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的護理

2015-10-21 19:51李翠萍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膽管膽道黃疸

李翠萍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97-02

經皮經肝膽道外引流術(簡稱PTCD)在臨床開展已近30年,我科與介入放射科配合開展PTCD已近10年,主要用于梗阻性黃疸的姑息性治療。由于該技術能有效解除梗阻性黃疸的梗阻癥狀,為手術贏得寶貴時間,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延長惡性腫瘤患者的壽命,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1],因此PTCD的臨床應用越來越普及。2009年8月~2013年4月我科為86例梗阻性黃疸患者實施PTCD,臨床效果良好?,F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86例,男39例,女47例,年齡36~87歲,平均62歲。其中胰頭癌伴梗阻性黃疸8例,肝門肝細胞癌侵及膽道6例,肝門膽管癌31例,其他腫瘤肝臟轉移伴梗阻性黃疸4例,膽囊癌伴梗阻性黃疸2例,膽管結石伴梗阻性黃疸25例。有26例惡性腫瘤患者經過外科手術治療,有病理診斷為依據。臨床均表現為腹痛、腹脹、高熱、黃疸進行性加重、皮膚瘙癢、食欲減退、消瘦、惡心、嘔吐、等。

1.2 手術方法 術前先行CT檢查或MRCP檢查,以了解膽道梗阻的部位及膽管擴張情況。常規消毒、鋪巾后,應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X線透視下確定進針點,囑患者屏氣后迅速進針進入肝臟,一定要避免穿刺針劃破肝包膜表面,進針到達預定深處后,囑患者平靜呼吸,退出針芯,用5ml注射器抽稀釋的造影劑,邊注入邊后撤穿刺針,直至膽管顯影,成功后繼續加注10-20ml造影劑,至主要膽管顯影。確認穿刺位置合適后送入細導絲至膽道遠端,經逐級擴張穿刺通道后,順導絲置入引流管,撤除導絲后注意觀察引流液體的顏色、性狀,同時抽取一針管膽汁作細菌培養。置管成功后仔細固定好引流管,嚴防脫出、折疊。

2 術前護理

2.1 心理護理 由于本組患者長期受疾病折磨,高熱、疼痛、皮膚瘙癢常致患者徹夜難眠,患者基本上處于煩躁、易怒等負性情緒狀態。護士應著重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和對持續外引流的不接受。重視患者的疼痛護理,及時遵醫囑給予止痛劑;皮膚瘙癢者每日用溫水清洗皮膚;剪短指甲,囑患者不要用手抓撓,以免引起局部破潰繼發感染,可用爐甘石洗劑外涂,使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處在較好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2]。

2.2 術前準備 術前3日肌注或靜脈滴注維生素K1,訓練深呼吸和屏氣以配合穿刺順利進行;做碘過敏試驗及局部藥的過敏試驗。檢查當日早晨禁飲、禁食,檢查前排尿,攜帶病歷陪送患者至介入室。

3 術后護理

3.1 術后一般護理 術后和介入室醫生做好病人病情和PTCD引流管的交接,妥善固定引流管,臥床休息24h,暫禁食,生命征平穩后恢復飲食。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和腹部體征,警惕出血、膽汁性腹膜炎及氣胸等并發癥[3]。膽汁外引流后患者對脂肪的消化、耐受力差,鼓勵患者進多維生素高熱量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膩食物和飽餐。

3.2 引流管的護理 3.2.1 預防引流管脫出的護理 由于受呼吸運動的影響,肝臟上下移動,而皮膚位置固定,可見腹腔內的引流管處于輕度的活動狀態,再加上大量膽汁外引流后,肝臟體積略有回縮,位置與手術時有變化,也會導致內部引流管的位置向外退出。術后患者引流管的固定不應有任何向外牽拉的張力。皮膚縫線固定后,在患者腰胸部專門置一胸帶固定引流管。行走與臥床時,引流袋均應低于腰部,防膽汁反流引起感染。夜間休息時,引流袋常掛在右床邊上,須有護欄,防墜床和引流管脫出。3.2.2 引流管阻塞的護理 引流管阻塞的原因多為引流管移位或脫落,血凝、沉淀物堵塞等,正常膽汁澄清透明色黃,每天大約能引流700~800ml,最初引流膽汁一般呈渾濁墨綠色或灰白色,護士每天應觀察患者膽汁引流的量、顏色,若膽汁引流量突然減少,提示引流管可能堵塞或脫落。若出現這種情況,應用少量的造影劑輔助透視觀察引流管的位置,確定阻塞后再進行沖洗。一般用甲硝唑液沖洗或用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液沖洗。本組患者中惡性腫瘤必須終身帶管者均有阻塞的發生;若為脫落應重新置管。3.2.3 帶引流管出院的護理指導 由于PTCD是一種姑息治療,尤其惡性腫瘤患者終身帶管,必須帶引流管出院。因此,在住院期間護士應教會患者及家屬如何保護引流管和引流管的護理,盡量穿寬松的衣服;避免提舉重物或過度活動;采用擦浴,用塑料薄膜覆蓋穿刺部位;在引流管上作標記;每日記錄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狀,判斷有無引流管阻塞和脫出;引流袋應常更換,夏季每周2次,冬季每周一次,如發現引流液混濁、引流不暢時應及時更換引流袋[4]。如有異常癥狀應立即就診。無異常情況者,每2~3個月來醫院復查并更換引流管1次。

3.3 防止并發癥的護理 抗感染 膽道梗阻易繼發化膿性感染,造成化膿性感染的致病菌幾乎都是腸道細菌逆行入膽道,G - 桿菌檢出率高,其中大腸桿菌最常見,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和克雷伯桿菌次之,厭氧菌亦多見,也可混合感染。穿刺時可造成門靜脈膽道漏,膽汁也更易進入肝血竇而入血。因此,抗生素一定要合理應用,并且嚴格按醫囑執行,術后常規血培養1次。結果本組患者無一例術后敗血癥發生。

參考文獻

[1]宋林.內鏡膽管支架置入術治療惡性膽管梗阻的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3,19(6):765

[2]金奕,孟寶珍,魏津玲.60例肝硬化住院病人心理需要調查分析.天津護理,2002,10(1):1-3

[3]Mazariehos GV,Mol menti EP, Kramer DJ.Early complication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Surg Clin North Am,1999,79:109-129.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7):785

[4]王栩軼,何麗 .280例老年患者手術后引流管的護理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7):785

猜你喜歡
膽管膽道黃疸
肝內膽管結石一例及診斷體會
超聲引導下經皮肝膽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膽道感染治療中的應用
向你普及新生兒黃疸相關知識
膽管結石術后結石殘留再治療有哪些
膽道癌如何早發現
母乳性黃疸的4個真相
對新生兒黃疸的3種誤解
莫將小兒膽道閉鎖當作黃疸
60例新生兒黃疸的常見原因分析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致膽道損傷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