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例小兒高熱驚厥腦電圖分析

2015-10-21 19:51楊杰王雪華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分析

楊杰 王雪華

【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高熱驚厥(FC)的臨床特點及其與腦電圖的關系。方法 對 200例 FC患兒隨訪病例的臨床及EEG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00例FC患兒首發中, EEG異常 62例,占31% ,轉為癲癇5例,占2.5%。結論 EEG對 FC 患者是最基本的檢查手段,臨床醫生通過對 FC 患者的腦電圖嚴格進行動態觀察,實施早期有效干預治療,防止復發,從而減少癲癇的發生率。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 臨床腦電圖 分析

【中圖分類號】R742.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614-01

熱性驚厥(FC)是兒科常見的病癥之一,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引起腦電異常變化,可以利用腦電圖進行協助診斷。目前,作為小兒高熱驚厥的常規檢查,腦電圖(EEG)在小兒高熱驚厥病癥中的應用日益被重視。EEG和FC的臨床特征,異常EEG和熱性驚厥的癲癇(EP)發作,FC多次發作及其預防性治療等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內在關系。由于FC的反復發作會對小兒腦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部分甚至可移行為癲癇,引發智力障礙等并發癥,嚴重影

響患兒的大腦發育,應引起足夠的重視?,F將我院200例熱性驚厥患兒臨床特點及腦電圖改變分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 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隨訪的200例,首次FC患兒中,男133例,女67例,年齡6月至1歲16例, < 3歲145例 ,3~6歲34例,> 6歲5例。 FC分單純型 (SFC)和復雜型 ( CFC)。 SFC診斷標準[1]: ①首發年齡為6個月至6歲;②發作呈左右對稱性,發作持續時間多為數分鐘,最長不超過20min;③發作后無持續性意識障礙、偏癱等神經系統異常癥狀和體征;④無短期內頻繁發作;⑤無圍產期異常和其他造成腦功能障礙原因的疾病。 CFC診斷標準指至少具有下述表現者: ①首發年齡< 6月或> 6歲;②驚厥發作持續 15min以上; ③限局性發作; ④ T>38. 5℃時出現驚厥;⑤一次熱程中驚厥發作1次以上,及發熱24h后出現驚厥者。排除標準:①中樞神經系統感染;②嚴重的代謝異常如低鈣血癥等;③既往有過癲癇發作史。 驚厥發作持續30min以上者為高熱驚厥持續狀態。 FC患兒連續2次無熱驚厥發作或1次無熱驚厥發作伴腦電圖癇樣放電,判斷已轉變為癲癇[2],本組SFC135例,CFC65例。

1.2方法

于熱性驚厥后1周內及2周后進行腦電圖檢查,應用太陽SOLAR1848定量數字視頻腦電圖儀,按國際10-20系統安放16導記錄電極,常規作單極、雙極導聯描述,雙側耳電極為參考電極(A1、A2)。電極采用鍍銀盤狀電極,涂以電極膏,3M 膠紙固定,外用彈力帽進一步固定。以單攝像鏡頭監測發作情況,以參考導聯方式記錄。記錄中先后

完成睜閉眼、過度換氣等特殊誘發試驗及自然睡眠狀態下的EEG,對患兒進行24h臨床監測和腦電圖記錄,睡眠時間至少包括4~6個完整的睡眠周期,詳細記錄FC發作時體溫,

發作次數、發作持續時間、發作類型、既往發作情況及家族史等。對于某些發作癥狀(包括頭痛、腹痛、不自主動作、睡眠中肢體抽動、神經行為異常)應盡量監測到其癥狀出現,監測中對各種實踐進行標記,回放時并同步進行分析,并可根據需要改變已記錄數字化腦電圖的導聯方式、波幅電壓比及濾波等。評閱腦電圖報告參照劉曉燕《臨床腦電圖學》及《小兒腦電圖圖譜》標準進行。

2結果

本組所有患兒高熱驚厥發作時均表現為強直-陣攣發作,發作次數1~5次,發作持續時間15s~10min,第1次腦電圖檢查均在驚厥發作1周內進行,其中正常138例,異常62例,異常率31%,異常腦電圖中45例(73%)為非特異性改變,表現為慢波明顯增多,分布于各導聯,其中枕部最為明顯。7例(11%)表現為背景活動慢化,伴突出背景,中-高波幅慢波夾雜少量尖波、尖慢波發放。10例(16%)表現為背景活動慢化伴局限性尖波、棘波。2周后對45例非特異性改變和17例有癲癇波的異?;純哼M行跟蹤復查,其中57例恢復正常,17例有尖波、棘波的患兒12例轉為正常,5例(30%)尖波、棘波仍然存在。

3討論

FC為小兒常見的急診癥狀之一。 發病年齡以 1~ 5歲多見 ,占 61.5% ,多于 6個月至3歲起病,這與小兒腦發育不成熟,神經細胞結構簡單,皮層分化不全,髓鞘生成缺乏,神經元的樹突發育不完善,興奮性神經介質和抑制性神經介質系統的動態平衡,小兒腦組織的耗氧量較高等有關,使小兒驚厥閾降低而發生FC。本組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接近2:1,與福山幸夫[3]提出的論點一致,可能與男孩腦發育成熟及由此制約的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度低于同齡女孩有關。本文200例高熱驚厥中,1周內EEG異常占31%,追蹤復查的62例異常腦電圖患兒,2周后復查,45例非特異性改變的患兒全部恢復正常,17例有尖波、棘波的患兒,最終只有5例尖波、棘波未消失,臨床確診為癲癇。這部分患兒可能為高熱驚厥后腦損傷引起的繼發性癲癇,也不排除有的本身就是熱源性癲癇,而感染、發熱僅是其發作的誘因。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腦電圖研究推測熱性驚厥與癲癇可能有共同的遺傳基礎,熱性驚厥初次發病后36個月內腦電圖出現棘波或棘慢綜合波與以后的癲癇有密切關系,多次腦電圖監測更有意義,更有利于適當的醫療干預。對高熱驚厥患兒特別是有家族史,以及具備復發和轉為癲癇的危險因素患兒,應定期進行腦電圖檢查,對減少高熱驚厥的再發以及神經系統并發癥,同時對評估預后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鐘炎 ,蔣莉 ,景學醫 ,等 .熱性驚厥與癲癇的關系.「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 2000; 15( 9)∶ 530。

[2]常杏芝 ,游石瓊 .伴高熱驚厥史的兒童癲癇病例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 2001; 16( 4)∶219。

[3]福山幸夫著 ,張書香譯 .小兒實用腦電圖學.「M].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81∶ 116~ 120。

猜你喜歡
小兒高熱驚厥分析
民航甚高頻通信同頻復用干擾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高熱驚厥急診處理的臨床效果
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護理干預的應用評價
針對性急救護理用于小兒高熱驚厥患兒護理中的效果研究
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
肩部墊高在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中的應用
復雜型小兒高熱驚厥轉化為癲癇的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國房地產泡沫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