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話語分析視閾下中外報紙APEC報道的對比分析

2015-11-16 06:05李師荀馬緣園
新聞愛好者 2015年1期
關鍵詞:中央日報

□李師荀 馬緣園

(李師荀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生;馬緣園為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新聞學院教師)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APEC)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邊區域經濟集團化組織,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其自1989年成立以來,歷屆論壇的舉辦都備受國際媒體關注。2014年APEC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繼2001年上海舉辦這一盛會后時隔13年其再次在中國召開。今日的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的發展對亞太地區的繁榮和穩定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本次會議的召開不管是對中國媒體來說,還是對西方媒體來說,都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新聞熱點,各方媒體展開激烈的博弈去發掘和報道新聞,能從一個側面凸顯本國媒體的報道立場、關注焦點、基本態度和報道傾向等,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一、研究方法和相關理論

表面上看,新聞報道用怎樣的標題,在表述新聞和描述事件時如何組織語言和選擇措辭等,是屬于新聞業務領域的問題。然而,由于采寫新聞和編輯新聞的是人,盡管新聞以事實為基礎,但仍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社會的烙印,并用其所賦予的意識形態來維護所屬國家和階層的利益。故此,本文選擇批判性話語分析的視角來解讀各國媒體對本次APEC的新聞報道,以把握其中隱含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動因,較全面地分析媒體在新聞報道時的平衡性和客觀性。

批判性話語分析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學思潮,致力于揭示語言、社會和意識形態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探索政治、權力是如何借語言得以實踐。該領域的創始人之一——英國社會語言學家Norman Fairclough在2003年出版了《分析話語:社會研究中的文本分析》一書,創建了以文本分析為中心的批判性話語分析體系,不僅關注社會情境中的文本,還注重其意義建構的過程,為語言學和社會學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文本分析

(一)樣本選擇

2014年APEC峰會于11月10日召開,當天各國首腦、政要在北京懷柔雁棲湖舉行會晤,并出席參加了多項活動,新聞資源非常豐富,國內、國際眾多媒體各展神通對此進行新聞報道,采寫的新聞作品大多在第二日集中刊播。一般情況下來說,這些最早發表出來的新聞最能反映刊播媒體的報道立場、關注焦點、基本態度和報道傾向。所以,本文從中國、美國、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等5個國家各選一份當地的主流報紙,以它們11月11日刊登的所有涉及APEC峰會報道的版面和文章作為研究對象。

中國的報紙選擇的是《人民日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其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它不僅是公認的中國第一大報,還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報紙之一,具有典型代表性。美國的報紙選擇的是《今日美國》,其創刊于1982年9月,雖然是美國最年輕的大報之一,但該報問世的兩年內發行量就已經躍至全美第三,與美國百年老報《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并駕齊驅。從發行第四年開始,該報的讀者人數連年居美國日報榜首的位置,創造了美國報刊史上的銷量奇跡,成為一份名副其實的主流報紙。韓國的報紙選擇的是《中央日報》,其與《朝鮮日報》《東亞日報》被并稱為“韓國三大報紙”,官方網站的自我介紹是“韓國最大的傳媒機構”?!吨醒肴請蟆肥琼n國第一份改為橫排刊登新聞的報紙,其報道全面、可靠、深入,很受韓國高級知識分子和高收入讀者的歡迎。越南的報紙選擇的是《越南新聞》,其是越南官方的英文報紙,每天的發行量為3.5萬份,讀者約有12萬。雖然《越南新聞》的發行量較小,但卻有很大的影響力,其是越南政府向外國讀者詮釋越共立場的窗口。菲律賓的報紙選擇的是《菲律賓星報》,其是菲律賓主流英文報紙,也是菲律賓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每天的讀者近270萬,超過《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占有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具有典型代表性。

表1

圖1 :《人民日報》

圖2 :《今日美國》

圖3 :《中央日報》

圖4 :《越南新聞》

圖5 :《菲律賓星報》

在翻閱有關報紙和搜索相關數據庫后,選取的樣本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二)頭版分析

