用TIMI血流分級法評價罪犯血管(IRA)的血流程度。根據患者的血管條件,應用適宜的指引導管送入0.014英寸指引導絲至IRA的末端。觀察組先行血栓抽吸術,即沿著指引導絲向IRA內植入血栓抽吸導管,并在X線監視下將導管治愈血栓部位,開啟真空泵進行真空抽吸,并輕輕移動抽吸管以促進血栓抽吸。完成抽吸后進行冠脈造影,根據需要進行PCI治療。對照組常規行PCI術治療。術后均常規予以100mg/d阿司匹林以及75mg/d氯吡格雷口服,并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用藥7-9d,同時根據病情予以調脂、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以及ACEI等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術后2h 心電圖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級,應用超聲心動圖檢查心臟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VEF),統計住院時間、心臟不良事件及出血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流改善情況

觀察組術后血流均達到TIMI 3級(100.00%),對照組2例(4.26%)1級,3例(6.38%)2級,42例(89.36%)3級,觀察組的TIMI 3級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無慢血流、無復流以及遠端栓塞等,對照組無無復流病例,遠端血管栓塞及慢血流各3例,血流異常率為12.77%(6/4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術后情況

觀察組術后2h ST段平均回落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術后1周LVEF值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情況比較( X±s)

組別 例數 ST段回落率(%) LVEF(%) 住院時間(d)觀察組 37 70.32±5.35 42.11±7.84 14.32±3.25對照組 47 58.09±7.71 41.09±6.69 15.01±3.642.3 術后并發癥

兩組均未發生院內死亡、急性左心衰竭、再梗死、出血以及支架內血栓形成等并發癥。

3 討論

PCI是目前臨床治療AMI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對于嚴重血栓負荷或者血栓脫落引起遠端血管栓塞者,單純應用PCI難以消除血栓,往往容易引起無復流現象,增加術后心臟不良事件以及病死率,嚴重影響臨床預后。由于無法實現冠脈再通,導致血流難以恢復至TIMI2級以上,同時,血流速度緩慢可能導致術后形成畸形或者亞急性血栓,影響臨床預后[3]。

血栓抽吸術主要是利用血栓抽吸裝置,準確定位血栓并采用真空抽吸的方法而將血栓吸出,有效解決了IRA內形成大量血栓的問題,對于嚴重冠脈內血栓成分、血管遠端血栓形成者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降低遠端栓塞以及無復流等發生率[1,2]。近年來,PCI治療AMI前應用血栓抽吸術治療在臨床中獲得了廣泛應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PCI前先實施血栓抽系數治療,IRA血栓負荷顯著降低,血流速度明顯改善,有效改善了冠脈心肌灌注,術后LVEF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但仍有提高趨勢,而ST段回落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與孫歡等[4]報道一致。術后均未見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發癥,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血栓抽吸術應用于PCI治療AMI安全可靠,能夠降低IRA內血栓符合,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可作為一種重要的AMI介入治療輔助手段,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東暉,金元哲,王琦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中血栓抽吸及替羅非班聯合應用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2,52(5):44-45.

[2] 陳卿,謝喜仁,郭書紅等.血栓抽吸術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2,20(9):843-848.

[3] 劉曉堃,李莉,趙碧瓊等.血栓抽吸導管在高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7):3631-3632.

[4] 孫歡,于波,閆明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介入術中血栓抽吸的臨床應用評 價[J].吉林醫學,2013,34(19):3759-3762.

猜你喜歡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
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與甲狀腺功能變化的相關性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的臨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