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患者的飲食與運動護理

2015-10-21 19:51徐艷華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飲食護理血液透析

徐艷華

【關鍵詞】血液透析;患者教育;飲食護理;運動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59-01

血液透析的患者要嚴格按飲食療法的要求進行進食,控制體重,合理用藥,適量運動是血透病人提高存活率的關鍵。

1. 透析期間如何控制體重增長

透析患者在家中應經常測量體重,并自我控制水分的攝入。兩次透析之間體重最好不超過干體重的5%:允許體重增加上限參考值為每周透析1次0.5公斤/每天,每周透析2次1.0公斤/每天,每周透析3次1.5公斤/每天。年紀大的人心臟功能下降,體重增加量要更低些(65歲以上老年人約為干體重的2.5%)。透析間期體重應均勻增加,如干體重60公斤,兩次透析間允許增加體重(60×5%)3公斤,每周透析3次,則每天增加1.5公斤為宜。這就要求控制水分攝取,不要吃太咸的食物,否則口干會一直想喝水,可以吃冰塊或者嚼口香糖增加唾液分泌的方法減少飲水量,平時吃的稀飯、面條,含有很多水也要嚴加控制。透析間期體重增加明顯,可并發水腫、高血壓、心衰、心包積液等如發現胸悶、憋氣、咳嗽、咳血痰、夜間睡眠不能平臥須立即進行血透[1]。

2. 血液透析患者的飲食原則

告知病人增強營養和提高機體抵抗力,要多食優質蛋白,經常調換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進食欲,注意補充維生素,以滿足機體修復的需要,限制鈉、鉀和磷的攝人。在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過程中,可丟失許多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的丟失,同時伴有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丟失,很容易造成電解質的紊亂;另外由于體內毒素作用引起長期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營養攝入不足等諸多因素,極易發生營養不良,因此要及時補充營養,進食優質蛋白質,富含維生素、鈣及足夠熱量的飲食[2]。蛋白質攝入量1.2克/(公斤.日),每周透析3次者蛋白質可增至1.5克/(公斤.日),其中優質蛋白占50%-70%,多食瘦肉、蛋、牛奶、魚等??偀崃?5千卡/(公斤.日),控制水、鈉攝入量,使得兩次透析期間體重不超過1.6±0.4公斤。忌高鉀、高磷食物,如桔子、香蕉、葡萄、白菜、蘿卜、堅果類食物等。減少食物中含磷的方法有兩種:適用低蛋白食物和對食物進行焯水加工,有報道說,經過這種方法處理過的食物中的磷的含量可以減少約50%,同時應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蛋黃、豬肝、各種豆類、花生、開心果、杏仁、瓜子、奶粉、乳酪、巧克力等,碳酸鈣等磷結合劑,在飲食中適量服用,與飲食相結合,如碳酸鈣粉可加在素湯中混合用。經常調換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進食欲,避免進食過甜或油膩食物,培養患者良的生活習慣

3. 用藥指導

血透患者需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鐵劑、促紅細胞生成素等以提高生活質量,在用藥時,必須根據藥物的代謝和排泄途徑,腎功能的具體情況及透析對清除藥物的能力來調節藥物劑量,應注意遵從醫囑,積極配合。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高血壓。當血紅蛋白升高到110-120克/L時,周圍血管阻力升高。隨著貧血的糾正,血液黏滯度增高是引起血壓更高的另一個因素。因此,應督促患者嚴格按醫囑應用降壓藥,使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

3.1補充鐵劑 血清鐵<100μ克/L是補鐵的標準,特別是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者更有必要。常用的有硫酸亞鐵、右旋糖酐鐵等,還應選擇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蛋類、瘦肉、豆類、木耳等。若口服補鐵時,同時服用維生素C,以增加胃腸道對鐵的吸收。慎用腎臟毒性藥物,盡量不用或少用以保護殘余腎功能。服藥過程中出現不良狀況,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3.2 促紅素的臨床使用 ①使用時機:無論透析還是非透析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若間隔2周或者以上連續兩次血紅蛋白檢測值均低于11g/dl,并除外鐵缺乏等其他貧血原因,應開始實施促紅素治療。②使用途徑:促紅素治療腎性貧血,靜脈給藥和皮下給藥同樣有效,但皮下直射的藥效動力學表現優于靜脈注射,并可以延長有效藥物濃度在體內的維持時間,節省醫療費用。皮下注射較靜脈注射疼痛感增加。對非血液透析的患者,推薦首先選擇皮下給藥;對血液透析的患者,靜脈給藥可減少疼痛,增加患者依從性;而皮下給藥可以減少用藥次數和劑量,節省費用;對于促紅素誘導治療期的患者,建議皮下給藥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③使用劑量:初始劑量為皮下給藥劑量:100-120IU/(kg.w),每周2-3次。靜脈給藥劑120-150IU/(kg.w),每周3次。初始劑量選擇要考慮患者的貧血程度和導致貧血的原因,對于Hb<79/dl的患者,適當增加初始劑量。對于非透析患者或殘存腎功能較好的透析患者,可適當減少初始劑量。對于血壓偏高、伴有嚴重心血管事件、糖尿病的患者,應盡可能從小劑量開始使用促紅素;劑量調整:促紅素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測Hb水平:誘導治療階段應每2-4周檢測一次Hb水平:維持治療階段應每1-2月檢測一次Hb水平。不良反應:接受促紅素治療血液透析小部分患者,可能發生血管通路阻塞。因此,促紅素治療期間,血液透析患者需要監測血管通路狀況。發生機制可能與促紅素治療改善血小板功能有關,但沒有Hb濃度與血栓形成風險之間相關性的證據。應用促紅素治療時,部分患者偶有頭痛、感冒樣癥狀、癲癇、肝功能異常及高血鉀等發生,偶有過敏、休克、高血壓腦病、腦出血及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等。

4. 休息與運動指導

運動療法是患者一項重要的康復措施,它是一種系統的、有計劃的治療方法,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軀體功能和心理狀態。運動形式有全身有氧運動、器械輔助肌力練習、呼吸調整練習等,長期血透患者通過正規治療外,加強運動鍛煉,可以提高自身機體素質,改善疲乏無力狀態,最終達到回歸社會,能夠勝任日常工作的目的,同時還可增加肌力,改善心功能,運動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體力消耗過大,運動前后要注意測量血壓、脈搏;如運動過程中有不適癥狀,應該立即停止運動[3]。正確處理日常生活自理、工作和運動之間的關系,并堅持長期運動鍛煉。年齡在50歲以下的患者,建議其采取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50歲以上的患者,建議其采取練柔性的氣功、打太極拳及普通散步法。應告知這些患者和家屬,運動的頻度和強度要求每周至少3次運動,0.5小時/次以上,連續運動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

參考文獻

[1]石翠,龐慶華,盧茵.認知行為干預心理護理在透析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6):110-111.

[2]謝滿靜,莫麗霞,羅海鳳,等.強化飲食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1): 106-106,107.

[3]楊麗霞.全面健康教育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115-115,116.

猜你喜歡
飲食護理血液透析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護理發展現狀及趨勢調查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中醫飲食護理相關問題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研究
綜合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深靜脈導管并發癥的影響
優質護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評價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循證護理干預效果研究
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
關于晚期腫瘤病人腸內和腸外營養支持的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