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護理

2015-10-21 19:51高楓楊敏琴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冠狀動脈橈動脈介入治療

高楓 楊敏琴

【摘要】: 經皮行冠狀動脈內介入治療(PCI)是診斷治療冠心病的新技術,創傷性小、安全、療效肯定、成功率高,傳統上的股動脈途徑主要缺陷是術后穿刺部位局部出血發生率高,近年來,隨著介入治療的進步,器械的改進,,經橈動脈穿刺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之廣泛在臨床中應用,總結橈動脈穿刺行冠脈介入治療的護理方法,本文采用術前、術中、術后護理體會如下。

【關鍵詞】 橈動脈, 冠狀動脈, 介入治療,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61-01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已成為診斷和治療冠心病的一種微創性非外科手術療法。傳統上的股動脈途徑主要缺陷是術后穿刺部位局部出血發生率高。術側下肢制動24小時易發生尿潴留、腰痛等并發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而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無需臥床等優點。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13年10月對168例患者采用TRA-pPCI的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術后手腕部無并發癥發生,現報道如下 :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13年10月對168例采用橈動脈路徑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168例患者,其中男102例,年齡27~85歲,女66例,年齡34~79歲。

2護理體會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心理護理 :術前患者大部分對手術認識模糊,都有緊張、恐懼、焦慮的心理狀態,而緊張情緒易引起血管痙攣,特別是橈動脈,直接增加手術難度,為了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術前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的目的、必要性、安全性、手術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介紹手術成功的病例,這樣對手術的成功及手術效果的鞏固起到良好的協調作用,從而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態接受介入治療,緊張的患者必要時使用安定,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更好地配合手術治療,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交代有關該方法行冠脈介入診療的優越性及可出現的各種并發癥,以取得家屬的協作并簽字同意。

2.1.2配合醫生進行Allen試驗:判斷手部尺動脈及橈動脈形成的掌弓與掌淺弓是否通暢。選擇橈動脈波動良好,最好是雙側對稱的血管。避免術后發生缺血性壞死。

2.1.2術前準備:常規準備腕部、腹股溝及會陰部皮膚。更換清潔床單,更衣,做碘過敏試驗,訓練患者有效的咳嗽、吸氣、呼氣和屏氣動作,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協助完善各常規和相關檢查等。術前一晚指導患者休息好,必要時給予鎮靜劑。術日晨不必空腹,可以進食6分飽;進導管室前排空大小便。

2.2術中護理

協助患者取仰臥位,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擺好術側上肢位置,給予心電監護。備好橈、股動脈鞘穿刺鞘、導絲、導管、局麻藥、肝素、造影劑等,配合醫生進行各種操作。備好除顫器、呼吸機及各種搶救藥品,如硝酸甘油、阿托品、多巴胺、腎上腺素、密切觀察橈動脈有無痙攣,若術者導管阻力增大,提示可能發生痙攣,可采用向血管內注射100 g硝酸甘油的方法解除痙攣[2];術后應立即拔除鞘管,并用彈力繃帶進行加壓包扎,以患側不感到疼痛為度。

2.3術后護理

2.3.1一般護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早發現出血、低血壓、心律失常等并發癥。

2.3.2拔鞘管的護理:橈動脈壓力較股動脈壓力低,一般穿刺后出血少,術后即可拔除鞘管。拔除鞘管后用無菌紗布折疊后按壓在穿刺點上方1~2cm處,用動脈止血帶進行壓迫止血。觀察穿刺側手部的血液循環情況,局部有無滲血及出血。

2.3.3術后體位 術后平臥2 h,抬高術側45~60℃,無特殊不適可不用臥床,取半臥位時,術側上肢前臂抬高超過胸部并減少腕關節活動。

2.3.4術肢護理:注意穿刺肢體略高勿下垂。術后第1小時每15分鐘觀察1次指體的色澤、指溫、毛細血管回充盈試驗、指腹張力等;術后2小時內避免做屈腕動作,腕關節制動4~6小時,可活動手指;術后4小時拆除繃帶以利靜脈回流,手背輕度水腫者應抬高患肢;24小時內觀察橈動脈搏動情況及時報告醫生,必要時行進一步的血管超聲。

2.3.5出院健康指導:囑患者在3天內保持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潔,1周內勿揉抓穿刺點,穿刺側上肢在半年內不能提取過10~15kg重物以防出血,如手部感覺異常,腫脹,及時就醫,戒煙酒,低鹽低脂飲食,繼續服用抗凝、降脂藥物,定期門診復查,控制冠心病危險因素。

討論

隨著心導管技術的發展,介入治療已成為冠心病診治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選用股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但臥床需要24小時且采取被迫體位,易發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1]。

經橈動脈穿刺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最大的優點具有臥床時間短,創傷小、容易壓迫止血、術后無尿潴留、腹脹、腹痛、腰痛、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縮短了住院時間[2]。尤其適合下肢動脈病變或老年人股動脈逆行徑路迂曲、狹窄、斑塊等病變患者,易被患者接受,而且方便護理,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3]。因此,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加強橈動脈穿刺部位的護理;術中密切配合醫生,嚴密觀察患者反應;術后觀察橈動脈搏動,加強術側肢體的護理,嚴密監測生命體征,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防止并發癥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麗姿,姚翠萍,朱蓮香,等.經橈動脈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患者的腕部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8):10.

[2] 謝華.經橈動脈穿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的手腕部護理154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8):19.

猜你喜歡
冠狀動脈橈動脈介入治療
經橈動脈介入治療外周血管有哪些并發癥該怎么處理
80歲以上高齡冠心病患者行經橈動脈冠脈介入治療的可行性觀察
低劑量低對比劑冠狀動脈CTA個性化掃描方案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和靜脈溶栓治療后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研究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冠脈分叉病變分支球囊保護技術與分支導絲技術的對照研究
不同橈動脈穿刺方法在血氣分析患者的應用
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治療術后穿刺點滲血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