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齲病防治思考

2015-10-21 19:51鄒斌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齲齒病因防治

鄒斌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把齲齒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是臨床上的多發病、常見病。導致齲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防治該病也要從病因的各個方面著手,采用綜合防齲措施預防齲齒的發生。

【關鍵詞】齲齒;病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R78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42-02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齲齒的發病原因及防治這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齲齒的主要發病機制;唾液對齲齒發病的影響;牙菌斑對齲齒發病的影響;齲齒的發病過程分析;口腔清潔維護;氟化物的應用;窩溝封閉劑的應用;.微量元素與維生素的合理應用與補充等,具體材料請詳見下文:

齲齒是牙體組織脫鈣、有機質分解、牙體解剖形態溶解破壞引起的口腔常見疾病。體內外多種因素可以導致齲齒。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嬰、幼兒齲齒的發病率日見增高,嚴重的影響著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長發育。

1 齲齒的發病原因及分析

1.1 齲齒的主要發病機制 齲齒是牙齒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發生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發生因素很復雜。齲病是在微生物、食物和宿主等三種因素相互作用下發生的,即:①致齲的細菌;②致齲的飲食與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③易感的牙齒(指發育上有缺陷的牙齒或牙齒上有薄弱的地方)。齲齒發生的主要過程是由變形鏈球菌、某些乳桿菌和放射菌屬在口腔中遇到糖,使糖發酵產生酸,酸腐蝕牙齒形成齲齒。在正常情況下,人口腔里的牙菌斑的酸堿度呈中性或接近中性,而在進食糖后5~10 min牙菌斑酸堿度便迅速下降,然后緩慢回升,約在40 min左右恢復到接近中性,在牙菌斑的酸堿度下降到5.5以下時,牙齒會輕度脫礦,而當牙菌斑的酸堿度恢復到正常水平時,牙齒能夠再度礦化。脫礦和再礦化如果能保持平衡牙齒就可維持健康狀態。

1.2 唾液對齲齒發病的影響 目前有資料顯示,唾液成分與齲齒發病率有關,尤其與口腔中唾液流量、流速的變化有密切關系,流速快有助于沖洗牙菌斑和食物殘渣,稀釋牙面上的酸性產物,減少齲齒的發生。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種有效的抗齲因子。另外,對嬰幼兒來說,喂養方式也與乳牙患病率有關。研究表明,母乳喂養者乳牙患齲率、患齲者均較人工喂養、混合喂養的發病率低,純母乳喂養對嬰幼兒預防乳牙齲齒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1.3 牙菌斑對齲齒發病的影響 齲齒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其發展過程是由淺層向深層擴展。牙齒萌出后,表面就很快有牙菌斑黏附。牙菌斑是一種稠密的、不定型的、牢固地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性薄膜,而牙菌斑中的變形鏈球菌能將食物中糖和淀粉發酵產生有機酸,有機酸長期作用牙齒,使牙齒脫礦而形成齲齒。這個齲患的基本過程緩慢而持久。大量資料顯示,牙齒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齲病,出生后6個月的幼兒,上領乳前牙即可患齲。第一恒磨牙從7歲左右即可開始患齲,因此齲齒是從幼兒期就必須抓緊預防的一種疾病。

1.4 齲齒的發病過程分析 在齲齒開始形成時,患者沒有疼痛和其他不適感,當齲病發展到出現明顯的齲洞時,患者對冷、熱、酸、甜等刺激就較為敏感,有酸疼感。當齲洞擴展接近牙髓時,患者對冷、熱、酸、甜等刺激感到明顯疼痛。如果食物進入洞內,也可因食物的壓迫而產生明顯的疼痛?;剂她x病以后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往往細菌就會侵入牙髓而發展成牙髓炎。細菌進入牙根周圍組織時,會引起牙槽膿腫,急性牙槽膿腫可引起面部腫脹,這些都是最常見的齲齒的并發癥。隨著牙體硬組織的不斷破壞,逐漸造成牙冠缺損,形成殘根,甚至牙缺失,不僅影響消化功能,甚至使健康素質下降,因此,齲齒是嚴重影響人類心身健康的一種疾病。

2 齲齒防治

2.1 口腔清潔維護 科學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兒童應養成少吃甜食和零食,尤其睡前不吃東西的好習慣。家長隨時對嬰幼口腔衛生及牙齒發育生長情況進行監護,尤其是父母親有齲齒者更應該加強防護,避免唾液交叉傳染,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2 氟化物的應用 氟可以增強牙齒和骨骼的結構,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可以起到防齲的作用。使用含氟牙膏是比較經濟實惠的方法。另外還可倩氟化水、含氟漱口液等。

2.3 窩溝封閉劑的應用 雙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許多微細的窩溝,窩溝內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殘屑。由于窩溝太細,牙刷不能達到窩溝底部,因此窩溝易發生齲齒。窩溝封閉是一種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殘屑在窩溝內堆積,從而可以預防窩溝齲的發生。一些醫療單位采取窩溝封閉防齲方法取得滿意的效果。

2.4 微量元素與維生素的合理應用與補充 如果在牙齒生長發育期合理的補充鈣,鐵、磷、氟及維生素D等對牙齒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會防止牙齒鈣化不全,牙質受損,增強牙齒硬度和韌度。

世界衛生組織把齲齒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所以防治齲齒刻不容緩,齲齒的預防要從各個致病因素著手。從牙胚在胚胎期生成就開始加強孕婦的孕期衛生健康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哺乳期科學喂養,注意口腔護理,使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提高牙齒抗病能力。牙齒萌出后要隨時檢查,采用綜合防齲措施預防齲齒的發生,發現問題早治早防。

參考文獻

[1] 季成葉.1995年中國學生齲患流行病學研究系列報告[J].中國公共衛生,1995,15(2):323-327

[2] 劉忠岐,侯鐵舟,阮建平,等.陜西省6歲和12歲兒童患齲情況調查分析[J].西安醫科大學學報,1999,20(1):106-108

.[3] 石煒,時清,郝世雄,等.兒童唾液成分與齲齒關系的分析[J].北京口腔醫學,1998,6(2):71-73

[4] 譚艾賢.窩溝封閉防齲的臨床研究及護理[J].南方護理雜志,1998,5(6).:1-2

[5] 馬宏.氟化物對口腔微生物的生物學作用[J].北京口腔醫學,1998,6(3):132-134

猜你喜歡
齲齒病因防治
老年眩暈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療
為什么人會有蛀牙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預防齲齒
漢字小門診系列(六)
漢字小門診系列(五)
預防齲齒
預防兒童齲齒要盡早等
尋找發熱的病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