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網運行方式綜合管理措施研究

2015-10-21 19:58賈國臣
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 2015年3期
關鍵詞:措施方法綜合管理

賈國臣

摘要 :本文就從電網運行方式綜合管理的特點出發,指出電網運行方式綜合管理的必要性并從中得出諸如完善電網預警機制建設、加強繼電保護運行管理、建立電網數據庫,實現電網運行管理數據共享等進行電網運行管理的相關措施,如以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

關鍵詞 :電網運行方式 綜合管理 措施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客戶對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配電網覆蓋我們所有終端用電客戶,一旦發生設備故障,將導致供電中斷,直接影響了企業的供電服務形象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配電網安全運行管理工作成為社會和供電企業特別關注的重點,如何有效地加強配電網的安全運行管理,確保配網安全可靠運行,為社會和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我們供電企業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電網運行方式管理的主要特點

1.計算量大

從海量可能的運行方案中篩選出滿足各種約束的可行方案,繼而形成多目標的優化方案,必須以大量分析計算工作作為技術支撐。這不僅是由于運行方式管理需要計算的項目很多,輸入參數也需要根據計算目的設置多種場景、多種計算條件。計算參數設定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時要緊密結合電網的實際情況。

2.數據準備和整理繁瑣

運行方式計算需要大量地進行設備元件的停運或故障假定,數據準備工作簡單重復,并且還需要將計算結果編排成具有一定結構的報告和報表。運行方式計算的數據來源于很多系統,包括檢修計劃、生產管理、用電需求、發電能力、設備狀況、基建進展等信息。由于數據輸入和輸出量大,如何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是一個突出問題。很多數據存在冗余,數據格式、參數精度和表示方式可能不統一,甚至數據之間還可能會出現矛盾和較大差異。數據準備和整理如果由人工完成,不僅工作量大、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錯。

3.多用戶同時使用

由于運行方式分析計算過程及使用涉及到不同部門不同用戶的分工協作,必須為每個用戶分配適當的權限和資源才能順利開展。在我國,運行方式報告的編寫可能涉及到生技、計劃發展、繼電保護等多個部門。不同部門、用戶的操作之間有可能相互依賴,必須以一定的順序協調完成才能夠使運行方式計算和分析工作順利進行。

4.運行方式報告樣式復雜多變

電力系統管理中的報表應當滿足隨意性、變化性、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的要求。不同的地區、電力公司對運行方式中各種參數的關注程度不同,形成的報告樣式也有所區別。即使是同一個地區的電力公司,也會隨著電網、經濟等方面的發展而不斷修改運行方式報告的樣式。因此,設計報告輔助編寫工具,應盡可能由用戶靈活的自定義報表模板。

二、電網運行方式綜合管理的必要性

1.保證不同運行方式下電網的安全運行

由于電網覆蓋率逐漸提高,電網的運行只依靠當值的調度員已經不能夠完成一系列的計算管理和協調工作,加之電網有不同的運行方式,且運行方式會隨著外界環境諸如負荷、設備運行狀況以及季節環境的變化有所不用,這樣就需要加強電網運行方式的綜合管理,以確保電網運行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

2.實現電網經濟運行

電網的運行需要有嚴謹的管理方式進行正確的計算與比較分析,這樣才能夠實現電網運行的經濟合理化。由于目前的電網的調壓手段較為落后,因此說加強電網運行方式的綜合管理,開展年度運行方式的計算分析,通過這種管理方式來找出一條適合電網的最佳運行模式,找出電網經濟安全運行的薄弱環節進行改進,以最終實現電網運行的安全經濟化,做到電網管理的有的放矢。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要實現管理方式的制度化。任何的管理工作都要按照一定的制度進行,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實現電網良好運行的關鍵,因此要制定健全的管理機制,防范電網運行中的疏漏。其次要對于電網運行中的不利方式有針對性且有重點的進行事故演習,找出最恰當的管理

