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氣道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2015-10-21 19:51席照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應用價值護理

席照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氣道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療同時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患者給予品管圈工作模式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吸痰次數以及意外脫管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ICU人工氣道護理工作中應用品管圈工作模式,能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有效降低,同時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工作模式;ICU;人工氣道;護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01-02

ICU患者的病情較重,大部分都需要建立人工氣道,這樣才能有效連通生理氣道與空氣或者另外一些氣源,進而為相關的臨床診治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人工氣道的建立也是臨床急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1]。人工氣道的建立是一項入侵性操作,會對患者機體造成一定的刺激和創傷,所以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和監測,從而來有效控制不良反應的發生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我院在ICU人工氣道護理工作中應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療同時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50.1±6.4)歲,人工氣道建立的時間為48-197小時,平均(95±6.8)小時。疾病類型主要包括:腦外傷17例,重癥肺炎32例,呼吸衰竭14例,腦出血26例,其他11例。將全部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在對疾病進行對癥護理的同時,在ICU人工氣道方面的護理主要有氣道、吸痰、口腔和其他方面的護理,對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嚴密監測,同時要對患者的通氣情況進行仔細觀察,讓患者氣道的濕化程度得到有效保證[2]。

實驗組患者給予品管圈工作模式護理,護理人員要組織成立專門的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定時評估護理人員的綜合情況,評估的內容主要有護理目標的制定情況、護理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和相關解決措施的制定情況。另外針對護理過程中的相關護理細節,全部護理人員都應該要提出自身的意見和建議,并一起對其可能性進行評估,同時對相關措施進行有效優化,進而來最大程度的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效果[3]。針對人工氣道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重點護理項目,應該要對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護理實施程序,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科學和合理的調整,這樣才能保證患者的護理效果。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每天的吸痰次數以及意外脫管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另外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表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小項,患者的滿意率包括滿意和基本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意外脫管和每天吸痰次數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嗆咳、氣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兩者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另外實驗組患者中出現2例意外脫管,對照組患者中出現8例意外脫管,實驗組患者每天吸痰次數為(5.42±0.98)次,對照組患者每天吸痰次數為(7.22±1.24)次,實驗組患者的意外脫管率和每天吸痰次數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組別 例數 嗆咳 氣道黏膜出血 肺部感染實驗組 50 1(2.0) 2(4.0) 1(2.0)對照組 50 6(12.0) 8(16.0) 7(14.0)x2 7.6805 8.0000 9.7826P P<0.05 P<0.05 P<0.05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要想讓ICU患者的呼吸道保持暢通,最主要的一種治療方式就是建立人工氣道,但是因為建立人工氣道是一種侵入性治療,所以會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比如建立人工氣道會讓患者接觸致病菌的幾率增加,這樣患者出現感染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對于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來講,在對開放時間進行嚴格控制的同時,還需要加強人工氣道的護理,這樣才能讓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品管圈工作模式是由相近、相同或者互補工作場合的人員自發自動組成一個小團體,全部團體成員相互合作,同時集思廣益,并結合有效的活動程序來控制質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讓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準確和及時的進行有效地評估,同時對存在問題及時發現并妥善解決。另外還可以結合患者對護理工作提出的建議或者意見來合理調整護理方式,從而來護理細節進行完善,對護理質量進行持續改進,最終讓護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意外脫管、每天吸痰次數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P<0.05)。研究結果表明,在ICU人工氣道護理工作中應用品管圈工作模式,能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有效降低,同時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慶華,肖明朝,劉捷,魏華.品管圈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4,06:94-96.

[2] 丁昊.醫院“品管圈”管理的方案設計及實施效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 余紀嵐,周細梅,陸蓮英.品管圈在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29:76-78.

猜你喜歡
應用價值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企業金融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