1.圖文版面布局

如圖1至圖5所示,五國的頭版均采用大幅圖片和醒目標題來突出APEC會議。其中《人民日報》為整版報道,刊登了兩篇文章,選用習近平夫婦和多國領導人著特色中山裝步入水立方宴會大廳的照片為主圖,配以宴會合影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同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的圖片?!督袢彰绹吩陬^版中間配了一張普京大步走過奧巴馬的照片,下面刊登該新聞的標題和導語。其他主要新聞是有關奧巴馬推動互聯網開放、多元文化繁榮給美國帶來煩惱和雇傭榮譽退伍軍人的?!吨醒肴請蟆纷笊戏娇茿PEC報道,右側配一張中韓領導人握手的照片,中下方的版面刊登了一篇有關沉船搜救的文章?!对侥闲侣劇吩陬^版左上方配了一張遠景的越南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講話的照片,下方刊文(轉4版),另有其他如《立法者呼吁調整投資法》《尼日利亞校園爆炸案致死數十人》等報道?!斗坡少e星報》在頭版報頭下方刊登了各國領導人及配偶在水立方宴會合影的通欄圖片,報頭左方配文 (轉14版),在報眼的位置又刊登了中菲領導人握手的照片。但是該報當日的頭版中間刊登了世界小姐比賽的大幅圖片,十分吸人眼球。該圖片上方刊登的是有關疫苗丑聞報道的新聞標題,所用字號遠大于APEC會議報道的標題。根據五國報紙的頭版版面設計和圖文布局,加上上文所述的各報報道數量,各媒體對APEC會議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2.標題表意關鍵詞和命題思路

《人民日報》 對話、合作、發展、促進、互惠、開放、改革、平等、融合《今日美國》 尷尬、主導、強硬《中央日報》 經濟、受益、安全、信任、國際關系《越南新聞》 支持、發展《菲律賓星報》 承諾、歡迎、親切、歷史性

一則新聞的標題能簡明扼要地表達新聞的中心思想,是新聞報道的靈魂。本文選擇的樣本雖然同是對APEC會議的報道,但各國媒體在新聞標題的設計構思上卻存在著微妙的差別。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國媒體的新聞標題用詞積極向上,褒義色彩濃厚,字里行間流露出大國風范,政治態度鮮明。通過對選取的29篇樣本進行通讀分析,發現其命題的思路范式不外乎以下幾種:(1)中國作為此次APEC會議的東道主非常熱情好客,真誠地希望與各國展開友好對話,例如《習近平分別會見韓國總統、越南國家主席、文萊蘇丹、馬來西亞總理、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和日本首相》;(2)中國積極主動地促成中外合作,以實現互惠互利,例如《舞動亞洲騰飛的翅膀》;(3)中國正全面發展和改革,成果惠及民眾,例如《為實現亞太殘疾人平等參與和融合發展的崇高目標而努力》?!督袢彰绹穼Ρ敬蜛PEC會議的報道量較少,但也可以明顯地看出其對總統的不滿情緒,2篇文章均不同程度地展現了美國的意識形態,其命題思路比較老套:中國的發展壯大威脅美國,奧巴馬應有所應對,對華態度需更加強硬?!吨醒肴請蟆返臉祟}表意關鍵詞透露出強烈的友好信息和合作誠意,所屬文章高度肯定了中韓FTA談判的成績,對中韓關系和未來的發展充滿了熱切的期待和堅定的信心,感情色彩較強。其命題思路是:中韓兩國友好相處,協同合作,互惠互利,例如《韓國經濟,騎上龍之背》《“全球經濟的好消息”“韓中睦鄰友好”》①?!对侥闲侣劇凡粌H對APEC的報道量少,且態度十分謹慎,未透露多少可供分析的信息?!斗坡少e星報》的標題關鍵詞也展示了其對中國的友好態度,程度雖不及韓國熱烈,但也有加強合作、改善關系的意思,通過對該報的5篇報道進行分析,發現文章隱隱暗含了一種命題思路:菲律賓需要與中國加強合作,但彼此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敵對關系。例如 “China a gracious host despite sea row-Palace”(帕里斯:不提海洋爭端,中國是親切的東道主)。

(三)新聞文本關鍵詞和報道主題

恩特曼認為:“新聞文本的框架是通過使用或拒絕使用某些關鍵詞、常用語、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過某些事實和判斷的聚合來強化主題?!币虼?,通過觀察這些關鍵詞,我們能夠判斷新聞媒介是如何選取新聞,表達觀點的。[1]