三、運行方式綜合管理系統關鍵技術

1.分布式集群計算系統

為了解決年度綜合方式優化計算量巨大的問題,采用分布式網格計算技術,將復雜的計算任務分解為子任務,再將各計算子任務分配到不同的計算節點上進行分布式計算。

在分布式計算系統內存在2種角色:管理角色和計算角色。它們是完成計算任務的最小組成單元,因此承擔這2種運行角色的計算機缺一不可。其中,管理角色由一臺服務器擔任,計算角色可以由一臺或多臺服務器組成。為了保證計算環境的運行可靠性,系統采用互為備用的管理模式,即當擔任管理角色的服務器因運行中的某種因素(應用程序、操作系統、通信故障、電源故障等)退出運行,則其他正常運行擔任計算角色的服務器能夠自動識別出來,并能夠主動選舉出一臺服務器升級為管理角色,承擔管理角色所有功能。

分布式計算模型中每個計算節點有唯一的節點編號標識,系統中無共享存儲器,但每個節點內部維護一套系統所有計算節點運行狀態表。系統各節點之間的通信是通過發送和接收消息或文件完成的。在計算進程運行期間,各個計算節點除了執行自己的計算任務以外,還向系統的其他節點發送運行狀態消息,接收并處理來自系統的其他節點的消息。

分布式集群計算系統實現了協調計算資源在多個用戶之間的優化分配,根據登錄用戶數量、集群節點的運行狀態、計算任務等信息,對計算資源進行優化分配,以充分利用系統資源,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2.自動化數據采集、校驗、仿真計算

根據運行方式計算的要求進行數據整合,自動提取SCADA、EMS、生產管理等系統的有關數據。同一種數據可以配置多個來源,并自動進行格式轉換。轉換成仿真計算軟件能夠識別的數據格式后,進行數據校驗,采用狀態估計、數據挖掘等方法識別出異常數據,將其自動更正或提醒人工處理。完成綜合優化計算的輸入數據校驗后,以《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及相關規程、標準為指導,按流程自動組織計算和實施計算任務,自動完成綜合優化計算任務,包括潮流計算、安全穩定評估、安全穩定控制措施評估、無功電壓分析計算和短路電流計算等,自動分析匯總并輸出相關報表。整個處理流程可采用定時觸發、人工觸發等多種執行方式。

3.多用戶數據共享平臺系統

根據電網運行方式管理、計算和報告編制的要求建立數據庫。數據庫由基礎數據庫、運行方式庫、故障信息庫、應用數據庫和管理數據庫等部分組成。為了支持多用戶協同分析計算和編制報告,在數據存儲與管理方面進行了專門設計。不僅能夠為年度方式計算提供必要的計算數據和對分析計算結果進行規范化管理,而且能夠有效融合、管理與運行方式規劃相關的發電和用電、電力和電量交換計劃電網設備、系統基建和電網生產運行等方面的信息。數據庫不單純是存儲數據的作用,基礎信息的輸入、分析計算數據的整合、計算結果的匯總、信息的顯示、報表和報告的輔助編寫,都是以數據庫為中心實現信息流的高效運轉,因此對數據庫管理數據的效率與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

四、結束語

配電網的安全運行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規劃、建設、運行維護、安全管理等方面,是供電可靠性的綜合體現,是我們供電企業更好地服務社會的基礎。因此,隨著社會經濟穩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電網安全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建設安全、經濟、可靠的配電網,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促進企業電網運營管理水平穩步提高,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蘭.綜述電網運行方式綜合管理[J].電子世界,2012,(9).

[2]謝志林.淺論如何加強配網安全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15.

猜你喜歡
措施方法綜合管理
芻議提高計量檢定工作質量的途徑及意義
淺談幼兒園教學中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
糖尿病的移動醫療分析
沂南縣旅游市場綜合管理體制改革探索與實踐
初中物理課堂如何開展激趣教學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舉措探討
高校實驗室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的構建分析
關于油田基層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的探討
闡述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意義
煤礦井下人員“三網合一”智能綜合管理系統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