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頸部放射治療對咽鼓管功能的影響

2015-10-21 19:51楊媛媛江曉昱張志鋼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咽鼓管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治療

楊媛媛 江曉昱 張志鋼

【摘要】放射治療是頭頸部腫瘤重要且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包括咽鼓管在內的耳部各種結構常常被頭頸部腫瘤的放射野所覆蓋,容易受到損傷而導致分泌性中耳炎等并發癥,在此對放射治療損傷咽鼓管的機制、類型及并發癥的治療方法進行綜述。

【關鍵詞】放射治療;咽鼓管;分泌性中耳炎

【中圖分類號】R459.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16-01

近年來腫瘤的放射治療正作為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被廣泛使用。約80%的頭頸部腫瘤需要放射治療的介入。但放療的同時對受照射的正常部位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產生一定的副反應。頭頸部腫瘤,放射野幾乎囊括了耳的各部分結構,因此可導致多種耳部并發癥。咽鼓管在放療過程中首當其沖作為被損害的器官。本文就頭頸部放療對咽鼓管功能的影響進行綜述。

1. 咽鼓管損傷的原因 鼓室的大部分結構和咽鼓管都是由黏膜覆蓋,不同組織結構的放射耐受性是不同的,一般認為當放療量超過40 Gy 時上呼吸道黏膜就受到損害。鼻咽腫瘤的放療量一般不少于60Gy,遠大于黏膜受損的上限, 咽鼓管功能受損不可避免[1]。放療劑量70Gy 是保留中耳黏膜即咽鼓管功能的一個臨界點。

咽鼓管的放療損害,最先出現的是粘膜放療反應,有學者在光鏡下觀察放療后的咽鼓管,發現其骨與軟骨交界處的粘膜下層萎縮、變薄,而原本位于咽鼓管軟骨段與腭帆張肌之間的脂肪墊消失,粘膜下腺體顯著減少,由致密的結締組織代替,呈現咽鼓管纖維化,咽鼓管中段最寬徑則由原先0.5±0.1mm變成現在的1.0mm[3]。

2. 咽鼓管損傷的類型和機制

2.1 咽鼓管異常開放 放射野中的咽鼓管周圍淋巴組織及咽鼓管黏膜、黏膜下層的彈力纖維及脂肪墊在放療后受損萎縮, 使咽鼓管管腔擴大;多數學者認為腭帆張肌受放射損害后易產生瘢痕或纖維化, 肌肉萎縮、麻痹、僵硬,張力明顯增加,致異常開放[4]。咽鼓管過分通暢或經常處于開放狀態引起咽鼓管開放。Young[2]等觀察到鼻咽癌放療10年后的患者中,咽鼓管異常開放的患病率達到60%。

2.2 咽鼓管阻塞 可能的機制主要有:①放療損傷咽鼓管黏膜組織,使粘液纖毛系統的輸送功能受損,限制咽鼓管的主、被動開放;②電離輻射損傷中耳血管及淋巴管內皮,造成機械性阻塞;③腭帆張肌、腭帆提肌等肌群的放射后的神經源性受損麻痹,導致咽鼓管的機能障礙;④咽鼓管軟骨放療損傷后彈性變差, 主動開放功能受影響,導致中耳壓力不平衡 。⑤炎性反應的參與加重咽鼓管阻塞。以上因素導致咽鼓管的主動和被動開放功能障礙,導致咽鼓管的完全阻塞和不全阻塞,但兩者可以因以上各因素的好轉或惡化而相互轉化[5],文獻報道時間跨度不一,多數學者認為其發病時間放療后1個月~3年不等[4,6]。

2.3 咽鼓管咽口完全閉鎖 咽鼓管咽口消失,被光滑的瘢痕化組織填充。其機制尚不明確,多數學者認為其可能因素:①放療前腫瘤侵犯了咽鼓管咽口、腭帆張肌、咽鼓管軟骨等,放療損傷呈不可逆性,從而致組織粘連、咽鼓管閉鎖;②放療后鼻咽纖毛數量及擺動能力下降,炎性分泌物排出障礙,加重咽鼓管阻塞;③對于一些鼻咽腔內照射和較大劑量的外照射,咽鼓管咽口周圍的組織受到更多的損傷,粘膜功能不可逆性損傷,咽鼓管咽口粘連 [4]。

