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微鏡結合超聲治療根管內器械分離的臨床研究

2015-10-21 19:51郭竑閻靜江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根管治療

郭竑 閻靜江

【摘要】 目的:評價根管顯微鏡結合超聲工作尖處理根管內分離器械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根管內器械分離的患者42例,在根管顯微鏡輔助下,使用超聲工作尖進行治療,統計治療成功率。結果:42例病例中,成功取出32例,成功率76%。當分離器械位于根尖1/3時,取出成功率與根管冠1/3組及根管中1/3組有統計學差異;根管彎曲度<5°、5°~20°及>20°時,分離器械的取出成功率分別有統計學差異。 結論:根管顯微鏡結合超聲應用有助于根管內分離器械的取出。分離器械所在位置越靠近根尖、根管彎曲度越大,取出成功率越低。

【關鍵詞】 根管治療 根管顯微鏡 超聲技術 器械分離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70-01

根管治療是牙髓炎、根尖周炎最常用的有效的治療方法。隨著根管治的普及以及機動鎳鈦根管銼的應用,根管治療中器械分離的發生率也有所提高。根管內的分離器械可能導致根管治療的失敗,還會導致患者心理負擔、醫療糾紛等一系列的問題[1]。隨著口腔顯微鏡及超聲器械的應用,根管內分離器械的取出成功率明顯提高?,F就口腔顯微鏡結合超聲工作尖取根管內分離器械的效果進行評價。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對象

選擇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因根管內器械分離來我院牙體牙髓科就診的患者共計4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齡21~65歲。分別記錄分離器械的類型、所在的牙位、在根管內的位置、根管的彎曲程度等,并進行統計學分析。

2:材料與設備

根管顯微鏡(Zeiss Pico,德國蔡司公司);超聲治療儀(P5 newtron,法國賽特力公司);顯微探針(DG-16,德國);超聲工作尖ET18D、ET20、ET25等(法國賽特力公司)。

3:方法

術前常規檢查,了解既往史、現病史、治療史并拍攝根尖片確定分離器械愛根管內的位置。術前告知:告知整個治療過程、時間、處理方案和術中術后可能的并發癥:有可能出現根管壁側穿、髓底穿孔、器械折斷等并發癥、預后及治療相關費用,患者知情同意并簽字。

在根管顯微鏡輔助下,使用GG鉆及超聲工作尖去除根管口牙本質,制備髓腔直線通路,使超聲工作尖能直達分離器械的斷面。選擇合適的超聲工作尖逐步去除分離器械尾端四周的牙本質,使其游離暴露。調節超聲治療儀功率,將工作尖置于分離器械的側方輕接觸,并逆時針圍繞分離器械旋轉。超聲治療儀功率通暢為6~8,每次震蕩時間不超過30秒。且工作尖應在有水條件下操作,防止產熱引起牙周組織的損傷。每次震蕩完畢后用棉捻拭干根管內,檢查分離器械是否取出。要隨時觀察根管壁的情況,及時糾正偏移的方向,防止根管側穿。若出現根管側穿,應在取出分離器械后采用MTA封閉修復。

4:統計

收集相關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在根管顯微鏡及超聲工作尖結合作用下,42例根管內器械分離的病例中,32例成功取出,成功率為76%。有2例發生根管壁側穿,發生率4.7%。

1、 分離器械所在根管內位置與取出情況

分離器械所在根管內的位置與取出成功率關系見表1。圖表所示,在收集的42例病例中,分離器械位于根管內冠1/3的有8例,取出的有7例,成功率87%,無側穿;位于根管中1/3的共16例,取出13例,成功率81%,無側穿;根尖1/3的共18例,取出12例,成功率67%,2例側穿。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根管冠1/3組與根管中1/3組的成功率相比,P=1.000,P>0.0.5,提示兩組成功率無統計學意義;根管冠1/3組與根尖1/3組成功率相比:P=0.021,P<0.05,提示兩組成功率有統計學意義;根管中1/3組與根尖1/3組成功率相比:P=0.035,P<0.05,提示兩組成功率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分離器械所在根管位置與取出情況

分離器械所在位置 病例數 取出 根管側穿根管冠1/3 8 7 0根管中1/3 16 13 0根尖1/3 18 12 2合計 42 32 22、 分離器械所在根管彎曲度與取出情況

