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與產后憂郁的調查分析

2015-10-21 19:51馬紅明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產后抑郁癥優質護理

馬紅明

【摘要】 目的 產婦通過填寫抑郁自評量表(SDS),發現有抑郁傾向及時給予相應護理措施,減少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癥。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抑郁自評量表調查問卷,由經過??谱o士分別于入院后、出院前對待產孕婦和產婦進行面對面的問卷調查。將收集到的調查資料量化和賦值后錄入EXCEI電子表格,核對無誤后錄入SPSS1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產婦焦慮傾向比較多,觀察組產婦焦慮發生率及住院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產婦惡露排盡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有抑郁傾向的產婦用優質護理干預,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產婦和家屬較好地掌握母嬰保健知識和育兒技能,減少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癥。

【關鍵詞】 優質護理; 產后抑郁癥; 實施體會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382-01

產后抑郁癥(Postpartum Depression)是Pitt于1968年首次推出,為產后6周內潛伏起病,不典型抑郁,屬于精神性抑郁癥,以抑郁、悲傷、內疚、失眠、激動、焦慮、煩躁、混亂、自殺或他殺念頭為主要表現,在有這些癥狀的同時由于產婦自尊心降低、應付能力差、認知功能不全、孤獨等會加重這些癥狀,由于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據報道西方國家的發病率為10%~20%,國內為5.36%~11.09%。[1]產后抑郁不僅影響產婦健康和家庭和睦。還可能對嬰兒情感智力發育和行為產生不良影響。[2]令人遺憾的是部分醫護人員對產后抑郁癥的診斷不夠積極,對其處理缺少知識。[3]2010年衛生部在全國衛生系統廣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旨在“重視基礎護理,提高滿意服務”,通過活動的開展,切實實現社會滿意、政府滿意、患者滿意,在一定程度上根據科室特點滿足了患者的個性需求。產后抑郁癥是產褥期精神綜合癥中最常見的一種精神疾患,產后抑郁癥系多因素綜合產生,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給母親和嬰兒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對此針對各種相關因素,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保健工作,可以有效的預防積極治療產后抑郁癥,提高產婦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4]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至10月在我院產科分娩的300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300例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0例,兩組產婦飲食、睡眠、精神狀況、社交能力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3] 所有產婦均為健康產婦,并采用母乳喂養;妊娠分娩期無內科疾病和產科并發癥;家庭中無精神系統疾病病史。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方法。

1.3.1實施的前期準備

1.3.1.1組織產科護士學習抑郁自評量表(SDS),心理溝通方法,選派業務骨干2名參加省級以上優質護理的培訓班,培養出合格的老師,并通過她們對科內的護士進行母嬰護理培訓,使其熟練掌握。

1.3.1.2 將產后抑郁癥列入孕婦學校及新爸爸課堂講課內容,在孕婦及其家屬中常規宣傳,提高認識。

1.3.1.3 發放抑郁自評量表(SDS)調查表,對產婦發生抑郁傾向進行調研。

1.3.1.4 建立優質護理組,入院時責任護士發放抑郁自評量表(SDS)調查表,了解產婦對妊娠分娩心理變化,產褥期產婦的飲食、睡眠、精神狀況、社交能力、照看寶寶的能力等。對有抑郁傾向的產婦分為2兩組,一組為對照組,一組為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包括治療和健康教育。

1.3.2 實施方法

1.3.2.1 對2014年05月起分娩的婦女詳細告知本研究的方法、意義、時間和費用,爭取多人參與。

1.3.2.2對產婦進行分組,并設立相關因素比較:年齡、夫妻關系、經濟收入、文化程度、對醫護的滿意度、分娩方式、嬰兒健康狀況、孕婦性格、胎兒性別、與公婆關系,使資料具有廣泛性。

1.3.2.3采用自行設計抑郁自評量表調查問卷,由經過??谱o士分別于入院后、出院前對待產孕婦和產婦進行面對面的問卷調查。

1.3.2.4對隨訪要準確及時,產后出院前填寫精神抑郁量表,產后1月電話隨訪并記錄,產后42天來院復查并記錄。

1.3.2.5告知產婦本研究組主管電話,以便進一步聯系,做好長期隨訪工作。

1.3.2.6注意事項①產科門診宣傳:晚孕者的確認和指導,包括抑郁癥的知識介紹;②產科病房:專人在產婦入院后、出院前對其進行問卷調查;③出院隨訪:專人在產后1個月電話聯系產婦本人,咨詢并記錄,并進行健康指導,42天來院有高級職稱的本組成員進行整療和溝通并記錄。

1.4 觀察指標 對于產婦有焦慮傾向的,針對個人情況利用優質護理進行個性化護理,使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減少。

1.5 統計學方法 將收集到的調查資料量化和賦值后錄入EXCEI電子表格,核對無誤后錄入SPSS1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颊哔Y料均用 X±s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成功率和惡露排盡時間對比 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產婦惡露排盡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成功率和惡露排盡時間對比

3 討論

1.產后抑郁不僅影響產婦健康和家庭和睦,還可能對嬰兒情感智力發育和行為產生不良影響,令人遺憾的是部分醫護人員對有產后抑郁傾向的,對其關注不夠,忽略了產婦的心理變化。

2.本研究預期達到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①入院時責任護士了解產婦對妊娠分娩心理變化。②產褥期產婦的飲食、睡眠、精神狀況、社交能力、照看寶寶的能力等。③對有抑郁傾向的產婦用優質護理干預,包括治療和健康教育。

3.本研究的應用前景十分看好,目前我國產婦分娩基本都選擇醫院分娩,國家提倡各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利用優質護理干預產后抑郁,能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生率,能使護士自身找到自我價值,能使社會患者真正對醫院滿意。

參考文獻

[1] 高俊平,韓莉君。產后抑郁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07.21(5):1363

[2]馬士學,宋景海,郝曉麗等,產婦產后抑郁發病危險因素的對照病例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05,10(5):1181-1182

[3] 朱曉靜,梁小平,李軍昕等,產婦產后抑郁癥的正確識別率情況【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13-14

[4] 謝金蓮,產后抑郁癥形成的相關因素及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2013,3:57

猜你喜歡
產后抑郁癥優質護理
淺析產后抑郁癥的形成原因與心理護理
產后抑郁癥的護理探討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健康教育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
協同護理模式預防產后抑郁癥的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