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文化建設在中醫護理職業倦怠干預中的應用

2015-10-21 19:51齊會玲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干預

齊會玲

【摘要】 在當前的醫療和社會環境下, 護士群體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承受著職業枯竭困擾。針對中醫醫院護士職業倦怠現狀, 利用中醫藥文化建設, 探討其應用于護士職業倦怠預防和干預的合理性。

【關鍵詞】護士職業倦??; 中醫藥文化建設; 干預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334-02

基金項目:宜昌市科技局資助項目(A14-30317)

工作倦怠是工作中的個體所體驗到的一組負性癥狀,如長期的情感耗竭、身體疲勞、工作投入降低,對待服務對象不人道的態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護理工作屬于科學性、技術性、服務性行業,集高風險、人文關懷于一體。有研究表明,工作倦怠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以人為本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1],而護士直接面對的是有病的弱勢人群,比其他職業的人群感受到更大的工作壓力,過度壓力導致工作倦怠,不僅影響護士自身的健康和發展,還直接關系到醫療服務質量影響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隊伍的穩定。為此,本文重點探討利用開展中醫文化建設,改善工作氛圍,以提高中醫醫院護理人員的自我工作效能,降低工作倦怠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一般資料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我院在職臨床護士190名,均為女性。其中本科51人,大專86人,中專53人;年齡20~53歲,平均33.5歲;副主任護師8人,主管護師42人,護師34人,護士106人。

1.2方法:①在全院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要求護理人員參加;②采取自身對照方法,在開展前后應用碧海心理咨詢公司設計的職業倦怠測試問卷收集資料,主要涉及護理服務內容及超負荷工作、工作性質、社會地位和社會支持等幾個方面。當場發放,當場回收,回收率100%。

2、開展中醫文化建設

2.1、將中醫藥文化建設融入醫院環境建設之中,充分利用庭院、大廳、走廊、病房等區域,設立了10余處中醫文化展板和宣傳櫥窗,把中醫藥文化內涵、理論技術、科普知識等通過圖片、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對于美化醫院環境,普及中醫藥科普知識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營造了良好的中醫氛圍,讓護理人員在濃厚的中醫氛圍中,很方便的學習到中草藥的相關知識。

2.2、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的中醫藥文化培訓活動。①充分利用院內會議、學術講座等各種場合與途徑對醫院文化進行宣傳,②開展以中醫經典、醫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醫哲學思想內容為主的競賽活動,③定期開展中醫藥的基本知識、診治原理,普及中醫藥防病治病知識的專題講座,宣傳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中醫藥知識、方法、觀念,使護理人員從中感受到中醫藥文化氛圍,接受中醫藥文化的陶冶;④開展中醫護理傳幫帶活動,充分發揮高年制中醫護理人員的作用,薪火傳遞,帶動年輕的護理人員加入到中醫護理中來,提高她們的中醫操作技術水平。

2.3、成立具有中醫特色舒緩壓力的社團,定期開放。①由獲得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的護理人員組成的心靈社團,定期開放,護理人員可定期到社團進行溝通、交流,甚至可以暢所欲言、亂發牢騷,以達到心理紓解。②由獲得瑜伽教練資格證書的護理人員和愛好太極拳的護理人員組成的形體社團,定期開放,護理人員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到社團參加太極拳或瑜伽訓練,以到達凈化心靈、纖美形體,緩解壓力。③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師組成各種中醫操作專業小組:如PICC專業組、疼痛專業組、穴位貼敷專業組、拔罐專業組等,接受臨床護理會診,解決臨床疑難護理問題;定期開展中醫操作講壇,方便護理人員提升專業技能。④開設護理樂園,配備音樂沙發床、心理治療沙盤、心理書籍、中醫專業書籍,同時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為護理人員提供心理干預,緩解心理壓力,激發其生活工作的樂趣。⑤護理部成立臨床護士接待室,與一線護理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既拉近了管理者與員工的距離,又幫助員工樹立了對專業的正確認識,消除了其思想顧慮。

2.4、建章立制,完善中醫藥文化行為規范體系。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各項規章制度中、制定院歌院徽院訓,辦院宗旨,員工行為規范,從言行舉止及服務方式、服務流程等方面,不斷完善行為規范體系,并要求每一位職工對醫院院訓、服務理念等核心價值理念做到熟記于心、嚴格遵守。同時,用引導、約束、獎懲等辦法,通過召開職工大會動員、逢會必講、開展特定禮儀培訓、制定科室病人滿意度考核細則等方式,形成了富含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服務文化和管理文化,促進了醫院職工的行為遵循和服務價值、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的提升,營造醫院良好的人文環境和公眾形象。極大地激發了全體員工對實現醫院目標的認同感、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增強了護理人員的主人翁意識、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護理部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實行意愿排班制度和護士睡眠日制度(即不安排下夜班第一天的護士參加任何培訓、加班、學習等活動),使護士的工作能夠更好地平衡。

二評價

據所得分值進行評定,<20分無職業倦怠癥狀,20~40分出現職業倦怠前期癥狀,40>分有職業倦怠癥狀。

三 結果

調查結果采用統計學分析,結果如下表:

干預前 干預后無職業倦怠癥狀 21 132職業倦怠前期癥狀 103 42有職業倦怠癥狀 66 16與干預前比較 p<0.01

四討論

護士職業倦怠的原因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需要社會長期的關注與支持,身心健康和工作倦怠互為因果,工作倦怠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同時身心健康水平的下降又會進一步加重工作倦怠,從而形成惡性循環[2]。本次調查中,干預前無職業倦怠癥狀21例,只占11%,工作倦怠導致工作積極性降低,影響護理質量.醫院通過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建立完善的中醫藥文化行為規范體制,促進了醫院職工的行為遵循和服務價值、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的提升,培養了護士樂觀、開朗、豁達、積極向上的性格,使她們在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解釋、護理工作中盡量耐心,保持精神愉快,通過干預,無職業倦怠癥狀132例,提升到70%,護理人員職業倦怠感明顯改善。利用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提高護理人員中醫知識儲備,利用傳幫帶這種形式,通過以往的成功經驗和榜樣的示范效應,提高護理人員的自我效能感,另外管理者的重視和支持,讓護士體驗到的情感支持[3],激發了護理人員的主人翁意識和競爭意識,降低了護士的職業倦怠,提高了護理質量,塑造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保證了醫院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 用于護士職業倦怠預防和干預方式方法合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李雙枝.正視職業倦怠減輕心理壓力.山西醫藥雜志,2008,37(3):286-287.

[2]周文霞.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論和應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1(1):91-97.

[3]馬從莎.應用同事支持緩解護士職業壓力的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07,6(4):228-230.

猜你喜歡
干預
以學校為基礎兒童超重肥胖干預研究進展
“警察干預家庭暴力問題”課程體系建設
云學習平臺大學生學業成績預測與干預研究
猶太法則與教學公平的矛盾體現及其控制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社區中醫干預初產婦產后焦慮及抑郁的效果
學齡前兒童肥胖的綜合干預研究
積極想象在音樂治療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