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治療的影響

2015-10-21 19:51金錚韋學英王寧寧王妍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手法復位護理

金錚 韋學英 王寧寧 王妍

【摘要】對257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病人進行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手法復位,在手法復位前對每位病人進行護理評估,復位時給予心理指導和支持,復位后實施體位護理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以確保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治療的效果。

【關鍵詞】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30-02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是外周性眩暈中最為常見的一類疾病,表現為頭部運動位于某一特殊位置時發生的的短暫性旋轉性眩暈,并伴有惡心、嘔吐。病人可能合并多種基礎疾病,臨床表現形式多樣,并且多有恐懼、焦慮等情緒障礙,臨床合理、細致、舒適的護理工作可協助提高臨床治療效果?,F將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BPPV病人臨床護理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 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科就診表現為位置性眩暈,并最后診斷為BPPV的病例共257例,其中女169例,男88例,年齡18~84歲,平均57歲,首次發病至就診時間為2小時至2年,平均1.5月。

1. 2 臨床表現 其中222例以眩暈為主訴,136例在起床或躺下時突發眩暈,71例在轉頭或床上翻身時發作,15例在彎腰時出現癥狀,表現為強烈的視物旋轉感癥狀,持續8 s~60 s后自然終止。35例以持續性頭暈、頭悶、重、脹感為主訴。有198例發作時伴惡心,51例伴嘔吐,13例發病前有耳鳴史,5例伴同側耳脹并伴有聽力下降。

1.3 合并基礎疾病 其中合并高血壓病73例,糖尿病81例,冠心病85例,腦卒中15例,腦外傷9例,顱內或(和)頸部動脈硬化67例,不同程度的頸椎退行性病變伴頸椎椎間盤突出81例,高尿酸血癥2例,腰椎骨折固定術后或保守治療2例。

1. 4 診斷標準 所納入病例符合BPPV 診斷標準[1] : 有典型的頭位改變誘發短暫眩暈(描述發作時間不超過5分鐘)史者, Dix-Hallpike變位試驗(DHM)及翻滾試驗檢查結果陽性。

1. 5 復位方法 根據Dix-Hallpike變位試驗及仰臥側頭位試驗檢查結果對患者作出診斷,若BPPV診斷[1]成立,據試驗結果及眼震方向進行分型和定側,并進行耳石手法復位。

2 臨床護理

2.1 心理護理 由于BPPV 病人對眩暈發作時的主觀感受及前庭反應的恐懼,病人常表現為焦慮、緊張,不能在手法復位過程中密切配合,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負責護士在病人入院后及時宣教BPPV 發病機理、治療方法及預后,緩解病人緊張、恐懼情緒。在檢查前向患者講明檢查過程中出現不可避免的眩暈刺激癥狀,取得病人的配合,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手法治療后進行前庭康復體位,應詳細講解特殊體位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高病人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進行護理講解時,針對不同個體用病人能理解并接受的通俗語言簡明扼要地進行解釋,通過與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性格及需要,采用病人能接受的方式鼓勵、安慰病人,指導病人保持樂觀情緒,以利于疾病的康復。

2. 1 基礎疾病護理 了解BPPV病人有無基礎性疾病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頸椎病及需特殊體位的外傷手術史(如單側股骨頭骨折、單側胸壁復合外傷)、慢性腰背部疼痛病史[2]等。檢查前對于高血壓?。á蠹?,高危組)以上患者、冠心?。ㄐ墓δ堍蠹墸┮陨匣颊?,要完成血壓、心電圖,甚至心臟功能的檢查,緩解病人緊張情緒,并準備好吸氧及急救措施;對于老年、嚴重頸椎病及腰椎外傷者,應有相關檢查并對病人是否能耐受檢查及復位治療有所評估。

