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后失血性休克繼發急性肺損傷的臨床分析與護理

2015-10-21 19:51朱華美吳玉敏劉玲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失血性休克護理措施

朱華美 吳玉敏 劉玲

【摘要】因患者大量出血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致組織嚴重缺血缺氧,持續的低血容量狀態極易誘發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急性肺損傷(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具有性質相同的病理生理改變,嚴重的ALI被定義為ARDS。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本文對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6例產后出血并發ARDS的早期急性肺損傷(ALI)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產后出血繼發急性肺損傷的護理觀察與護理措施。說明進行早期肺功能監測及做好高危因素的防護,早期診斷,早期綜合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急性肺損傷 失血性休克 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714.4;R563.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344-02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例患者年齡21~34(平均25.833)歲,為剖宮產術后宮縮乏力或凝血功能性產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搶救過程中出現ALI。其中雙胎1例,合并地中海貧血2例,合并肝炎2例,術前患上呼吸道炎癥胎兒宮內窘迫者1例。累計產后失血量2100~5050ml(平均失血量3033.033ml )。1 例合并肝炎者于術中術后宮縮乏力性出血共計5050ml,血壓最低為0/0 mmHg ,呼吸曾出現一過性暫停,經全力搶救精心護理,于術后10天痊愈出院。1 例合并地中海貧血者,剖宮產術后第二天突然子宮隱性血腫破裂撕裂子宮大動脈而兇猛大出血 ,經迅速送手術、輸血輸液等積極搶救于產后21天痊愈出院。其余4例均于術后回病房50~160min出現失血性休克,呼吸28~33次/min,SPO2 0.62~0.89。6例中有4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彌散性血管內出血(DIC),搶救失血性休克均按晶、膠2:1 迅速多路輸血輸液,動態監測CVP4~14cmH2O,6例患者均經面罩吸氧(流量6~8L/min)SPO2最低維持在0.80,經治療恢復至0.98。自發生失血性休克至出現ALI的時間為2.35~15.15h。臨床表現呼吸頻數、呼吸困難,重者可出現口唇與四肢末梢發紺、呼吸淺快,雙肺呼吸音粗,或者可聞及干濕啰音,床邊X線胸片發現不同程度的斑片狀陰影。通過早期肺功能監測及早期診斷,早期綜合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

1.2 ALI的診斷標準 目前診斷ALI/ARDS仍廣泛沿用1994年歐美聯席會議提出的診斷標準:(1)急性起??;(2)氧合指數(FiO2)≤200mmHg; (3)正位X線胸片顯示雙肺均有斑片狀陰影;(4)肺動脈嵌頓壓≤18mmHg,或無左心房壓力增高的臨床證據。如FiO2≤300mmHg且滿足上述其它標準,則診斷為ALI。其中氧合指數(FiO2)≤300mmHg是診斷ALI/ARDS的客觀標準。臨床上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吸氣性窘迫,呼吸頻率>28次/min,心動過速,給予一般氧治療(流量2~3L/min)不能糾正的低氧血癥,或伴有呼吸性堿中毒,應考慮為ALI/ARDS,此時應及時做X線胸片檢查,以輔助診斷。

