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及防護探討

2015-10-21 19:51張海霞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職業危害防護

張海霞

【摘要】手術室的護理工作者,是一個在特殊環境中,從事特殊護理專業的群體?,F代手術室的護士處于多種有害因子之中[1]。有關護士的職業衛生現象,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國內外早已對護士的職業性危害及防護做了大量的研究,認為護理工作接觸面廣,不可避免地與各種有害的理化、生物因子接觸,從而可能對護士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關鍵詞】 手術室護士 職業危害 防護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53-01

手術室護士長時間連續工作在密閉環境中,由于工作的需要,每日精神高度緊張,注意力集中;長時間的頸椎前屈位站立;巡回護士經常需快步行走;進食時間的不規律;各種化學藥物的接觸;濃度較高的有毒氣體的污染以及頻繁的直接接觸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種體液的因素,使得從事本專業的護士成為高危群體。因此,如何充分做好護士日常工作中的職業防護,十分重要。我們結合實際情況,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及防護探討如下。

1 意外損傷及防護

手術配合中常使用的銳利器械較多,如刀、剪、針、鉤,傳遞頻繁,極易損傷自己或誤傷他人。Johanet調查指出:約有11.7%的手術室工作人員存在著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觸。術中意外針刺傷,刀割傷,污血濺到皮膚或眼睛里。在可經針刺傳播的20余種疾病中,最常見也是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們通過血液傳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根據健康報1997年12月5日報道,因職業引起的感染途徑中針刺損傷占80%,應采取相應防護措施。

護士抽吸藥液時嚴格遵守用未接觸過患者的無菌針頭,抽吸后必須立即戴上針帽。靜脈給藥時須去除針頭經三通給予。術后處理必須戴針帽毀去針頭等規定確保安全。醫學界根據數萬例手術配合體會,總結出一套手術中刀、剪、針擺放及傳遞的規定,在新護士上崗時,嚴格帶教,規范每名護士的基本操作[2]。

2 生物污染及防護

由于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和護士經常使用手術刀、剪刀、針等鋒利器械,極易造成誤傷自己和他人,這樣極易感染甲、乙、丙肝、愛滋病、結核、梅毒等,甚至腫瘤的種植及敗血癥的發生。應采取以下防護措施:(1)術前必須了解病人的病史,肝功能,乙肝五項,HIV的檢查結果,對陽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手套如有破損立即重新更換無菌手套,避免直接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皮膚受傷時應用力往外擠壓傷口,使污血流出,立即用3%碘酒,75%酒精消毒,如被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血液污染,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如被HIV陽性患者血液污染應嚴格按照《愛滋病診療指南》中關于職業暴露的處理原則進行處理。(2)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和HIV陽性或可疑陽性者術前手術間門口掛隔離手術牌,使麻醉醫生,巡回護士給病人操作前后隨時洗手,更換手套,手術間門口鋪一塊用0.15%過氧乙酸浸透的腳墊,減少工作人員進出造成交叉污染,所有用過的器械物品做好終末消毒處理.如急診無法確診的一律按污染手術處理,手術中操作時防止劃傷,手術室人員定期檢查肝功能以及乙肝五項。

