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士在護理工作中的心理社會因素

2015-10-21 19:51李艷紅鐘蓓雯高燕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溝通技巧心理護理

李艷紅 鐘蓓 雯高燕

【摘要】要護士肩負著救死扶傷的光榮使命。護士素質不僅與醫療護理質量有密切的關系,而且是護理學科發展的決定性要素。良好的素質修養是護士從事護理工作的基本條件,是提高整體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醫院醫療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急、危、重等所有類型的病人的生死存亡,身體健康,也直接反映一個醫院醫療水平的高低;醫療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個醫院的服務文化。所以,護士的道德水平和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也關系到醫院的生存和發展,更關系到急、危、重等所有類型的病人的醫療效果。

【關鍵詞】心理護理 溝通技巧 心理護理評估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63-01

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后,與心理社會因素有密切關系的生活方式疾病和精神疾病有了明顯的增長,醫學對心理學需要也更為迫切。護理工作也從單純身體護理走向整體護理,不僅對病人身體疾病護理,也重視評定、處理病人的心理問題,并幫助病人獲得良好社會適應。護士的心理素質在臨床醫療護理質量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醫學模式的改變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護理工作已不能只滿足于一般疾病的護理而需要身心的整體護理。良好的護士素質既有助于提高護士自身形象,又是提高護理質量的保證,因此提高護士素質很有必要。

1 護士心理學知識的專職化、專業化的意義

1.1 心理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1)心理護理的工作程序不規范、流于形式,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強。心理護理是按護理程序的方法和步驟,即評估、計劃實施、評價,針對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會適應能力進行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心理護理。目前,在相當數量的醫院內開展病人心理護理并非是按照這個步驟工作模式進行的,未能因人而異施以心理護理,沒能達到心理護理的最終目標-建立健康心理。

(2)護士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及溝通技巧,缺乏與患者交流的時間。

(3)缺乏系統的質量控制管理,尚未建立有效的心理護理的質量控制體系,在管理方面對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評價也基本局限,護患心理交流傳遞層面缺乏效果評價。

1.2 建議

(1)設立心理護理專門機構,形成局域

網絡,在護理部下設心理健康教育科,由受過高等護理教育并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心理學教育專家在該科進行心理護理理論、方法的深入研究,制定心理護理的模式及評價方法,對各科室進行指導及質控,在各病區設立一名心理護理帶教,由受過專門心理護理培訓的本科學歷的護士擔任負責本病房心理護理的管理。(2)將心理護理相關課程納入中等、高等繼續教育各層次護理教育中。心理護理應滲透到每位臨床責任護士日常工作中去,責任護士應與專職護士一起做好病人心理護理。

2 傳統醫學模式的影響

2.1 影響 生物醫學模式長期影響醫療服務系統,使護理工作者只重視與軀體疾病有關的生理變化,與軀體疾病有密切關系的心理社會因素和病人及家屬對疾病的反應卻往往被忽視。

2.2 建議 護理理論家Watsan等認為[1],護理的目標是幫助病人達到身體、心理及心靈更高程度的協調,而目標的達到需要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的過程及關懷表達,病人感受的關懷越深,其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就越高,要提高護理質量,護理人員必須重視對病人的心理護理。

2.2.1 住院病人對護理人員心理護理評價 病人認為某些表達性護理行為,如護士的善良、溫和、周到,對病人的尊重等行為具有很高程度的心理護理,有時護士雖然在病人身旁邊,但態度淡漠、情感上與病人距離甚遠,因而病人不能感受到心理上的關懷,因而護士怎么做,較做什么可能更為重要。另外,準時發藥、護理技術熟練這些工具性行為為病人能夠接受良好的心理護理奠定了基礎。護士進行護理時的態度是病人更加關注,更加敏感和看重的部分,可以說表達性行為和工具性行為的關懷性并無絕對的先后之分,而二者的有機結合,方能給病人以最大限度的關懷。

2.2.2 護士和病人對心理護理評價的比較 對某些心理護理的評價,護士與病人的觀點較為一致,護士認為重視病人、尊重病人、耐心傾聽其想法等行為對病人具有最高程度的心理關懷,表明護士開始注重對病人社會心理方面的護理,至少具備了這樣的意識,這與整體護理的開展,護理人員學習現代護理理論,具備了現代護理理念,更加重視了護理服務中的對象-病人本身有關,也可解釋為護士認為護理技術熟練是理所當然的,因而更注重運用心理方面的護理行為去實施對病人的關懷。

參考文獻

[1]楊英華. 護理管理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128 - 129.

[2] 張連榮,池金鳳. 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規范.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06: 124- 125

[3]馮先瓊. 護理學導論.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129.

猜你喜歡
溝通技巧心理護理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溝通技巧
運用新媒體串聯《溝通技巧》教學的課堂實踐
淺談觸覺形象設計下的有效溝通
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溝通技巧研究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談教師與高中學生溝通的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