按照Schneider法對根管彎曲程度進行分類,根管彎曲度與根管內分離器械取出成功率見表2。根管彎曲度<5°的9例分離器械全部取出,成功率100%;根管彎曲度5°~20°的14例中,成功取出11例,成功率78.6%;根管彎曲度>20°的19例中,成功取出12例,成功率63.1%。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根管彎曲度<5°組與5°~20°組相比,P=0.041,P<0.05,提示成功率有統計學意義;根管彎曲度<5°組與>20°組相比,P=0.019,P<0.05,提示成功率有統計學意義;5°~20°組與>20°組相比,P=0.033,P<0.05,提示成率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分離器械所在根管彎曲度與取出情況

根管彎曲度 病例數 取出 根管側穿<5° 9 9 05°~20° 14 11 1>20° 19 12 1合計 42 32 2討論

器械分離是根管治療常見的并發癥,有文獻報道發生率為2.09%~2.61%[2]。分離器械常常造成根管堵塞,導致根管治療的失敗。分離器械的取出方法較多,包括:H銼取出法、套管取出法、超聲取出法、根尖手術等等。傳統的方法受視野的局限,成功率較低?,F在

根管顯微鏡的應用與超聲技術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分離器械取出的成功率,并有效的降低了根管側穿、牙根縱裂、臺階形成、分離器械再次折斷或進入其他根管等并發癥發生率[3]。

在取分離器械的過程中,能否充分暴露器械、是否可以直接清晰的觀察真個治療過程是顯微根管治療成功的先決條件[4]。因此分離器械所在根管內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治療的成功率。本研究中,分離器械位于根管上1/3及根管中1/3的病例,成功率明顯高于位于根尖1/3的。因為分離器械的位置直接影響直線通路的建立。折斷的位置越深,越難暴露分離器械,難以建立直線入口,治療的成功率也必然降低。而且即使治療成功,在暴露分離器械以及建立直線通路的過程中,也必然要切削更多的牙本質,造成根管的偏移甚至可能導致根管側穿、臺階、牙根縱裂等[5]。

此外,根管的彎曲度也是影響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6]。有研究指出,彎曲根管內的分離器械較直根管更加困難[7]。根管越彎曲,治療難度越大。直線通路難以建立,分離器械難以暴露,需要切削的牙本質增加。不難分離器械的取出成功率降低,側穿、臺階等各種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也隨之增加。

顯微鏡及超聲器械的聯合應用,提高了根管內分離器械的取出成功率。因為在顯微鏡的輔助下,可以更好的建立直線通路。且顯微鏡還可以提供光源及放大,可以更好的在直視下暴露、游離取出分離器械。整個治療過程直觀、可視,可以盡可能的減少牙本質的切削,降低偏移,從而提高成功率,也避免了側穿、臺階等并發癥,最大程度上保留患牙,保障遠期療效。

參考文獻

[1]侯本祥,根管內折斷器械的超聲取出方法,華西口腔醫學雜志[J]:2007,25(5):419-421

[2] 夏寧,趙心臣,高曉燕. 根管治療中75例器械折斷的臨床分析. 口腔醫學縱橫,1999,15(2):103-105.

[3]楊立,衛克文,吳補領,等.超聲技術去除根管內異物的臨床觀察.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2, 12(12): 669-670.

[4]凌均 ,韋曦,高燕.應用根管顯微鏡和超聲器械處理阻塞根管的效果評價.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3,38:9-11

[5]韋曦,凌均 ,高燕,等.顯微超聲技術處理根管內折斷器械的療效評價.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4,39(5):379-381.

[6]付梅,侯本祥.根管內折斷器械取出的影響因素.北京口腔醫學,2008, 16(3): 172-173.

[7]SuterB, LussiA, Scqueira P. Probability of removing fractured instruments from root canals. IntEndod J, 2005, 38(2): l12-123.

猜你喜歡
根管治療
四手操作法護理配合在根管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不同纖維樁修復方式影響重度楔狀缺損前磨牙的抗折性能
對比單純根管治療與一次性根管充填結合即刻手術治療在前牙根尖周囊腫的治療效果
根管治療牙隱裂伴牙髓病變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維吾爾族人上頜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因素與根管治療的難度分析
奧硝唑合劑治療牙體牙髓病臨床觀察
根管治療同步冠修復治療隱裂牙牙髓病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