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兒科藥物合理應用及對策分析

2015-10-21 19:51柯朝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兒科不良反應

柯朝

【摘要】目的:分析醫院兒科的藥物合理應用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方法:選取本院近期兒科病例資料136份,對使用具體臨床用藥相關情況進行整理和分析。結果:共查驗不合理處方10份,不合理處方率7.35%。給藥劑量過大2例(20%);給藥方式不合理2例(20%);給予兒童慎用、禁用藥物1例(10%);藥物配伍不當2例(20%);占總藥物不對癥3例(30%)。共發生兒科用藥不良反應病例1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8.82%。涉及到抗菌藥物6例(50%);中藥制劑3例(25%);解熱鎮痛類藥物2例(16.67%);營養、電解質平衡類藥1例(8.33%)。結論:需要進一步完善本院兒科藥物合理應用相應的制度,并對臨床兒科醫師加強相關藥物不良反應知識的培訓,保證兒童用藥安全。

【關鍵詞】兒科;藥物合理應用;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93.1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00-00

目前,臨床藥物的不合理應用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頻繁,而且臨床表現形式也趨向復雜化、多樣化,特別對于兒童這一特殊人群,如何能合理應用以及避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已經成為兒科醫務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問題,因為小兒的器官和生理功能還未發育成熟,并且藥動學以及藥效學特點也和成年人具有很大的區別[1],所以在兒科藥物治療上需要更加的謹慎,本文選取本院近期兒科病例資料136份,對使用具體臨床用藥相關情況進行整理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兒科病例資料136份。其中男孩89例,女孩47例;年齡最大的13歲,最小的0歲;上呼吸道感染51例,下呼吸道感染59例;腦膜炎14例;腹瀉12例。

1.2 方法 對使用具體臨床用藥相關情況進行整理和分析。

2 結果

2.1 不合理處方 共查驗不合理處方10份,不合理處方率7.35%。給藥劑量過大2例,占總發生率20%;給藥方式不合理2例,占總發生率20%;給予兒童慎用、禁用藥物1例,占總發生率10%;藥物配伍不當2例,發生率20%;占總藥物不對癥3例,發生率30%。

2.2 不良反應發生 共發生兒科用藥不良反應病例1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8.82%。涉及到抗菌藥物6例,占總發生率的50%;中藥制劑3例,占總發生率的25%;解熱鎮痛類藥物2例,占16.67%;營養、電解質平衡類藥1例,占總發生率8.33%。

3 討論

3.1 兒科合理用藥,首先要選擇正確的治療藥物。兒科醫生要熟悉常用藥物的使用說明,并積極學習新上市的兒科治療藥品[2],在確定給予何種藥物治療前,首先要充分的對藥物的適應癥、不良反應、以及不良反應的防治方法進行詳細的了解,并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著重了解過敏史,選取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例如:本組病例中,一患兒,男,6歲,患肺炎到本院治療,其存在頭孢過敏史,但是由于臨床醫生未對患兒的相關過敏史進行詳細的了解,僅進行皮試(皮試反應為陰性),就給予了頭孢哌酮舒巴坦鈉進行治療,治療后出現紅色皮疹。存在嚴格遵循—可使用一種藥物對兒童的病癥進行治療,就不使用兩種藥物進行治療的原則,盡量避免患兒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例如:對于經常發生的兒童感染性的疾病,在治療上首先對何種感染進行判斷,確定究竟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或兩種均有,然后再給予有針對性的選擇治療藥物,并且制定出適當的治療療程,本組有1例病例實際為病毒感染,但而給與的是抗菌類藥物治療。

3.2 同時合理用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選擇合理的給藥途徑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臨床給藥途徑的確定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具體的輕重緩急和用藥目的以及藥物其本身的性質,例如:靜脈給予抗生素進行治療要較口服給藥等給藥途徑要明顯起效比較快,但是同時靜脈給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最高,安全性不好。所以還是要根據患者而實際情況進行給藥途徑的選擇,既不要延誤患兒的病情,也要同時保證患者的安全。選擇合適給藥途徑也可以顯著提高兒童服藥的依從性,進而達到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目前上兒科給藥途徑的選擇上有一統一認同的基本原則—對于兒童患者能口服給藥要盡量口服給藥,不主張給予靜脈或者肌肉注射治療[3]。本文發生兒科用藥的不良反應12例病例中有8例選擇的給藥途徑均是注射治療,可見注射治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高。

3.3 給予兒童合適的藥物治療劑量,是保證療效以及防止不良反應發生的關鍵。目前臨床上兒科治療劑量的選擇不正確也是引起兒科用藥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目前很多藥物的兒童用藥劑量都是根據年齡、體重、體表面積等進行推算的,很多藥物并沒有兒童專用的使用量,所以就造成了很多臨床醫生都是根據兒童的病情嚴重情況,具體的身體狀況以及其自身的臨床經驗進行粗略估計而定的[4],而理論上對于兒童藥物劑量的制定是要根據其具體的血藥濃度監測來制定給藥劑量的,但在在兒科的臨床實際工作中應用就存在一定的困難,本組給藥劑量過大2例,占總發生率20%。

4 小結

本文選取本院兒科病例資料136份,對使用具體臨床用藥相關情況進行整理和分析。共查驗不合理處方10份,不合理處方率7.35%;共發生兒科用藥不良反應病例1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8.82%。為更好的避免兒科不合理用藥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兒科臨床醫生要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臨床上根據患兒的具體的生理、病情特點,選擇更為合適的相關藥物、藥物劑型、給藥量、給藥途徑給予患兒進行治療[5],同時嚴格的掌握相關藥物適應證以及禁忌證的知識,合理用藥,最大限度的發揮兒科藥物的治療作用,避免患兒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保證兒童的健康。

參考文獻

[1]楊振錄,基層醫院兒科的藥物合理應用及不良反應[J],吉林醫學,2010,31(33):6023—6023.

[2]歐陽露,肖雨清,雷龍,等,兒科用藥不良反應36例分析[J],醫藥導報,2009,28(2):264—265.

[3]鄭慧寧,兒科藥物的合理應用及配發[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08,30(4):267—269.

[4]李利香,兒科藥物的合理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04(19):179—180.

[5]楊建國,陳文剛,兒科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J],黑龍江醫藥,2008,21(6):74—75.

猜你喜歡
兒科不良反應
兒科臨床中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方法探討
地氟烷與七氟烷用于兒科麻醉的術后恢復效果分析
我國兒科醫生數量缺口近9萬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醫院集中監測研究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安徽推出兒科分級診療規范
我國將恢復兒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