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2015-10-21 19:51王艷紅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王艷紅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的應用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間160例接受治療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性護理和健康教育方式,實驗組采用護理干預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對兩組患者的AMI知識了解度和住院滿意度進行比較。 結果 兩組患者通過健康教育之后,實驗組對AMI方面的相關知識了解程度以及住院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的隨訪中,實驗組發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情況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結論 護理干預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和住院滿意度,且有效降低并發生的發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塞,護理干預,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18-02

本文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對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效果顯著,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間160例接受治療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72名男性,28名女性,年齡為46~73歲,平均年齡為(62.7.4±7.2)歲,將16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標準診斷,排除精神疾病患者、神志不清患者、無法語言交流患者、智力障礙患者和煙中腎肝功能障礙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治療方法、病因及疾病程度等一般資料數據,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性護理和健康教育方式,具體為:(1)患者需臥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靜,減少探視次數,避免不良刺激。(2)為患者供氧,間斷性或持續性供氧,以補充患者心肌的耗氧量。(3)為患者提供低脂、低鹽且易消化的半流質或流質食物,保持多餐少食,并保持大便通暢。(4)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的變化,記錄出入量。(5)輸液時速度不宜過快,避免患者發生急性肺水腫。(6)為患者提供出院指導:頂住患者勞逸結合,食用低鹽、低脂食物,按時服藥,保持心情舒暢,定期復查。

1.2.2實驗組方法

實驗組采用護理干預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一下健康教育:

(1)心理指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狀態一般較差,緊張、焦慮、恐懼、意志消極等負面情緒居多,造成患者不配合治療,護士需安慰患者,為期講解病情,對患者做鼓勵,增強患者樹立信心,當患者心理情況穩定,護士需為患者介紹醫學知識和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做康復運動,使其恢復生理狀態和體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境,為患者安排生活,讓患者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開朗的心情,且充滿自信。

(2)飲食指導:發病期以低脂、低鹽且易消化的半流質或流質食物為主,多食用水果和新鮮蔬菜,同時多飲用水,保持大便通暢。

(3)供氧指導:一般使用鼻導管和鼻塞進行吸氧,時間控制在24小時~48小時之間,量為4L/min~6L/min,必要時為患者提供面罩供氧,從而緩解患者缺氧癥狀,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出現并發癥,也能緩解患者恐懼和焦慮的情緒[1]。

(4)生活休息指導:病發前三天,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所有生活活動由護士協助完成,之后可適當進行自主運動和上、下肢被動,無并發癥患者可坐起,緩慢從床上過渡到一起上,20min/次,3~5次/日,隨著時間推移可做適當次數調整。

(5)二便指導:患者需多飲用水、水果和新鮮蔬菜,以保證大便暢通,排便過程勿用力,避免加大心臟負擔,若大便無法排除,可使用甘油或開塞露擠入肛門,若小困難,為患者插入導尿管。

(6)用藥指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服用的藥物分三種,第一種是硝酸酯類藥物,第二種是溶栓藥物,第三種是抗凝藥物,護士需根據患者的情況,嚴格根據用藥要求為患者提供給對應藥物,服用藥物前,護士需考慮不同藥物可能造成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并為其提前做好對應準備。

1.3觀察指標

采用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同時采用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每道題 5 分,共 20 道問題,滿分為100。滿意:>80 分;比較滿意:50~80 分;不滿意:<50分。

1.4統計學分析

兩組臨床資料均在 SPSS14. 0 統計學軟件下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 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通過健康教育之后,實驗組對AMI方面的相關知識了解程度以及住院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如表一所示。

表一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組別例數滿意比較滿意 不滿意 總有效率對照組80 35(43.8) 14(17.5) 31(38.7) 49(61.3)實驗組 8062(77.5) 4(5.0) 14(17.5) 66 (82.5) 3.討論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的供血出現中斷或者急劇減少或,導致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且持久的缺血,最終造成心肌壞死。急性心肌梗塞是一項心內科急重癥,并發病率極高,有很大的危險性,且容易復發[2]。因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情況一般較差,緊張、焦慮、恐懼、意志消極等負面情緒居多,最終出現患者不配合治療的現象。

將健康教育在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進行應用,可以的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同時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整體生存質量,是一項值得進行推廣的應用。健康教育的應用,要求護理人員要掌握更多知識以及技能,還有更加全面的手段和技術,從而更好的為人類的健康提供服務,滿足患者多種需求,這樣不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還能使護理工作更加順利,提高檔次和水平,向更深層的方向發展[3]。

參考文獻

[1] 李偉,周惠成,高東升,謝傳革,景麗榮.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狀態與有關并發癥相關性的研究[J].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12. 45 (03) :121-123

[2] 李素芳,劉艷香,盧鳳麗.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間分期心理護理探討[J]. 現代護理. 2011. 78 (07) :156-158

[3] 賈新平,劉艷萍.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的觀察及護理[J]. 河南醫藥信息. 2011. 22 (09) :174-175

猜你喜歡
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以呼吸困難為首發癥狀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電監護及整體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