3 理化因素危害及防護

手術室的理化危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激光手術的不良影響。目前,在泌尿外科,神經外科,矯形外科需采用激光手術的方法,對皮膚、眼球有光化效應損害。(2)電離幅射的影響。高科技的醫療儀器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中,極大地提高了手術的準確率,但如對其產生的電離幅射保護措施不當,可因蓄積作用而致癌[3]。(3)燃爆因素。手術室內有多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和化學制劑不可忽視。同時使用多種高頻電器也是可能導致燃爆的因素。麻醉氣體,其它揮發性有機溶劑在手術室工作中頻繁接觸,如酒精、碘酒、乙醚、丙醇、安息香酊及火膠綿,一般都不標有其可燃性而易被忽視,應防止鋪巾被這類溶液沾濕而致燃爆[3]。(4)福爾馬林(甲醛)溶液的危害。在國內還有相當多的手術室里使用40%的甲醛溶液,可刺激粘膜引起職業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觸更可導致肺水腫,同時也是職業性皮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5)消毒滅菌劑的影響。各種消毒滅菌劑在手術室工作應用較多。污染手術后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處理均要使用各種化學消毒液。2%堿性戊二醛會引起皮炎、過敏、結膜炎及鼻竇炎。含氯消毒液對皮膚也有輕度損害。針對這次危害因素主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1)激光手術的防護。應規定凡手術配合人員必須戴上防護鏡。操作時關閉房門,在房門上并注明“激光”字樣。在術間內有明顯標牌示:用氧濃度要低于40%,必須使用水溶性潤滑劑,防止引起火災。并將激光手術固定在一個手術間,保證安全。(2)X射線的管理。術中需要行X線透視的手術,上臺前必須穿好鉛衣,并在手術間安全的范圍內設置鉛屏風。對于人員的安排合理適當,次數均攤,避免短期內大劑量集中接受X線照射。根據年青護士較多的情況,在孕期妥善安排好她們的工作,避免接受X線照射。(3)電器使用的管理。必須定期請專業人員檢修手術室專用線路和電器。電器安裝在防漏電的安全插座上。每個儀器配有操作程序卡,操作前嚴格遵守規程無誤后方可使用。2007~2008年,手術例數每月遞增,保證了無一例因操作不慎引起意外。堅持每日兩次濕式清掃手術間,保持術間濕度,防止靜電效應。將易燃爆的氣體,統一放置于走廊一端,專人管理,檢查泄漏和使用情況。(4)污染氣體的處理。手術室使用的儀器要保證泄漏量為最小。將泄漏氣體盡可能排放至室外。改善通風條件。將每個麻醉機的廢氣連接管通至室外,室內裝有負壓抽吸裝置,定期抽吸。(5)消毒劑使用管理。手術室護士常年接觸甲醛。因做標本固定防腐等需要接觸時,要求必須戴上防護手套,注意勿潑翻。按照配制方法,明確注意事項。將最污染手術室空氣的福爾馬林熏箱重新安裝在有負壓抽吸裝置的柜中,徹底改變了污染空氣的狀況,極有效地防止污染手術室內的空氣和操作時給護士帶來的損害。

4 心理和身體負擔過重及防護措施

手術室工作時常會遇到疑難手術,有時手術時間長達十幾小時,值晚班時會遇到連臺手術,洗手護士要長時間站立,這樣處于被動體位,頸、腰、下肢都缺乏活動,不僅體力消耗大,極易導致頸椎病,腰肌勞損,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生。預防措施:(1)遇到擇期大手術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飽、盡量吃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如雞蛋、牛奶、蛋糕等以減緩胃排空時間。如術中允許,可抓緊時間適當進一些飲食。遇到值晚班要備好方便面、牛奶、餅干之類的食品,以便及時補充能量。(2)手術中根據情況適當調節站立姿勢,利用醫生術中探查等空閑時間,適當活動頸部,腰部及下肢,盡量減少因體位不當而造成的肩部肌肉緊張,改善下肢血液循環。每天早上應進行身體鍛煉,使全身肌肉放松如做廣播體操,跳健身舞[4]。

5 小 結

醫學科學的發展,推動了護理專業的進步。醫院應高度重視護士職業的防護問題,制定可行的、科學的管理方法。手術室護士應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明確危害因素是客觀存在,又是可防護的,消除恐懼感和盲目性。從預防入手,安全操作,公衛監督、生物監測,環境保護,應急處理多方配合,在工作中確保手術室護士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崔虹.護士的職業性危害(一)[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87,8(3):54.

[2]王方.手術室護士的職業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0,5(35):86.

[3]崔虹.護士的職業性危害(續)[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87,8(3):98.

[4]李月蓮,黃萍英.手術室護士自身防護的探討[J].宜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7,(6):153.

猜你喜歡
職業危害防護
介入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護措施
木結構建筑的鑒賞與防護
淺談如何強化滅火救援戰斗中的安全防護
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與防護的研究現狀
供應室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安全防護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