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菌技術在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中應用

2015-10-21 19:58陸雯劉波
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 2015年3期

陸雯 劉波

摘要 :以增加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管制為目的,保障了實驗室當中工作人員以及進入工作室人們的健康,無菌操作的使用在實驗室當中生物安全預防的方面給出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此篇文章從無菌技術的角度出發研究對實驗室的安全分層管理、工作人員的衛生要求和環境的衛生問題加以討論。

關鍵詞 :無菌技術 生物防護 實驗室安全

在致病微生物當中實驗室例對個人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安全的防護方式、實驗室生物當中的安全儀器以及使用的規則、應用電離輻射可以的使用須知、安全管理等方面對在保護進入實驗室的人員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無菌技術的廣泛使用到工作當中,在實驗室生物安全當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研究無菌技術在此的應用加以探討分析。

1.實驗室生物安全分級規則

生物安全防護1級實驗室(1)需要保證環境的整潔性、寬敞性,需要對其定期消毒,將實驗室當中的物品擺放合理。應該需要限制實驗人員的走動,不能在實驗室當中飲食,減小使用口吸式移液。減輕有微生物液體噴濺以及氣溶膠的出現,每天需要清潔位置,將出現的垃圾即使扔至在合理的位置上,按照節肢動物以及嚙齒動物的控制數量實施。

生物安全防護2級實驗室(2)當中需要有專門的防護用具,需要有高壓蒸汽滅菌的儀器以及安全柜,消毒的儀器、洗眼儀器和噴淋的儀器等。實驗當中要求限定人員的進出以及活動的范圍,需要有鮮明的標注的標識,一般的廢棄物以及含有病毒能夠感染的廢棄物應該分別進行處置,含有病毒能夠感染的針頭以及尖銳型廢棄物品需要扔至到堅固的廢棄箱當中,進行統一的處理。不能夠直接使用手去接觸破碎的玻璃以及針頭等尖銳的物品,必要時應該使用塑料袋進行隔離處理。

生物安全防護3級實驗室(3)需要成立隔離區,對此進行隔離實驗,在實驗室當中的構造以及意義、安全使用規則、安全儀器使用等應該完全按照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室的規章進行活動和選購。

生物安全防護4級實驗室(4)能夠建立單獨的建筑物以及在建筑物當中給出獨立隔離的空間進行試驗,這個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當中的隔離空間需要遠離城區,是高度屏障實驗室。

2.增加工作人員的衛生管制,完全按照無菌規則

2級實驗室人員的教育以及規則的實習應該在每一年都舉辦,在進入2級實驗室之前需要對進入人員進行體檢并且需要保存血液的樣本。詳細記錄進入人員的病史,確保工作人員的疾病不能影響工作以及詳細記錄考勤。孕婦等人員不建議參加2級實驗,假設需要進行應該確保微生物暴露出來的含量不能夠對未出生的嬰兒給出一定的損傷。3級實驗人員也需要一定的學習和培訓,獲得資格之后才可以上崗操作。需要提前申請3級實驗室,并且要求詳細的說明病原微生物以及實驗的過程,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核之后通過才可以進行在3級實驗室的工作,詳細記錄進入人員的身體狀況以及詳細記錄考勤。確保檢驗人員健康、無殘疾以及皮膚表面沒有損傷。

在實驗室中進行工作的人員們應嚴格了解實驗室規章制度、生物安全防患常識以及日常操作手段等。且實驗室中的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工作服清潔,并佩戴好口罩、頭帽以及手套等安全設備,佩戴頭帽可避免頭發中的灰塵物質以及微生物降落產生污染現象。在進行工作時,也能夠對自己產生保障,頭帽應大小合適,將頭發均塞至帽中,不可露出。每7天進行兩次換新。佩戴口罩能夠減免飛沫對無菌物質造成污染??谡值呐宕鲬獙⒖诒钦谧?,且松緊適中,不能使用受過污染的手去觸碰。在不用時候不可將其掛至前胸處,,應當將干凈面由內卷起后,放置干凈之處??谡秩绻a生潮濕現象,致病菌將會侵入,對此立即換新。所有過程均在生物安全設備中執行,在實驗過程中應確保無菌技術的實施,取出物件后不可超過無菌面;且培養瓶不可及早將其敞開,針對于已開口物件應盡可能減少出現垂直安放現象;且吸管等物質不可碰觸瓶口部,防止受到細菌污染及細胞交叉性污染;標本在進行離心過程中不可將試管蓋打開進行離心,避免出現氣溶膠現象;且無菌物質與非無菌物質應對其采取分類安放,以方便進行使用;已經受到污染或者疑似被污染的物質應對其即刻進行換新處理,再次實行滅菌技術;細菌在培養過程中,接種環在每次使用時則需將火焰燒紅達到滅菌的效果,等到冷卻之后才能夠進行培養物接種手段,防止將仍需檢驗的細菌消除,對結果產生影響;在吸取菌液過程中應使用附有橡皮吸頭的吸管,且吸管底端在使用之前必須經過火焰滅菌手段而達到滅菌效果。

無菌技術是工作人員在實驗室操作中,保證無菌物質以及無菌部位不受污染與減免病原微生物污染的一些操作手段。無菌技術是防止出現感染的一種主要而基本的技術手段,工作人員一定要準確熟悉地操作,在實行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定,減免醫源性感染現象的產生。在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應準備好操作實驗室整潔干凈、適時進行處理,物質的放置應合理,無菌技術操作之前30分鐘應當中止打掃工作、防止出現塵土。且操作人員應當朝向無菌區域,手部要放置于腰間或者臺面之上,不能夠跨過無菌區域,不可出現朝向無菌區域說笑、嗆咳以及打噴嚏等現象。無菌物質不能夠暴露在空氣中,應當防止在無菌包或者無菌器具之中,無菌包外面應注釋此物名稱以及進行滅菌的時間等事項,并且按照失效日期進行順序排列,按時對無菌物品進行檢查,了解其的滅菌時間以及存放狀況等。

3.實驗室的衛生管理情況

在每一次實驗前與實驗后全部應采取消毒措施,每7天采取1次完全消毒,并且紫外線每次照射的時間應不小于1小時,針對于桌子以及實驗室內空氣實行消毒清理;對于液體消毒物質應使用31%的新潔爾滅溶液來擦拭桌子以及濕潤地面;平均每平米應采用福爾馬林溶液10-15ml加上高錳酸鉀溶液5-7.5g,嚴禁關閉門窗,熏蒸時間高于4小時,針對于無菌實驗室產生的霉菌現象或者較為強烈的細菌物質具有顯著性效果。

全部的實驗標本、培養物以及玻璃器皿等物質應全部將其放置消毒藥水中浸泡,直至過夜,放置于特制的密封容器中,經由專業人員送遞至消毒實驗室中進行高溫滅菌處理,來消滅細菌種數,滅菌的效用基本使用化學藥劑監測方式與生物學監測方式而評估;針對于需要暫時保存的培養物標本,應對其嚴格罩好;切記嚴禁出現污染下水道等現象。

參考文獻:

[1] 陳宏娟,鞠傳余,閆海潤,金紅. 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現狀與措施[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01).

[2] 肖齊云. 壓力蒸汽滅菌中化學指示物監測與生物監測效果的擬合性[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01).

[3] 代娟,段佳慧,陳曼,賴翼,劉敏. 醫學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探討[J]. 現代預防醫學. 2010(06).

[4] 劉愛華,揚憲勇,徐佳月. 中心實驗室的消毒管理[J].中國消毒學雜志. 2004(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