1.3 治療措施及結果 (1)積極針對病因止血、抗休克治療。(2)呼吸支持:積極改善通氣和組織缺氧,糾正低氧血癥。ALI確診后,即迅速給予呼吸支持療法,持續面罩吸氧(流量6~8L/min)2~4天,每日監測動脈血氣分析,待憋氣癥狀消失,低血氧癥糾正后停止面罩給氧。(3)液體管理: 產后失血性休克在針對病因止血、抗休克的基礎上,應用CVP測定維持心排血量范圍內最低水平的血容量,記錄患者每日的出入量,嚴格控制補液量,保持體液負平衡。必要時以呋塞火米20~60mg.(4) 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 憋氣明顯的患者應用DXM10mg或氫化可的松300mg靜脈給藥以改善微循環治療,2天后癥狀緩解后停藥。(5)營養支持: 在保證有效血循環的基礎上,有明顯的低蛋白血癥者,可輸注白蛋白,積極糾正低蛋白血癥,以保證必要的營養代謝。(6)[1]有報道赤芍、阿司匹林等可誘導HO-1 在肺組織細胞和培養的內皮細胞上表達, 并已顯示HO-1 具有保護內皮細胞對抗TNF-α介導的細胞毒性以及肺組織細胞對抗氧化應激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損傷等作用。(7)[2]ALI/ARDS臨床藥物方面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療法、糖皮質激素、氧自由基消除劑、抗氧化劑及免疫治療、液體管理策略、選擇性環核菌酸磷=酯酶抑制劑及內皮素受體拮抗劑等。6例病人經積極治療后,持續面罩給氧2~4天,血氧飽和度恢復正常,血氣分析及胸片結果均正常,患者無憋氣等自覺癥狀,停止面罩吸氧無不適。術后7~21天痊愈出院。

2、分析與護理措施 :

2.1 失血性休克、大量輸血、輸液可導致急性肺損傷。全身性感染、創傷、休克羊水栓塞等是導致ALI/ARDS的常見病因,ALI是ARDS發展過程中的早期階段,ALI/ARDS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臨床上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吸氣性窘迫,呼吸頻率大于28次/min,心動過速,給予一般氧治療不能糾正的低氧血癥,伴呼吸性堿中毒,應考慮為ALI/ARDS。為此,護士在搶救治療工作中必須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尿量、血壓、心率、SPO2及詢問患者的自我感覺等增強護理干預;評估輸液輸血的速度適時調整滴速,保證維持有效血循環但又要避免超負荷輸液輸血。一旦發現患者呼吸困難、SPO2下降立即面罩給氧并立即報告醫生,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本文6例患者均有低氧血癥伴呼吸性堿中毒,通過面罩吸氧及綜合性治療低氧血癥才得以糾正。有文獻報道,輸血過程中血液成分可通過免疫介導作用導致急性肺損傷。

2.2 產后失血性休克繼發ALI的預防 產后失血性休克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本文6例患者均在配血后1-3h才得以輸血。術前充分評估術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面對血源緊張、取血路途中交通堵塞等問題,術前應積極配血,術中、術后若發生大出血應盡快輸血,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避免DIC的發生,可有效預防ALI。盡早診治產后出血,防治休克和即時輸血保證氧供,避免晶體輸入過多是預防ALI的關鍵措施,本文6 例患者中有5 例均系回到病房才發現失血性休克,其中一例是因為子宮后壁隱性血腫術后第二天才發生子宮破裂大出血, 應對術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強術后管理,加強對血壓、心律、呼吸、尿量、血氣、CVP、Hb、Hct等指標的監測,如懷疑腹腔內出血應立即行床邊超聲檢查和腹腔穿刺確診。若血壓不易糾正或Hb、Hct進行性下降、陰道出血或腹腔引流量大于100ml/h往往提示有活動性了出血[3]。

2.3 ALI與心源性肺水腫及容量超負荷導致肺水腫的鑒別 產后失血性休克救治中常因迅速、盲目補液,導致容量超負荷性肺水腫,臨床表現為:頸靜脈怒張、CVP升高;心源性肺水腫表現有:心動過速、心臟擴大、心電圖異常提示心肌缺血等,若動脈嵌壓≤18mmHg可排除心源及容量負荷性肺水腫。