2. 2 復位時護理 在手法復位前應測量病人的生命體征,在復位過程中,協助醫生幫助病人臥倒及轉身,并觀察病人眼球震顫、面色、生命體征的情況,及時提醒病人不閉眼以利于醫生觀察眼球震顫情況,不斷詢問病人在檢查及手法復位治療過程中的感覺,并安慰緩解病人緊張情緒。在復位過程中發生惡心、嘔吐,應及時拍背,頭偏向一側以防誤吸,耐心解釋,安靜休息待癥狀消失,完成復位治療。

2. 3 復位后護理 指導病人復位后采取頭高45°半仰臥位,48 h 后病人向健側臥位,可在頸部、腰部、膝部可分別放置小軟枕,提高病人的舒適度。觀察體位治療后病人是否再次出現眩暈、眼球震顫以及不典型前庭反應如頭昏、頭悶、惡心等不適。對于合并基礎疾病、年老體弱病人,需觀察相應基礎疾病體征及生命體征,以防意外發生。指導陪護人員照料病人,盡量不要讓病人下床,避免低頭穿鞋時出現眩暈發作,導致墜床摔傷。

2. 5 出院指導 指導病人清淡且富含鈣質、維生素飲食,定期復查維生素D、骨密度[3]等相關檢查,保持規律并充足睡眠,控制基礎疾??;告知病人在復位后1 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避免頭位快速轉動,避免過度強迫頭位如后躺洗頭,避免從事需要過度頭部運動的工作;避免高空作業,上下樓梯時避免過度低頭;避免駕駛。在病人出院后1 周內進行隨訪,對難治性位置性眩暈需指導進行前庭康復訓練。

3 討論

BPPV是外周性位置性眩暈中最常見的疾病,臨床工作中多能明確診斷,手法復位是治療BPPV的首選治療方法,反復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手法復位治療BPPV 是基于嵴頂結石癥(Cup ulolit hiasis) 和管結石癥(Canalit hiasis)2 種假說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改變頭位,使漂浮于半規管中的顆??上蛑亓Ψ较蛑饾u移向總腳,進入前庭,從而減輕或完全解除癥狀。BPPV的治療不僅需要醫生準確的判斷和精準的復位手法,如果沒有護理工作的密切配合,漂浮的耳石顆粒很有可能再次進入半規管內或誤入到其他半規管,引起BPPV的反復發作,甚至引起醫源性難治性位置性眩暈。因此,與BPPV治療配套的系統性護理流程,直接影響到BPPV的治療效果。動脈粥樣硬化[4]、骨質疏松、維生素D缺乏[5]等基礎疾病都與BPPV發病有關,基礎疾病的臨床護理也極為重要。另外,已有研究證明BPPV與女性圍絕經期荷爾蒙波動有關[6],細致的臨床護理在BPPV臨床治療過程中及時發現病人情緒及植物神經功能問題,及早干預。在常規BPPV護理過程中,告知病人BPPV 發病機理、治療方法及預后,緩解病人緊張、恐懼情緒,給予病人心理支持和良好的轉歸期望,充分贏得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使得病人積極配合,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42(3):163-164.

[2]Massey BJ ,Osborne R , Beneciuk JM , et al. 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BPPV for an elderly female patient referred for low back pain : a residents case study[J]. Physiother Theory Pract . 2014, 30(6):444-451.

[3] Jeong SH, Kim JS, Shin JW, et al. Decreased serum vitamin D in idiopathic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J]. J Neurol. 2013, 260(3):832-838.

[4] Baykara M , Polat C ,Ozturk C ,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markers in in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semi-circula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J]. Kulak Burun Bogaz Ihtis Derg. 2014,24(3):159-163.

[5] Talaat HS , Abuhadied G , Talaat AS , et al.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vitamin D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4 VN.

[6] Ogun OA , Buki B , Cohn ES, et al. Menopause and 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J]. Menopause, 2014, 21(8):886-889.

猜你喜歡
手法復位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藥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
視頻眼震電圖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中的應用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復位外固定與切開復位內固定療效比較
早期護理干預對肩關節前脫位手法復位后康復的影響
舒適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