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病人營養支持在治療中的重要性分析

2015-10-21 19:51司金春白二麗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腸外營養營養支持腸內營養

司金春 白二麗

【摘要】目的 觀察與分析外科病人病程中營養支持的作用。方法 收集調查本市多家醫院外科(普外科、骨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及神經外科等)病情相對較重病人,設定對照組(沒有遵醫囑采取有效腸內或腸外營養的病人)和觀察組(嚴格遵醫囑采取有效腸內或腸外營養的病人),并對其在營養狀態、病程時間、并發癥罹患情況、傷殘率等方面進行對比,通過歸納總結得出外科病人病程中營養支持的意義。結果 兩組在營養狀況、病程時間、并發癥發生次數及傷殘率上均差距顯著(p<0.05)。結論 提供較好的營養支持,并發癥發生率低,傷殘率低,可有效提高治療效率(療程明顯縮短),不僅大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減少了花費,還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患者及家屬的身心負擔,可以廣泛大力的在外科病人治療過程中推行。

【關鍵詞】 外科病人 營養支持 腸內營養 腸外營養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55-02

我國的現代外科營養支持于1971年開始在臨床應用,80年代后期營養支持有了較快的發展[1]。營養支持療法是指在飲食攝入不足或不能攝入的情況下,通過腸內或腸外途徑補充或提供維持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外科病人常因疾病、創傷、麻醉、大手術及手術前后的處理,機體處于嚴重分解代謝,可能出現營養不良,影響了一個或多個器官功能,并使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以致發生營養障礙。而營養障礙反過來又加重了原發疾病,使病死率升高。不少外科危重病人最終的死罪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營養衰竭。因此,應根據外科病人不同病情存在的不同營養狀況,進行必要的營養補充。其目的:①可以明顯改善手術前病人的營養狀態,提高手術耐受力和效果;②減少病人術后并發癥的發生;③提高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凡外科病人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提供營養支持;①近期體重下降大于正常體重的10%;②血漿白蛋白<30g/L;③連續7天以上不能正常進食;④已明確為營養不良;⑤具有營養不良風險或可能發生手術并發癥的高危病人。

1 外科病人的代謝特點及營養途徑

創傷或嚴重感染在外常見。重創后的機體為維持生命,往往通過神經-內分泌改變來調節全身代謝,即應激反應。而應激反應的最終結果是導致能量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的變化。

1.1能量代謝增高

應激狀態下的肌體,因交感神經高度興奮,心率及呼吸加快,肝內化學過程回事和發熱等都使能耗增加。其增加程度與應激程度呈正相關。肝糖原異生作用加強,糖的生成成倍增加,而不被胰島素抑制,為胰島素阻抗現象。所謂胰島素阻抗,是指無論血漿胰島素水平如何,原先對胰島素敏感的組織變為不敏感,導致細胞對葡萄糖的通透性降低,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導致高血糖。應激狀態下脂肪動員加速,成為體內主要的能源。組織對脂肪酸的利用增強,血內游離脂肪酸和甘油水平都增高。

1.2蛋白質(氨基酸)分解代謝加速

創傷時不僅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加,蛋白質的合成代謝亦增加,但總的來說是分解超過合成;若同時存在饑餓狀態,則蛋白質的分解代謝更明顯。尿氮增加,出現負氮平衡。

2 外科病人常用營養的途徑及特點

2.1腸外營養 又稱靜脈營養,是指通過靜脈補給病人每天所需的全部營養或部分營養??煞譃椋孩贉\靜脈營養 通常適用于不超過2周的短期腸外營養,或較長期輸入接近等滲的營養液,多選用氨基酸-中濃度葡萄糖-脂肪乳劑系統;②深靜脈營養 長時間靜脈營養,特別是輸入25%葡萄糖液,宜選擇經右側頸內靜脈或頸外靜脈向上腔靜脈插入硅膠管,24小時或夜間連續滴入。常用的靜脈營養液有:葡萄糖液、脂肪乳劑、復方氨基酸、無機鹽、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適應證:①無法有效進食或有消化吸收障礙:如高位小腸瘺、短腸綜合征、惡性腫瘤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嚴重等。②消化道營養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大面積燒傷、嚴重感染等。③特殊病情:壞死性胰腺炎、急性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

2.2腸內營養 符合生理狀況,遠比靜脈營養簡便安全,是補充營養的主要途徑。補給途徑:以口服為首選,不能口服者,采用管飼。外科患者以后者居多??梢娪冢孩俦秋?經鼻腔插入長約1.5m、直徑3~4mm的硅膠重頭管,借胃蠕動推送進入十二指腸或空腸;②胃腸造瘺 經胃造口引導入十二指腸,或于屈氏韌帶下15~20cm行空腸造口。常用的營養液:①多聚膳。含未經消化的蛋白、糖、中等量脂肪,適用于消化吸收功能良好的患者。②單體膳。亦稱要素飲食,含不需消化或稍消化即可吸收的分子狀態營養物,如葡萄糖、氨基酸、水解蛋白、乳化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適用于消化功能不全,而吸收功能尚可的患者。

3 本研究兩組對比結果及分析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營養狀態、病程時間、并發癥發生次數及傷殘率上均差距顯著(p<0.05)。不難看出提供較好的營養支持,外科病人的并發癥發生率及傷殘率均明顯降低低,也就是說良好的外科營養支持可有效提高治療效率(療程明顯縮短),不僅大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減少了花費,還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患者及家屬的身心負擔,是我們應該在外科系統大力推行的治療手段。營養不良與外科預后的關系早在1936年就已經被認識。Studley等發現營養不良的潰瘍病人的死亡率是營養正?;颊叩慕?0倍。隨著近代外科手術學的不斷發展,圍手術期外科病人的營養狀態在患者病情預后上的意義仍不容忽視。事實上外科病人的營養發生率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高[2] 。

參考文獻

[1]黎介濤.我國外科營養支持的發展[J].腸外與腸內營養.1998,02(15)

[2] 李寧.重視外科病人營養問題[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2):101

猜你喜歡
腸外營養營養支持腸內營養
探討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膿毒血癥患者中營養支持治療的有效性
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在腎功能障礙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
某中醫院腸外營養處方合理性分析與評價
機械通氣患者床邊胃鏡下置鼻空腸管行腸內營養的護理
消化道腫瘤術后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聯合治療效果分析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營養支持
經鼻腸管早期腸內營養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循證護理在嚴重燒傷患者腸內營養中的應用
影響腦卒中患者營養支持療效及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危重癥患者的腸外營養支持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