2.4產后失血性休克繼發ALI的治療護理 發生產后失血性休克,首先針對病因止血治療并即時輸血、輸液,盡早糾正休克,動態觀察血氧變化?;颊叱霈F憋氣、紫紺等癥狀,盡早依據臨床癥狀、體癥、血氣分析結果、胸片等及時診斷并積極治療ALI。對于較嚴重的病例,可行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或呼氣末正壓通氣防止和減輕肺泡萎縮,改善通氣和肺順應性。若未能早期診斷并延誤治療,等發展到ARDS階段,其病死率可達50%~60%以上。因此,早期診斷與正確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護理上增強對患者的呼吸功能監測,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呼吸道感染,監測治療原發疾病等護理干預。本文6 例患者確診ALI后,給予持續高流量氧氣面罩吸氧、應用激素和搞生素預防感染、限制液體入量等綜合治療后均康復出院。

3.討論:

3.1 休克搶救時補液過多、過快,可導致肺水腫。CVP監測指導失血性休克病人輸血、輸液簡單易行。在末梢循環功能良好的情況下,給予嚴格控制輸液量,維持最低有效循環血量,保證每日出入量平衡,護士必須準確記錄出入量尤其是尿量的觀察。對少尿及補液過多者輔以速尿不僅可以降低心臟負荷、保護腎臟,還能降低肺毛細血管靜脈壓,減輕肺間質水腫,改善肺功能。應用激素治療減輕炎癥反應,保護溶酶體膜,可防止肺損傷的發展,對ALI的早期救治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鑒于其副反應,應在抗感染的基礎上使用,且應早用早停。故嚴密觀察準確及時記錄是護理的重要內容。

3.2 休克病人血容量不足末梢循環不良,給病人采集血標本帶來很大的困難,而此時正是需要大量采集血標本的關鍵時刻,這就要求護士不僅有過硬的靜脈穿刺能力,還要求護士有預見、有計劃地采血和保護血標本及血管。期間為患者保暖也是不可忽視的護理措施。

3.3 由于患者發病急、病情重、臨床表現與病情不相符,同時護士素質參差不齊,被病人的表面現象蒙蔽,而導致不能及時、準確地評估病情而影響病人的搶救和治療。術后產婦和家屬的注意力大多轉向新生兒,一旦發現產婦有大出血時,家屬和產婦的恐懼緊張或醫護人員的慌張忙亂而影響搶救秩序??剖抑g溝通協調不到位,患者在進行檢查時,由于事先未聯系使患者等待檢查的時間過長而耽誤患者急救處理。因此,平時加強護理人員各種應急預案的訓練,在緊急情況下保持緊張但不慌張的神態,準確及時地執行醫囑。平時妥善處理各科之間的關系,建立應急檢查綠色通道,以免延誤患者檢查。

3.4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多為突然發現,家屬不能接受,而且在救治過程中隨時有生命危險,當患者病情發生突然改變甚至危及生命或突然死亡,家屬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如果護患溝通不到位而極易引發醫患糾紛[4]。建立急危重患者溝通制度和危重患者搶救告知制度,各種檢查中或檢查過程對患者病情的影響,使患者和家屬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并對救治程序和必要的急救措施進行配合,使患者和家屬明白就醫,了解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減少不必要的醫患糾紛。

3.4 護士的應急能力和護理素質直接關系到病員的搶救成功以及醫患之間的矛盾,所以提高年輕護士的業務能力和應急技能刻不容緩,同時對緩解醫患矛盾、減少糾紛起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佚名,血紅素氧合酶-1與急性肺損傷 醫藥論文大全。2008,09:25

[2] 秦超,ALI/ARDS藥物治療進展, 醫學綜述,2009,15(21):3285-3288

[3] 陳敦金,杜培麗,張慧麗,何玉甜.妊娠期肺損傷機制與功能保護【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8) 590-593

[4] 孫玉梅.產后失血性休克的臨床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校醫.2011,26(5) 379+382

猜你喜歡
失血性休克護理措施
甘草人參白芨湯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失血性休克臨床觀察
孕產婦生產時失血性休克的臨床護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診護理措施
宮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臨床治療方案及護理要點分析
手術室護士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護理觀察
輸卵管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