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健康教育在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況的應用

2015-10-21 19:51楊玲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維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營養

楊玲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健康教育在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況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8月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多種形式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SGAN評估法進行營養評估,并測定血生化指標,比較健康教育前后的營養狀況,從而評價健康教育的效果。結果 健康教育后,營養良好率為44.5%,顯著高于健康教育前的32.9%(P<0.05),健康教育后的重度營養不良發生率為2.1%,明顯低于健康教育前的17.8%(P<0.05);健康教育后,Hb、ALB等血生化指標較健康教育前有所升高(P均<0.05),MAC、TSF等人體測量指標有顯著改善(P均<0.05)。結論 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維持性血液透析;營養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15-02

隨著血液透析技術和設備的改進,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長期存活顯得越來越重要[1]。在治療過程中,營養不良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癥,是影響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2]。為了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狀況,本文對146例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效果滿意,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8月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3例,女63例,年齡35~74歲,平均(56.0±10.8)歲,病程6~22個月,平均(12.7±4.2)個月。透析時間為3~4h/次,2~3次/w。原發病包括:原發性腎小球腎炎36例,糖尿病腎病31例,高血壓腎病25例,狼瘡性腎炎19例,痛風性腎病18例,慢性腎盂腎炎9例,缺血性腎病8例。學歷:文盲6例,初中及小學57例,高中及中專46例,大專及以上37例。所有患者排除嚴重消化系統疾病及精神疾病。

1.2 健康教育方法 (1)教育方式:根據患者具體年齡、文化程度和職業,評估其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針對個體化病情、病程、血液透析時間、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心理狀態等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法。對于文化程度較低、接受能力較差者,采用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表達語言,盡量讓患者理解、接受健康教育;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理解能力較強者,可根據具體需要,簡述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刹扇】陬^教育、幻燈片、健康教育宣傳冊、開展講座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2)飲食指導:了解透析期間患者的飲食狀況,給予必要的飲食指導,根據低鹽低脂、高鈣低磷、高熱量和優質蛋白、少量多餐的飲食原則,幫助其指定合理的飲食方案;鈉鉀磷鹽的日攝入量嚴格控制在5g以內,有嚴重高血壓或水腫者則控制在3g內;優質蛋白日攝入量至少為1.0~1.2g/kg;每日攝入的熱量至少為30~35kcal/kg。(3)水分攝入的控制:向患者說明控制水分攝入的重要性,科普干體重的定義及測量干體重的方法,鼓勵患者參與制定干體重,耐心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使患者自覺監測體重變化。向患者講解合理的進水量:每天進水量=前一天尿量+500ml。相鄰兩次血液透析間的體重增長控制在2kg內,不超過干體重的3%~5%。(4)指導用藥:監督患者定時服藥,對于用藥較多者,可幫助書寫服藥小卡片以提示患者遵醫囑用藥。告知患者按醫囑用藥,不可擅自減量甚至停藥,需要另外用藥時應咨詢主管醫生,避免誤用腎臟毒性藥物。

1.3 營養評估方法 在健康教育前和教育后的6個月時,改良主觀全面營養評估法(SGAN)中的定量評分系統評估患者營養狀況,針對飲食改變、體質量改變、生理功能改變、胃腸道癥狀、皮下脂肪和肌肉消耗和合并癥等七個方面,評估結果可分為營養良好、輕-中度營養不良和重度營養不良等三個等級。

1.4 檢測指標 (1)血生化檢查指標:血紅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前白蛋白(PA)和轉鐵蛋白(TF);(2)人體測量指標:上臂圍(MAC)、上臂肌圍(MAMC)、肱三頭肌皮褶厚度(TSF)和體質量指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正態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營養評估結果的比較 與健康教育前相比,健康教育后的營養良好率顯著增高(P均<0.05),健康教育后的重度營養不良發生率為2.1%(3/146),明顯低于健康教育前的17.8(26)(P<0.05)。

表1健康教育前后營養評估結果的比較[例(%)]

時間 例數 營養良好 輕-中度營養不良 重度營養不良健康教育前 146 48(32.9) 72(49.3) 26(17.8)健康教育后 146 65a(44.5) 78(53.4) 3 a(2.1)a:健康教育前后相比,P<0.05

2.2 檢測指標的比較 健康教育后,Hb、ALB等血生化指標較健康教育前有所升高(P均<0.05),MAC、TSF等人體測量指標有顯著改善(P均<0.05),見表2。表2 健康教育前后各檢測指標的比較(X±s)

時間 例數 MAC(cm) TSF(cm) Hb(g/L) ALB(g/L) Scr(mmol/L) BUN(mmol/L) PA(g/L) TF(g/L)健康教育前 146 24.9±3.2 1.4±0.4 72.8±4.2 34.8±3.7 997.4±293.5 33.8±7.8 0.3±0.1 2.0±0.3健康教育后 146 29.8±3.5b 1.7±0.5 b 79.4±5.9 b 37.2±4.0 b 1175.3±306.8 35.0±8.5 0.4±0.1 2.2±0.4b:健康教育前后相比,P<0.05

3 討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終末期腎病患者維持生命的最普遍的重要而有效治療手段[3]。在MHD患者中,營養不良發病率較高,在西方國家高達18%~75%,而我國的發病率約為20%~50%[4]。MHD患者發生營養不良主要原因是熱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透析膜生物不相容、透析不夠充分、和各種急慢性感染等[5]。

目前全國各醫院均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健康教育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愿改變不良健康行為,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促進健康。為改善MHD患者的營養狀況,本文對146例MHD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結果顯示,在健康教育后,綜合SGAN評分、人體測量指標和血生化指標,MHD患者的營養狀況得以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在MHD患者中開展系統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自覺采取有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營養狀況。

參考文獻

[1]代文迪,張東亮,劉文虎.長程血液透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2,28(10):747-751.

[2]何艷.營養狀況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4):108-109.

[3]姜朝霞,賀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0):36-38.

[4]謝巧玲,王文龍,李云生,等.營養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14-2217.

[5]田碧云,劉聲茂,崔英春,等.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態評估[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440-3442.。

猜你喜歡
維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營養
眼睛需要營養嗎
蔬菜與營養
蔬菜與營養
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透患者內瘺并發癥的影響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協同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響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營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