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種異體趾骨移植再造拇指的現狀與研究

2015-10-21 19:51滕延震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抗原拇指誘導

滕延震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27-02

拇指再造是治療拇指缺損的主要方法。傳統的再造材料是自體足趾及髂骨等,自體骨移植作為一種常用技術,具有骨生成能力強、容易愈合的特點, 臨床上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但增加新的創傷, 增加感染機會并破壞供骨部位的穩定性和完整性,有時病人并不愿意拆東墻補西墻而限制其臨床應用。自1941 年提出骨庫概念[1]以來, 異體骨的研究和應用日趨活躍。同種異體骨來源豐富,不受形態、大小限制,并有生物活性, 隨著同種異體骨保存技術的發展和國內外眾多骨庫的建立, 異體骨移植已被普遍接受,并大量應用于臨床,而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特別是異體趾骨移植再造拇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就同種異體趾骨移植再造拇指的研究進展,從趾骨保存、滅菌、愈合機制、免疫原性及處理方法等方面綜述如下。

1 同種異體趾骨的成骨效應

同種異體趾骨移植愈合過程符合同種異體骨移植愈合過程既移植骨再血管化、新骨形成、宿主骨床與移植物連結而實現骨摻入的過程。 移植骨在宿主部位所起的成骨效應,主要表現為自身成骨作用、骨誘導作用、骨傳導作用。因庫存同種異體骨的細胞成分多已死亡,也就不具有自身成骨能力,同種異體骨移植的愈合主要是依靠骨傳導作用和骨誘導作用。脫鈣骨基質移植的體內成骨主要依靠其骨傳導作用,而不是骨誘導作用[2]。近年來,研究發現移植骨具有誘導新骨形成的作用,即移植骨具有能誘導宿主間充質細胞轉化成為具有成骨能力的因子,因而提出“同步取代”學說。認為骨傳導協同骨誘導作用,在骨缺損的修復的過程中起相輔相成的作用。

2 供骨的制備與貯存

同種異體趾骨的滅菌即使對供體嚴格篩選,在無菌狀態下制備,仍然無法避免細菌污染。因此,滅菌是制備同種異體趾骨的重要環節。自70 年代末,美國肌肉骨骼組織庫協會曾頒布一份“肌肉骨骼組織庫要領”,目前世界各國幾乎都按照這一標準選擇供體、儲存標本,有效地排除了潛在的嚴重傳染性疾病等。 目前,國內外骨庫的異體骨的滅菌方法主要有輻射滅菌和化學滅菌。

3 同種異體趾骨的保存

用于同種異體趾骨長期保存的方法很多,但臨床應用效果得到肯定、國內外骨庫應用最多的是深低溫冷凍法(深凍法)和冷凍干燥法(凍干法) [3]。深低溫冷凍法對移植骨的生物學性能和生物力學特點無明顯影響,是要求保留軟骨活性的同種異體骨,關節保存的首先方法,同時也也適用于各種移植骨材料的保存。冰凍干燥法常用于制備骨釘、骨條等,因它影響移植骨骨強度,所以不適于異體趾骨的保存。

4 同種異體趾骨的組織抗原及免疫反應

骨是復合組織,包含血液成份、血管和脂肪組織等,所有這些組織細胞和基質都具有抗原性和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抗原(MHC) 。MHC 抗原屬脂蛋白類,存在于某些細胞膜上,與遺傳密碼有關,受種源基因控制。MHC 抗原分為兩大類[4]: Ⅰ類抗原和Ⅱ類抗原。引起免疫排斥反應的抗原刺激主要來源于細胞成分的細胞表面糖蛋白,受MHC基因控制。同樣同種異體趾骨移植的上述兩類抗原主要存在于骨髓和骨細胞。Burwell 和Esses 證實新鮮同種異體骨移植的主要抗原來自骨髓,骨髓含有多種細胞成分,它們多有Ⅱ類抗原表達,都可能成為抗原遞呈細胞(APC) 。有人認為骨組織抗原主要位于骨細胞表面,并證實膠原和基質能誘發免疫反應[5]。

5 同種異體趾骨移植免疫排斥反應的表現

新鮮的異體骨移植可引起類似肝、腎等實質性器官移植的急性排斥反應,冷凍的庫存異體骨移植則引起慢性排斥反應且較持久。同種異體趾骨移植主要表現為:①異體骨周圍炎癥細胞浸潤,再生血管變性閉塞, 周圍血供差或繼發感染者, 容易發生骨不連接與骨吸收。②異體關節的類似Charcot 關節炎病變[6]:由于低溫冷藏形成的冰晶會損傷細胞膜, 移植的異體關節軟骨細胞, 實際上大部分失活。③感染問題:主要是皮瓣縫合過緊, 發生邊緣或尖角壞死致使異體骨外露, 或內固定鋼絲刺出皮膚引起繼發性感染。

6 臨床上減輕同種異體趾骨移植免疫排斥反應的途徑

異體骨移植為結構移植,移植骨可以沒有存活細胞,因此可以采用多種方法,盡量去除或殺滅在移植骨內的細胞成份,以減弱抗原性,如徹底刮除移植骨的骨髓、骨膜及反復洗滌,進行深低溫冷凍或凍干及脫鈣等處理方法。另外組織配型選擇供體及移植手術后應用免疫抑制劑經證實已無明顯意義,現已不應用[7]。

7 結語

在探索應用何種材料能更有效地拇指再造的過程中,人們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比自體骨更理想的替代材料上。在眾多的替代材料中,同種異體骨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應用價值,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目前難以徹底解決的問題。如免疫排斥、晚期感染、移植骨愈合緩慢等。隨著制備工藝技術、生物相容性、骨傳導性、骨誘導性和骨生物力學研究的深入,通過更好的處理方法使異體骨在生物學特性、理化性質方面接近或到達理想骨替代材料的基本要求。另外,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學、組織工程學的理論和技術發展,rhBMP 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帶rhBMP 基因的復合型組織工程骨的實驗研究也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但臨床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同種異體趾骨移植再造拇指仍為目前較好的移植材料。

參考文獻

[1]楊天府.同種異體骨移植的免疫反應[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1994,8(3):181.

[2]孫磊.同種異體骨移植生物學[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1996,3(1):56.

[3]Vajaradul Y. Bone banking in Thailand. A10 - year experience (1984-1994) . Clin Or2thop , 1996,(323):173 -180.

[4]劉勇.同種異體骨移植的免疫反應[J].國外醫學創傷分冊,1998,(2):91.

[5]阮亞.骨移植臨床進展[J].人民軍醫,1993,(10):34.

[6]侯明鐘,黃燮青,賈萬新,等.冷凍異體手指復合組織移植的臨床評價[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0,14(4):245-248.

[7]劉天礽,曾元臨,鐘招明.同種異體骨移植的研究進展[J].中華創傷雜志.2003,19(8):507-509.

猜你喜歡
抗原拇指誘導
新冠病毒抗原檢測知多少
新冠抗原檢測入醫保,算的是大賬
降落傘(翻繩)
玉米單倍體誘導系XKY—1和XKY—2的選育研究
一類捕食食餌系統中交叉擴散誘導的圖靈不穩和斑圖
前列腺特異抗原高就是癌嗎
“拇指西瓜”
有趣的拇偶
知乎
包頭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將建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