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處方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5-10-21 19:51劉誼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運動處方心理健康作用

劉誼

【摘要】大學生學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環境適應問題均與心理健康狀況有關,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本文基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將運動作為一種干預因素,以運動處方的形式作為干預手段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運動處方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期能夠為大學生心理保健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運動處方;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21-01

當代大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活躍的網思維,并敢于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同樣也承受著來自學習、生活和就業等多方面的壓力,由此也誘發了各種心理問題。大學生作為一特殊群體,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主力軍,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證其身心健康成長,從長遠發展來看,直接影響到民族的興衰,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通過運動來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探討運動處方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現實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干預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心理健康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除涉及心理現象外,還包含醫學現象和社會現象,其衡量標準為心理應與環境的統一性、與行為的整合性,以及人格的穩定性[1]。就大學生而言,其心理健康的標準應具備以下特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對學習或工作有熱情,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環境適應能力,并能做到言行協調一致。然而,大量的調查發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不樂觀,尤其是90后一代,多為獨生子女,心理問題更為突出,具體表現為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偏執、強迫、敵意等,之所有出現這些問題,與遺傳因素、理化生物因素以及社會心理學因素有關,其中,社會心理學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最大。

(二)大學生心理干預現狀

心理健康干預的形式有心理咨詢(包括個別和團體心理咨詢兩種)、心理訓練活動、心理健康教學等,目前,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以個別心理咨詢干預形式為主[2]。運動也是一種干預因素,但是關于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研究卻很少,大量實驗證實,體育運動尤其是長期的體育運動,能夠有效降低抑郁,運動對特質性抑郁和狀態性抑郁均能起到良好的改善的作用,研究表明,運動的持續時間和頻率與抑郁的降低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有氧聯系能夠改善人整體的情緒狀況。關于運動對心理狀態和個性特征的干預作用,多數研究還局限在理論層面,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更少[3]。

二運動處方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

大學生承受著來自學習、生活以及就業等多方面的壓力,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多,而運動能夠引起體內生物化學的變化,如血漿中擬嗎啡類物質含量升高,其與情緒愉快有關,通過運動能夠調節其緊張情緒,使心理壓力得到有效緩解,進而形成穩定的心理狀態,經過長期的運動訓練可促進人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人的意志水平。具體來講,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其一,心理學機制,與分散注意假說、自我效能理論、任務掌握假說以及社會交互作用假說有關;其二社會學機制,即將運動視為一種特定的社會文化方式;其二,生理學機制,與胺假說、內啡肽假說、心血管功能假說有關?,F就生理學機制進行分析,胺假說認為運動可加強腦內單胺類神經突觸,此時機體內單胺類物質的變化可能是動改善心理健康的生理機制;內啡肽假說認為長時間的運動,體內啡肽會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內啡肽的釋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精神疾患,這是一種良好的生理鎮靜劑,由此產生的欣快感能夠影響到性格,這種效應的長期存在能夠增強人們對有害刺激的忍受力;心血管功能假說認為心血管功能的提高與心境狀態的改善有關,運動可增強人體血管的收縮性,保證健康的血液循環以及正常的神經纖維傳導,有利于促進身心健康[4]。

(二)運動處方的內容及制定步驟

運動處方是一種科學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鍛煉計劃,興起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后逐漸在國際上得到認可。近年來,隨著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運動處方的研究與應用也越來越深入,對其強度、時間、頻率、周期等要素都有了更深層次的研究,借助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免疫學等,運動生理的實際問題得以解決。運動處方可分為改善身體形態、增強身體機能、增強身體素質、調節心理狀態、提高適應能力等種類,對于大學生而言,運動處方的制定應以大學生這一個體客觀存在的問題為依據,并在完全動態下實施,不斷改進和完善處方,更新內容,確保得到個體身心鍛煉效益。運動處方應包括運動目的、項目、負荷,練習手段和頻率,以及注意事項等六個方面的內容,根據相關原則制訂符合大學生身心特點的運動處方,實施步驟為:心理問題診斷→調查學生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健康體檢→制訂運動處方→結果反饋與內容調整。

結論: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群體,應高度重視其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過于單一,且效果并不理想,建議將運動處方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與心理健康咨詢等方法配合使用,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段東平.運動處方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預的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

[2] 王銀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

[3] 楊通宇,楊通琴.心理健康:論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15(8):86-87.

[4] 胡小浪.運動處方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用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猜你喜歡
運動處方心理健康作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運動處方的研究與應用
在醫療衛生單位推廣運動處方的研究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