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和規范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建設

2015-11-05 02:53劉惠好
經濟界 2015年3期
關鍵詞:金融市場民間資本

劉惠好

近年,隨著政策的支持與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建設的熱情十分高漲,民間資本以新設、增資入股等方式進入金融業,直接或間接參與金融市場業務活動和市場建設,如民間資本可合作參與設立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商業銀行,參與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的增資擴股及農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的改組改制,直接參與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VC、PE、產業基金、創業投資基金、擔保公司、典當行、寄售行等各類非銀行類新金融業態,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建設對于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多層次金融市場建設和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然而,在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活動的資本規模急速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活動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我們正視與逐步解決。

一、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門檻高

當前國家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領域,但銀行是經營特殊商品的機構,出于審慎監管的考慮,監管層對各類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市場準入、投資比例和資產規模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如規定入股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聯社的企業凈資產須達到全部資產的30%以上,及權益性投資余額不超過本企業凈資產的50%,持股比例不能超過20%等。同時經營銀行需要特殊的經營管理技術,信譽、網點、管理人才、技術的不足也構成了市場進入壁壘,市場進入的高門檻導致部分民間資本難以轉化為銀行資本。

2、部分民間資本進入的機構存在違規和非法經營現象

部分民間資本企圖通過入股控制金融機構獲得優惠貸款或套取信貸資金,使之變成自己的“提款機”,民間資本控股的部分融資類機構因控股股東自身存在治理結構不健全、主業不突出、信用狀況不佳、經營不穩定、不具備持續出資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其融資經營活動一直游走于國家法律、法規框架的邊緣,如小額貸款公司存在高息貸款、關聯貸款、違規融資等現象;一些擔保公司、典當行、寄售行等違規違法從事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受托發放貸款等活動。

一些沒有融資資質的機構以高息為誘餌非法集資或吸儲;部分網絡融資平臺對外發布虛假信息,成為平臺發起人的自融平臺;一些打著融資類旗號的機構甚至成為詐騙、洗錢、炒賣外匯等非法活動的“溫床”。這些融資類機構往往參與者眾多,涉及利益范圍廣,一旦發生經濟糾紛,容易引發群體性連鎖反應,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對正常的社會經濟及金融秩序帶來沖擊。

3、對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活動的監管多頭與缺位

在民間資本參與銀行業機構門檻高的情況下,大量的民間資本以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寄售商、投資公司、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新業態參與金融市場活動,一些資本甚至直接進入民間借貸市場。而對新業態金融機構的市場進入、監管主體、監管內容等沒有統一的標準。

如小額貸款公司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在工商登記的企業法人,從各地的實踐活動看,人民銀行、銀監局、工商局、地方金融辦都屬于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者;典當行依法接受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局、商務局的監管;擔保公司由銀監會融資新擔保業務部和批準擔保公司的地方政府部門共同監管;租賃公司則分別銀監會監管和商務部監管。在這種情況下,監管政出多門,容易出現監管標準不一、重復監管或者相互推諉現象。而眾多利用網絡平臺從事融資業務的機構則基本處于監管真空狀態。

二、規范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建設的建議

1、確立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市場的市場準入制度

首先,進一步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門檻,以吸納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如重新調整境內投資人資格及投資人持股比例,提高單個自然人、非金融機構及其關聯方對農村商業銀行持股、村鎮銀行持股比例等。

其次,確認民間融資的合法性。民間資本融資作為正規金融的一種必要補充,其存在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由于現行法律制度對民間融資的否定性制度安排,使融資雙方難以形成穩定的交易規則,且為躲避嚴格的金融管制而轉向地下以求得生存與發展,不僅未能有效控制民間融資反而加劇了這種信用活動的金融風險。

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放貸人條例》,就民間資本融資制定明確的合法化界限和標準,確定民間資本融資行為和貸款主體的合法地位,給予民間融資活動合法的生存發展空間,使其成為平等的市場競爭主體,以規范民間資本的融資行為。

2、依法嚴厲懲治擾亂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資活動

要正確區分合法合理民間融資、灰色融資和黑色融資的界限,加強對民間資本融資的監管。對融資類金融機構、金融服務中介機構等各類機構超出經營范圍從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堅決依法予以取締與嚴懲;對于與民間借貸相關的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及非法侵犯他人合法財產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和防范民間融資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和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

3、整合各方監管力量,明確地方金融辦監管職責

在現行“一行三會”金融監管框架下,明確地方金融辦的職能應該是負責監管“一行三會”無法覆蓋的領域,把地方非公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和準金融機構的監管職責賦予給地方金融辦,如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網絡借貸平臺等的監管。為此需要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正式授權地方金融辦管理對象、職責范圍,將分散在地方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廳等部門的金融監管職責進行整合,由金融辦實行統一監管與協調。提高地方金融辦維護地方金融穩定,規避與處置地方金融風險,促進地方金融機構穩定發展的能力。

猜你喜歡
金融市場民間資本
美聯儲的艱難選擇:穩通脹還是穩金融市場
民營書業的資本盛夏
興業銀行:定增260億元補充資本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真實資本與虛擬資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