3. 放療后咽鼓管損傷導致的后遺癥

頭頸部放療咽鼓管損害幾乎為100%,放療時間及劑量不同,損害程度不一。放療后6 個月為局部水腫期,頭3 個月動態變化最大,6 ~ 12 個月水腫消退后局部情況相對較穩定[6]。一般認為放療后6個月時功能最差。

3.1 自聽增強或耳鳴 放療致咽鼓管的異常開放,患者自覺講話聲音過響,并可聞及自身的呼吸聲,同時可能出現其他聲調的耳鳴[7,8]。

3.2 耳痛、耳悶脹感及聽力下降 吞咽或呵欠時造成中耳腔內負壓,產生耳悶脹感及耳痛,鼓膜內陷增加聽骨鏈的壓力則可導致聽力下降[8]。

3.3 鼓膜穿孔、持續性耳漏 放療所致的中耳黏膜及咽鼓管功能損傷是不可逆性的,產生中耳乳突炎。放療后中耳乳突炎的患病率與中耳腔的放射劑量有關[9]。

4. 放療后咽鼓管損傷的治療

治療放療后咽鼓管損傷的理想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恢復咽鼓管生理功能,清除各阻塞因素,恢復纖毛-黏液排放功能和表面活性物質的生物效應,恢復咽鼓管旁肌群的主動開放功能,最終達到引流通暢。根據咽鼓管損傷的程度,治療方法不盡相同,但大劑量放療所致的不可逆性損傷,常使療效欠佳,治療上需要控制損傷的進一步發展,預防、減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多采用綜合治療,包括保守治療、手術等有創治療等。根據損傷的程度、臨床表現,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4.1 全身治療 適當應用激素、神經營養、血管擴張劑,及廣譜抗生素。

4.2 局部治療

對于咽鼓管損傷程度較重,如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治療療效欠佳,還需合并行適當的一種或聯合應用幾種局部治療。局部清理、使用激素并治療鼻腔鼻竇病變;鼓膜穿刺抽液、切開置管 、鼓膜激光打孔及鼓膜部分切除;以及咽鼓管擴張注藥 、咽鼓管置管術;

4.3 手術治療 對于放療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全身治療及局部治療效果欠佳患者,有學者行手術治療。

隨著放射治療技術的迅速發展、放射野的精確制定,以及對咽鼓管結構及生理功能的進一步認識,將逐漸減少放療對正常組織造成的損傷,同時學者們致力于研究利用新的微創技術改善已損傷器官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梁健剛,黃郁林,黎志輝.鼻咽癌放射治療后分泌性中耳炎及其治療方法的探討.中華耳科學雜志,2005,3(3):184-185

[2] Young Y, Sheen T. Prese rvation o f tub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 a, post-irradiation. Acta Otolaryngol,1998, 118(2): 280-283。

[3]Kenji, Barry, Hirsch. Histopathologic study of the human eustachian tube and its surrounding structures following irradiation for carcinoma of the oropharynx. Arch otolaryngol, 2000, 4(126):543-546.

[4] 周永, 唐安洲, 李杰恩, 等. 鼻咽癌放療后咽鼓管功能障礙的幾種類型.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3, 17( 8 ): 464- 465.

[5] 楊海波, 黎萬榮. 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 國際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7, 31 ( 3) : 139 - 141.

[6] 劉翔,鄭億慶,許耀東,等. 鼻咽癌患者放療前后并發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觀察[J].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7,15 ( 2) :116-118.

[7] Young Y, Cheng P, Ko J. A 10 years longitudinal study of tub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irradiation. Arch otolaryngol,1997, 9(12):945-948.

[8] Barbara A. Jereczek F, Andrzej Z, et al. Radiotherapy-induced ear toxicity. Cancer Trearment Reviews, 2003; 29(5): 417–430.

[9] Wang S,Wang W,Zhang H,et al.Analysis of anatomical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morbidity of radiation-induced otitis media witheffusion. Radiother Oncol,2007,85( 3) : 463-468.

[10] 蔣愛云,蘇振忠,賴英榮.咽鼓管鼓室黏膜輻射損傷的組織病理學觀察 中國癌癥雜志,2000,10(6):547-549.

猜你喜歡
咽鼓管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治療
說說腫瘤的放射治療
保持“耳朵呼吸順暢”
治中耳炎要訓練咽鼓管功能
系列性科普
放療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與腺樣體肥大、變應性鼻炎的相關性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進展
糖皮質激素應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分析
鼻子塞了,緣何耳朵受累
腺樣體切除聯合鼓膜置管術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療效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