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血四物湯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腎性貧血的臨床觀察

2015-10-21 19:51邱慶生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腎性貧血臨床觀察

邱慶生

【摘要】目的 探討補血四物湯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本次試驗病例46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4例,予以補血四物湯和促紅細胞生成素;對照組22例。予以促紅細胞生成素。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7.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73%。兩組療效相當,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經過治療后,頭暈、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晦暗等癥狀、體征改善(P<0.05),但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經過治療后,RBC、Hb、HCT、Scr、BUN較治療改善(P<0.05)。治療后,治療組RBC、Hb、HCT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補血四物湯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腎性貧血療效確切,并能有效地改善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關鍵詞】補血四物湯;腎性貧血;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77.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64-02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本研究共46例,均為2010年1月-2012年12月來源于清河縣中心醫院血透室患者。診斷標準參考《腎臟病學》的“慢性腎功能衰竭?腎性貧血”部分[1]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中藥新藥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部分[2]而制定。所有患者均符合相應的診斷標準、病例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選取病例均為慢性腎功能衰竭5期、中度貧血、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患者,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1.2 一般資料 治療組共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齡最小者40歲,最大者56歲,平均48.6歲;病程5-10年,平均8.2年;導致腎功能衰竭的原發?。郝阅I炎8例,腎病綜合癥10例,糖尿病6例。對照組共22例,男13例,女9例;年齡最小者38歲,最大者60歲,平均50.1歲;病程5-10年,平均7.9年;導致腎功能衰竭的原發?。郝阅I炎6例,腎病綜合癥10例,糖尿病6例。治療前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原發疾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程度、貧血程度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予以中藥湯劑補血四物湯和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補血四物湯基礎方為:阿膠15g,黃芪60g,黨參30g,當歸12g,熟地黃12g,炒白芍12g,川芎12g。結合臨床辨證,乏力明顯者加用黨參30g;畏寒甚者加巴戟天12g;便秘者加大黃6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每次100ml。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開始每周100-150IU/Kg,若HCT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Kg增加劑量,但最高增加劑量不可超過30IU/Kg/周。HCT應增加到30-33%,但不宜超過34%。如果HCT達到30-33%,或Hb達到100-110g/L則進入維持治療階段,將劑量調整到原劑量的1/2,每2-4周檢查HCT以調整劑量,避免紅細胞生成過速,維持HCT和Hb在適當水平,若紅細胞過度生長則暫停用藥。

1.3.2 對照組:予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應用同治療組)。

1.4 觀察指標

1.4.1 療效性指標:臨床癥狀、體征(頭暈、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面色晦暗。根據臨床癥狀的輕重程度,由輕到重依次表示為:- + ++ +++);血常規(紅細胞數、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腎功能(肌酐、尿素氮)。

1.5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痊愈:RBC、Hb與其他相關指標恢復正常,腎性貧血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RBC、Hb與其他相關指標明顯改善,腎性貧血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RBC、Hb與其他相關指標有所好轉,腎性貧血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RBC、Hb與其他相關指標及腎性貧血的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1.6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治療組臨床治愈1例,顯效12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87.50%;對照組臨床治愈1例,顯效6例,有效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2.73%。經過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治療組顯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治療組療效仍優于對照組。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組別 N(例) 臨床控制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治療組24 1(4.17%) 12(50.00%) 8(33.33%) 3(12.50%) 87.50%▲對照組22 1(4.55%) 6(27.28%) 9(40.91%) 6(27.28%) 72.73%注:Ridit分析,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比較(見表2) 兩組頭暈、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晦暗等癥狀均較治療前改善,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優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組都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但治療組效果更好,即補血四物湯能夠明顯改善腎性貧血患者的癥狀、體征。

表2 兩組主要癥狀、體征比較

3 討論

腎性貧血當屬中醫學“血虛、虛勞、腰痛”等范疇,脾腎虧虛是其根本,脾主運化,腎司開闔。脾胃虛弱,氣血化生不足,脾失健運,水濕阻滯經絡;腎氣不足,腎失開闔之功,濕濁內生,氣機升降失常,瘀血阻滯經脈。究其病因,一為生化不足,一為運行不暢。隨著病情進展,瘀濁積久,病勢加重,因實致虛,耗傷精血,損及臟腑?!爸尾”厍笥诒尽?,脾腎虧虛是臟腑失養、濁于內生的關鍵,健脾補腎,調補陰陽,使氣血生化有源,清者自升,濁者自降,血脈充,瘀血化。

本研究顯示,補血四物湯能夠明顯改善患者頭暈、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晦暗等癥狀,提高紅細胞、血紅蛋白數量,紅細胞壓積比例,但是沒有明顯改善腎臟功能,亦沒有損害腎臟功能。說明補血四物湯在改善患者貧血癥狀及貧血指標方面療效確切,同時具有安全性,可以減少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用量。

參考文獻

[1]王海燕.腎臟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396-1400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2輯[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內部發行,1995:137-140

猜你喜歡
腎性貧血臨床觀察
腎衰寧治療腎性貧血療效的臨床探討
腎性貧血的網織紅細胞參數分析
氨溴特羅治療兒童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
己酮可可堿治療尿毒癥患者難治性貧血的研究
靜脈注射蔗糖鐵與口服多糖鐵復合物對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