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急性偏癱的早期康復治療

2015-10-21 19:51羅蓓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康復治療小兒

羅蓓

【摘要】目的:對患有小兒急性偏癱患者的康復綜合治療的療效進行觀察研究。方法:選取同期于我院門診進行急性偏癱的患兒45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患兒運用按摩穴位療法、肌肉神經促通發育技術、言語治療、心理干預等治療手段對患兒進行護理康復治療。其中患兒的言語表達能力,偏癱肢體的回復、心理認知能力的回升是治療工作的重中之重。結果:患兒肢體的運動能力、言語表達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結論:在小兒急性偏癱早期對患兒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對患兒的盡早康復有積極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康復治療;急性偏癱;小兒

【中圖分類號】R7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23-01

小兒的急性偏癱的學術名稱是腦動脈的血栓形成,是發于兒童的一種綜合征。因為腦動脈的血栓出現部位常對錐體束的供血造成影響,所以腦動脈血栓的最顯著的臨床特征便是急性偏癱,兒童腦動脈血栓的致殘率非常高對患兒成年之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影響都十分嚴重,所以在疾病早期對患兒進行康復訓練能夠最大程度的恢復患兒的語言、運動能力,對提高患兒日后的生活質量防止后遺癥的發生都有積極意義。選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門診進行急性偏癱的患兒45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開展康復治療活動,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門診進行急性偏癱的患兒45例,經過診斷確診患有小兒急性偏癱。本組45例患兒之中,男性患兒26例,女性患兒19例;年齡范圍為3-9歲,平均年齡為(5.43±3.21)歲;發病及治療總時間為10小時-7天;側癱28例,其中左側15例,右側13例,同側面合并偏癱13例,運動性(Broca)的失語4例。所有兒童均無頭顱外傷史。

1.2臨床癥狀

1.2.1 主動的運動能力障礙

面肌和上肢癱瘓是小兒急性偏癱的主要運動功能障礙,而雙下肢的癥狀較輕。主要表現是偏癱側的肢體無力,不能用手握住物體,偏癱側的唇鼻溝淺化,口角發生歪斜。

1.2.2 肌張力變化

早期呈現遲緩性的癱瘓,肌張力十分低下,不存在自主運動。發病2-3周之后衍化成痙攣癱瘓,肌張力顯著增高,病例的反射十分明顯,能夠引起共同活動。

1.2.3 構音障礙和運動性的失語

患兒的言語表達能力出現障礙,聽力未收到損害,語速變慢、詞不達意和講話費力為Broca失語的主要癥狀。

1.3 康復手段

1.3.1. 發病后的2周之內

患者的家屬指導其保持臥床休息,減少移動,對四肢進行被動運動,保持四肢功能位的良好,預防患兒的肌肉發生萎縮。

1.3.1.1 按摩

在患兒的生命體征穩定之后對偏癱側的肢體按摩,由于這個階段的肌張力較低,按摩手法需加大力度,時間建議偏短。每次30min,每天1次。多采取拍、扣等方法讓患兒的肌肉發生興奮。沿著穴位或經路由近端至遠端,避免肌肉過度勞累,以耐受訓練為主。

1.3.1.2 被動運動

康復工作人員對患兒患肢的各個關節進行軸位的被動運動,同時進行肌肉的牽涉運動,先對大關節進行處理,其次為遠端的小關節。由關節的被動屈伸來保證關節活動的范圍。動作要輕柔,切忌大力,避免肌肉關節出現損傷。被動運動壓球每次20min,每日3次。

1.3.2 發病2-4周

1.3.2.1 生活訓練

對患者進行生存功能的掌握及學習的鍛煉??梢灶A防由于運動功能受阻導致的肢體變形攣縮。主要的訓練有肢體移動:起坐、左右移動、翻身等;脫穿衣訓練:用偏癱側手取衣服,用健全手穿入健康側袖子中;增強指、腕關節的活動,選取插木釘、敲鼓或折紙訓練。

1.3.2.2 言語訓練

對患兒進行相關的構音練習,如呼吸練習;舌唇運動:縮舌、伸舌、上下左右擺動舌頭,用舌頭砸唇;發音訓練。

1.3.3 發病后4周

患兒在這個階段的偏癱開始得到緩解,運動功能開始逐步恢復??祻陀柧毜拈_始轉為主動運動,糾正不正常的運動方式。防止肌肉攣縮,使患兒的肢體獨立活動能力盡快回復。在康復訓練中要注重兒童的興趣,要求患兒監督人了解基礎的訓練措施,鼓勵并幫助患者。使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得到保障。

2結果

45例患兒通過康復治療,在其治療后3個月、半年、一年之后對其進行隨訪和復查。其中31例患兒手可以抓物并獨立行走為基本恢復;5例患者存在異常行走姿勢,需要接受矯正為存在障礙,9例患兒完全康復。詳見表1

表1 患兒康復訓練后的恢復情況

N=45 完全恢復 基本恢復 存在障礙 9 31 53討論

3.1康復治療的作用及意義

3.1.1 預防肌肉攣縮

通過對關節的主動和被動按摩、訓練,可以使的肌肉、關節囊和韌帶得到拉伸,對關節的營養和血運有積極作用。保證關機部位的活動,可有效預防肌肉攣縮,為以后的康復訓練打下基礎[1]。

3.1.2 功能恢復

生活訓練和言語訓練能溝有效恢復偏癱側的合體獨立運動功能和言語功能,提升患肢的靈活與協調性,讓患兒可以獨立的完成生活工作,提高日后的生活能力[2]。

3.2 需要重視的問題

各項康復活動開戰之前不止需要教會措施、講解原理,在訓練中還需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以免不正當的訓練的患者的恢復起到負面的作用[3]。不能因為兒童的心性而減少康復訓練的強度和此時,一旦時間延長可能的損失將是巨大而不可挽回的。本次試驗中患兒的治療時間為15-45天,而大多數的主動訓練需要在患兒家中進行,患兒家屬要對康復工作的具體措施做到了然于胸[4]?;純哼M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直到患兒的運動功能和言語能力完全恢復。

通過此次試驗我們得出結論,在患兒的病情和生命體征穩定之后對患兒盡早進行康復訓練能夠最大限度的回復患者的功能。

參考文獻

[1]周水珍,廖廣紅,孫道開等.小兒急性偏癱綜合征16例診斷與治療探討[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2):90-91.

[2]黃少武,黃亞萍,丁江麗等.小兒急性偏癱綜合征31例診斷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5):575-576.

[3]顧婷婷,周會臻,方永輝等.小兒急性偏癱綜合征28例病因及診斷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5):810.

[4]周曉薇,吳多芬,吳松等.小兒急性偏癱綜合征116例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04,33(4):375-376.

猜你喜歡
康復治療小兒
小兒難養
針刺優選法結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后偏癱臨床療效觀察
康復機器人在腦性癱瘓患兒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康復治療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對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小兒驚厥緊急處理
話說小兒常的肛直腸疾病
容易混淆的兩種小兒紫癜
小兒厭食的簡易療法
警惕小兒事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