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大卵泡膜細胞瘤一例臨床報道

2015-10-21 19:51顧蓉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實性單側包塊

顧蓉

【中圖分類號】R737.3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619-02

卵巢腫瘤是婦科常見的腫瘤,可發病于任何年齡的婦女,因其組織成分較為復雜,腫瘤的性質大相徑庭。根據其組織來源不同,大致可分為上皮性腫瘤、性鎖-間質腫瘤及生殖細胞腫瘤。而卵泡膜細胞則錄屬于性質-間質腫瘤。

1.病例資料:患者,女性,46歲,平素月經規則,無痛經史。近3-4個月自覺上腹部脹痛不適,于我院就診,彩超提示腹盆腔內巨大實質性包塊(350*300*86mm),內可見不規則無回聲區及彩色血流信號,子宮直腸凹37*27mm液性暗區,內膜線居中,厚約5mm。病程中午明顯消瘦史,無尿頻及肛門墜脹等不適。查體發現包塊上界達劍突下,左右側均至腋中線。術前血清CA-12581IU/L,胸片未有胸腔積液的表現。入院后完善陰道及腸道準備后行剖腹探查術。術中盆腔積液約100ml了,留取腹腔沖洗液送檢脫落細胞學檢查,并見包塊約38*40*20cm,質地偏軟,上緣已達劍突下,下緣位于闊韌帶內,表面光滑,脫出于盆腔外,來源于卵巢,輸卵管爬行其上。切除單側附件送檢快速冰凍。術中冰凍及術后病理均提示:卵泡膜細胞瘤。術后隨訪至今未有陽性發現。

2.影像學診斷:卵泡膜細胞瘤的超聲圖像表現上絕大部分以實質性回聲為主,其中不乏囊性或囊實性的回聲,但較為少見。多以單側為主,雙側腫瘤較為少見。腫塊邊界清楚,以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狀為主,包膜較厚,內部回聲上多較均勻,亦可見內部的血流信號。單從影像學上判斷,常常與纖維瘤及卵巢癌難以鑒別。

3.病理診斷:大體病理標本顯示為實性,被覆薄的有光澤的纖維素性包膜,表面光滑,切面呈灰黃或灰白色,切片后鏡下顯示瘤細胞呈卵圓形或梭形,胞漿紅染,大致呈漩渦狀、小束狀排列,與纖維樣區域交錯,二者間互相過渡。免疫組化:CD99(+++)、CD117(++)、calratinin(+++)、 vimemtin(+++)、Desmin(-)。

4.實驗室指標:其中以血清CA-125的升高最為顯著。合并有麥格綜合征的患者血清CA-125升高的機制尚不明確,生化因素(如補體刺激、組織胺釋放、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產生等)、巨大腫瘤的機械刺激或大量胸水致腹內壓增加,可能是其升高的原因。

5.鑒別診斷:①卵巢纖維瘤:良性腫瘤,屬于性索-間質性腫瘤的一種,臨床表現上常以腹部腫塊為主,可同時伴有胸腹腔的積液(麥格綜合征),病灶切除后癥狀可消失,預后較好;②卵巢癌:惡性腫瘤,因解剖位置較深,發現時多數已晚期。臨床表現上以腹部腫塊、腹水為主,實驗室指標中較為多見的是血清CA-125及人附睪蛋白的升高為主,而影像學中可見包塊以囊實性為主,需要通過病理診斷;③卵巢轉移性腫瘤:其中以胃腸道來源的庫肯伯格瘤為主。一般多有胃腸道的原發病灶,多以雙側卵巢為主,實性,卵巢外觀大致存在,病理切片呈膠質樣,鏡下可見典型的印戒細胞,產生粘液;4、子宮肌瘤:尤以漿膜下子宮肌瘤及闊韌帶肌瘤為主,一般以實性包塊為主,影像學主要表現為年輪狀,若伴有肌瘤的變性,可出現不規則回聲,婦檢推動包塊時子宮可同時移動,腫瘤指標大多正常。

6.討論:卵泡膜細胞瘤的發病年齡一般較晚,50歲左右的婦女是高發人群,但有青春期女性發病的臨床報道,發病幾率一般較低。臨床表現上主要以腹痛、腹脹及腹部腫塊為主,容易忽視。若伴有腫瘤的扭轉壞死時,可出現突發腹痛加劇、惡心嘔吐、肛門追脹等不適。部分患者影像學檢查可出現胸腹水,腫瘤切除后胸腹水消失,具體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卵泡膜細胞瘤有內分泌的功能,分泌少許雌激素,可引起異常子宮出血、子宮內膜增厚等高雌激素水平現象。治療方式上以手術為主,針對有生育要求較為年輕的患者,可行單側附件切除術,但對于絕經后或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同時行全子宮及雙側附件的切除。卵泡膜細胞瘤屬于性索-間質性腫瘤,雖屬于良性腫瘤,但部分可與顆粒細胞瘤混合存在,有復發和轉移的傾向,某種意義上說有低度惡性,針對臨床上僅僅行單側附件切除的患者,術后需嚴密的隨訪。

猜你喜歡
實性單側包塊
高速公路服務區設計方案研究
兒童頸部包塊須警惕
單側咀嚼有損聽力
什么樣的肺結節最危險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師課堂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
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的非典型影像學表現
CT用于良惡性胰腺實性假乳頭狀腫瘤患者診斷中的特征分析
600MW機組空氣預熱器拆裝方案
香油消腫化瘀
超聲對女性盆腔結核性包塊與卵巢疾病的鑒別診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