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鏡治療縱膈腫瘤的臨床體會

2015-10-21 19:51吳曉云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胸腔鏡外科手術

吳曉云

【摘要】目的:探討電視胸腔鏡手術在縱膈腫瘤治療中的臨床體會。方法:縱膈腫瘤患者60例,電視胸腔鏡下行腫瘤切除術25例作為研究組,開胸行腫瘤切除術35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時間、手術情況及術后并發癥。結果: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術后止痛劑使用時間、胸腔引流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中輸血5例,術后輸血2例,中轉開胸手術3例,中轉開胸率為12.O%,術后隨訪3—6個月,出現頭部或上肢無汗4例,死亡1例;對照組術中輸血8例,術后輸血2例,術后隨訪3—6個月,出現一過性Homer綜合征2例,頭部或上肢無汗1例。結論:電視胸腔鏡治療縱膈腫瘤可以降低手術對患者的創傷,患者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療效較好。

【關鍵詞】胸腔鏡 縱膈腫瘤 外科手術 手術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34.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34-02

縱膈為胸骨后兩側胸腔之間的區域,其內部有心臟、大血管、食管、氣管、胸腺、神經及淋巴組織。由于縱膈里的組織器官較多,對于縱膈腫瘤傳統上多采用開胸手術進行治療。隨著微創外科手術及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已經可以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內復雜的手術。為探討電視胸腔鏡手術在縱膈腫瘤治療中的臨床體會,本文對電視胸腔鏡下行腫瘤切除術及開胸行腫瘤切除術的縱膈腫瘤患者情況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1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縱膈腫瘤患者60例,以電視胸腔鏡下行腫瘤切除術25例作為研究組,開胸行腫瘤切除術的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18—70歲,平均(39.5±6.2)歲;14例無自覺癥狀,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悶、氣促、胸部隱痛,伴頸靜脈怒張3例,氣管移位2例;術后病理診斷良性腫瘤22例,惡性腫瘤3例,其中良性畸胎瘤10例,惡性畸胎瘤1例,良性胸腺瘤5例,惡性胸腺瘤1例,神經源性腫瘤2例,縱膈淋巴結結核2例,良性胸內甲狀腺瘤3例,惡性甲狀腺瘤1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16~70歲,平均(41.3±6.8)歲;20例無自覺癥狀,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悶、氣促、胸部隱痛,伴頸靜脈怒張5例,氣管移位3例;術后病理診斷良性腫瘤30例,惡性腫瘤5例,其中良性畸胎瘤13例,惡性畸胎瘤2例,良性胸腺瘤5例,惡性胸腺瘤1例,神經源性腫瘤3例,縱膈淋巴結結核3例,良性胸內甲狀腺瘤5例,惡性甲狀腺瘤1例,惡性精原細胞瘤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組患者全身麻醉,采用健側臥位,頭部前傾15?!?0。,腰部墊枕。氣管內插管,在患側腋中線6—7肋間處做2—3cm切口作為胸腔鏡觀察口,在腋前線與4—5肋間交匯處做前操作口,在腋后線與7—8肋間交匯處做后操作口。在電視胸腔鏡下手術,先分離粘連,用薄剪直接剪開無血管的粘連組織,用自動縫合切割器分離大而硬的粘連。用直角鉗或圈鉗游離組織,逐漸剝離腫瘤。有包膜的實體腫瘤連同包膜一同切除,囊腫先放液后再切除;神經源性腫瘤應先夾閉神經干,再行腫瘤切除,對組織進行結扎和縫合,將取物袋放人體內取出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其中3例惡性腫瘤中轉開胸手術行擴大切除加淋巴結清掃術。最后用0.9%生理鹽水沖洗胸腔,檢查縫合切口是否有出血或漏氣,常規胸腔引流,關閉切口。

1.2.2對照組患者全身麻醉,采用健側臥位,頭部前傾15。一30。,腰部墊枕。氣管內插管,其中外側切口12例,前外側切口17例,胸骨正中切口10例;行腫瘤切除術,其中腫瘤完整切除34例,姑息2期羅偉彬電視胸腔鏡手術在縱膈腫瘤治療中的臨床體會手術2例,擴大切除3例。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血量,記錄止痛劑使用時間及引流時間,觀察患者手術中并發癥,記錄患者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術后止痛劑使用時間、胸腔引流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中輸血5例,術后輸血2例,中轉開胸手術3例,中轉開胸率為12.O%;術后隨訪3—6個月,出現頭部或上肢無汗4例,死亡1例;對照組術中輸血8例,術后輸血2例;術后隨訪3—6個月,出現一過性Homer綜合征2例,頭部或上肢無汗1例。

3討論

縱膈腫瘤多為良性腫瘤,患者大多無自覺癥狀,但由于腫瘤位置位于機體重要器官、大血管和神經聚集的部位,因此臨床上主張一經發現應及早手術,以免腫瘤發生變化壓迫重要器官、血管和神經。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止痛劑使用時間、引流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比較傳統縱膈腫瘤治療多采取開胸手術,雖然能夠在直視下對腫瘤進行切除,但患者創傷較大。隨著手術技術和手術材料的不斷發展,電視胸腔鏡下進行胸腔內手術逐漸在臨床開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胸腔鏡下行肺大泡結扎術、胸腔探查術、胸膜腫瘤切除術、食管切除術、乃至肺楔形切除術都逐步實現。但在胸腔鏡下能否行縱膈腫瘤切除術存在著爭議,爭議的焦點在于該技術能否在縱膈區域安全的實施并達到腫瘤根治的效果。楊列等心報道全胸腔鏡下胸腔內巨大包塊切除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李偉民等應用電視胸腔鏡治療后縱膈腫瘤15例,其中2例中轉開胸手術,其余全部成功。胸腔鏡手術切口小、不撐開肋骨,因此對患者創傷較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疼痛明顯減輕,與傳統開胸手術相比有明顯的優勢。

本文對我64例縱膈腫瘤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25例在電視胸腔鏡下實施手術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止痛劑使用時間、胸腔引流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傳統開胸手術患者。表明電視胸腔鏡治療縱膈腫瘤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手術對患者的創傷,患者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療效較好,使用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列,姜建青,鄭軼峰,等.全胸腔鏡下胸腔內巨大包塊切除的臨床療效分析[J].西南醫學,2012(5):697—698.

[2]李偉民.電視胸腔鏡輔助治療后縱隔腫瘤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2(5):43—43.

[3]柳菌江,邱社祥,陳秋蘭.復雜縱膈腫瘤的外科診治[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5):60—62.

猜你喜歡
胸腔鏡外科手術
外科手術中全身麻醉和椎管內麻醉對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
胸腔鏡下交感神經鏈切斷術治療手汗癥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
局麻劍突下單切口胸腔鏡雙側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手汗癥的臨床研究
不同肺復張方法應用于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
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縫扎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效果
胸腔鏡下胸膜活檢術對胸膜間皮瘤診治的臨床價值
體位護理對胸腔鏡手術術后快速康復的應用
腹腔鏡手術應用于泌尿外科的臨床效果分析
創傷性進行性血胸的外科手術治療分析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