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肢骨折患者中醫特色治療效果分析

2015-10-21 19:51陽曉波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四肢骨折效果

陽曉波

【摘要】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患者中醫特色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設為中醫組和西醫組,每組均為50例。中醫組的患者選擇中醫特色療法進行治療,西醫組的患者選擇常規內固定療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并記錄疼痛分數、愈合時間、經濟費用和不良反應。結果 經治療后,中醫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0%、西醫組為76.0%,中醫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西醫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中醫組患者疼痛分數明顯低于西醫組,愈合時間明顯短于西醫組,經濟費用明顯低于西醫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中醫組患者不良反應明顯少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西醫和中醫療法均能有效治療四肢骨折,但是比較而言,中醫特色療法治療總有效率更高,不良反應少,能減輕患者疼痛度,縮短愈合時間,是治療四肢骨折理想的方法。

【關鍵詞】中醫特色療法;四肢骨折;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3.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73-01

隨著交通的不斷發展,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而交通事故中四肢骨折為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從高處墜落或摔傷等也會造成四肢骨折。在臨床上,四肢骨折主要采用內固定和手術方法治療,但手術治療帶來的費用負擔高,部分患者支付不起,且恢復速度慢,術后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為了探討中醫特色療法在四肢骨折中應用的價值,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于本院就診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西醫組以及中醫組,每組50例;其中中醫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為(37.42±1.34)歲;病發時間:0.3-5.8h,平均病發時間為(1.83±0.52)h。其中交通意外、跌傷、高處墜落和砸傷的患者分別有27例、12例、7例、4例。西醫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齡:21-59歲,平均年齡為(37.72±1.27)歲;病發時間:0.3-5.6h,平均病發時間為(1.53±0.62)h。其中交通意外、跌傷、高處墜落和砸傷的患者分別有26例、12例、8例、4例。兩組患者對比一般資料未發現明顯差異,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目的以及方法均已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其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西醫組的患者給予常規內固定治療,根據患者骨折情況,選擇適當內固定材料進行內固定治療。

中醫組的患者給予中醫特色療法。①如果患者骨折沒出現移位,可以用杉木、椴木或柳木做成的小夾板進行固定,并給予中藥外敷。②如果患者骨折出現移位,則首先進行骨折復位,運用正骨法。然后對傷口用中藥藥水浸潤紗布進行包扎,每個一天換一次。再行杉木夾板固定治療,注意對松緊度進行調整,避免壓迫患者肢體,造成血運不良。同時輔以中藥口服治療,采用接骨續筋活血化瘀方,組成包括紅花、桃仁、川芎、骨碎補、當歸、沒藥和乳香、赤芍等。在治療5天后進行X線檢查,若存在骨折移位,需進行糾正。約4周后,骨折消腫無疼痛時,再行檢查,骨折愈合后將小夾板拆除并進行肌肉和關節鍛煉。最終進行復查,骨折完全愈合后開始功能恢復訓練。

1.3療效評價標準[1]

根據以下評價標準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若X線檢查顯示完全復位,且傷口完全愈合,為治愈;患者X線檢查顯示復位良好,傷口愈合度高,為有效;復位不佳或未復位,且傷口愈合差,為無效。

疼痛度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滿分均為10分,得分越低則患者的疼痛度越低[2]。

1.4統計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經治療后,中醫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0%、西醫組為76.0%,中醫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西醫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具體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組別 優 良 差 治療有效率中醫組(50) 25 24 1 49(98.0)西醫組(50) 20 18 12 38(76.0)2.2疼痛分數、經濟費用、愈合時間對比

中醫組患者疼痛分數明顯低于西醫組,經濟費用明顯少于西醫組,愈合時間明顯短于西醫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者疼痛分數、經濟費用、愈合時間的對比分析(+S)

3術后并發癥對比

中醫組患者不良反應明顯少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3.討論

四肢骨折后,應盡量在短時間內治療,因為隨著時間延長,骨折斷端錯位出現愈合,很難再實現復位,西醫常規療法一般包括開放復位和鋼板內固定,但是容易產生疼痛、關節炎等并發癥,同時手術過程將骨膜剝離,會對骨折愈合產生較大的影響,還容易出現周圍血管神經損傷和大出血、感染等并發癥[3-4]。

中醫特色療法中,采用杉木內固定,其具有易于裁剪、輕便,良好柔韌性的特點,可以根據骨折位置特點進行包扎,根據腫脹情況對松緊度進行調整,同時還可以隔天用中藥紗布進行敷料更換,有利于促進骨折部位愈合[5]。中藥紗布浸泡在含有梔子、黃連和黃柏皮等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藥物中,外敷對腫脹具有消除作用,有利于緩解患者疼痛。同時結合中藥口服,對促進患者骨折愈合起到了推動作用[6]。

本研究比較中醫特色法和西醫內固定法治療四肢骨折法的結果可見,經中醫特色的方法治療總有效率更高,中醫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0%、西醫組為76.0%;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中醫組為8.0%,西醫組為22.0%;另外,中醫組疼痛程度低,經濟費用更少,愈合時間更短,優越性顯著。

綜上所述,西醫和中醫療法均能有效治療四肢骨折,但是比較而言,中醫特色療法治療總有效率更高,不良反應少,能減輕患者疼痛度,縮短愈合時間,是治療四肢骨折理想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國祥.活血止痛薰洗劑治療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疼痛98例[J].中醫正骨,2014,18(7):62-64.

[2] 王敏.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對四肢骨折老年患者康復效果的評價[J].中醫藥導報,2013,21(9):126-127.

[3] 伍星.四肢骨折手法復位后中西醫結合治療對其骨折恢復的作用[J].中醫藥導報,2013,19(8):58-59.

[4] 李中文.126例四肢骨折患者中醫特色治療效果探析[J].醫學信息,2014,23(17):548-548.

[5] 邱繼明.活血接骨膏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8):787-789.

[6] 寧正任.中醫特色治療58例四肢骨折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2(9):1968-1969,1970.

猜你喜歡
四肢骨折效果
如此外墻,防水還扛得住么?!
靈動耳環
民間療法治療四肢閉合性骨折初探
微創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40例臨床觀察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術后骨折內固定手術時機探討
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骨折手術的臨床護理分析
沒效果
偽裝效果
各種運動項目的鍛煉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