為了獲得更加客觀、準確、科學的關鍵詞數據,本文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運用武漢大學開發的ROST內容挖掘系統對新聞樣本進行分詞和統計,在人工剔除無意義詞匯后,發現《人民日報》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是:殘疾人(200)、發展(197)、合作(135)、經濟(92)、領導人(84)、促進(52)、推動(46)、區域(44)、貿易(40)、投資(37)、深化(37)、建設(34)、互通(29)、彭麗媛(21)等。 在掌握這些關鍵詞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研讀樣本,最終篩選出頻率相對較高的6個報道主題:“殘疾人人權保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領導人對話”“深化改革”“加強合作并友好相處”和“促進經濟創新發展”等。同樣的方式也被用于對國外媒體的樣本研究?!督袢彰绹分谐霈F頻率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是:China中國(30)、Obama奧巴馬(21)、world 世界(7)、pacific 和平(4)、submit尷尬(3)等,其報道主題包括“中美合作互利”“中美達成延長簽證協議”“中國侵犯人權,威脅美國地位”“調整對華政策”等?!吨醒肴請蟆分谐霈F頻率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是:韓中(52)、談判(23)、關系(21)、首腦會(20)、關稅(19)、企業(16)、達成(15)、市場(14)、歐盟(11)、發展(7)等,涉及的主要議題有“韓中簽訂FTA”“加強經濟合作”“中日領導人會晤”“韓中擴大合作,推進戰略伙伴關系”“中方對朝鮮態度”“國際政治關系”等?!对侥闲侣劇分谐霈F頻率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是:economic經濟(20)、president主席(19)、trade貿易(16)、meeting 會議(14)、pacific 和平(13)、development發展(11)、regional區域性(9)、partnership 合作關系(8)等,主要議題有“區域合作組織”“基礎設施建設”“東盟經濟共同體”“推動越中關系,加快邊界談判”“中國與別國的關系”等?!斗坡少e星報》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分別是:president總統(22)、economic 經濟(17)、connectivity 連接(16)、dispute 爭議(12)、relation 關系(11)、cooperation 合作(10)、partnership 合作關系(9)、strategic 戰略(8)等,報道主題有 “領海爭端”“中日關系”“絲綢之路基金”“基礎設施建設”“北京實力與魅力”等。

綜上所述,APEC會議本身就具有多層次和多視角的意蘊,涉及政治、經濟、國際關系、安全等方方面面。所以各國報紙在報道時各自選取本國民眾所關心及政府、媒體希望加以宣傳的內容,但不約而同地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有失新聞報道的平衡原則。

(四)新聞語篇的社會語境分析

“任何新聞報道都離不開特定的社會背景,必然受其所在的社會意識形態的束縛?!保?]所以,通過分析新聞語篇的特點,追溯其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語言背后的主觀意義。以下選取樣本的部分段落和句子作為典型研究對象,結合上文分析的命題思路,解讀文章隱含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意圖。

《人民日報》:

(1)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經濟體領導人、代表及配偶,出席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的有關外國領導人及配偶相繼抵達。車隊依次穿過燈光搭建而成的彩虹之門。鐳射燈照射鋪就的紅地毯伸展向前,將貴賓迎領到水立方。歡迎人群載歌載舞,氣氛熱烈友好。習近平和彭麗媛在入口迎候,與貴賓一一握手,互致問候?!暯綇娬{,“剛才,我在門口迎接大家,看到各位都穿著中國式服裝,讓我們更感親近。中國老百姓看了以后也會感到親切,會感到各位就像到鄰居家串門,來朋友家敘舊一樣?!?/p>

運用大量場景描寫和類似 “載歌載舞”“氣氛熱烈”等極富感情的詞匯,渲染宴會的熱烈氣氛。對習近平及其夫人的細節和講話的描寫,更生動地體現了中國作為本次會議的東道主的熱情好客及希望與外國友好對話的誠意。

(2)中國有意愿也有實力推動亞洲國家的基建升級,為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耙粠б宦贰睉鹇詷嬒胍渣c帶面,從線到片,著眼構建區域合作大格局。

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強與國外的合作,共同發展經濟是中國的現實國情決定的。這勢必會反映到新聞領域,成為我國新聞報道的重點。

(3)(彭麗媛)我們要建立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的社會環境,促進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讓我們對每一個殘疾人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多一份關心和幫助。讓愛與殘疾人同行。

多年來西方國家不斷指責中國不尊重人權,為此中國媒體在本次APEC會議中高度重視 “促進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系列活動,積極地展示中國目前的發展進步和深化改革的成績,闡明中國高度重視每個公民的人權的立場和所做出的努力。

《今日美國》:

(1)The rising Eastern power challenges the U.S.-dominated status quo in Asia,but Obama accentuated the positive Monday…With China quietly working to curtail American interests.(不斷膨脹的東方力量挑戰著美國在亞洲的主導地位,但是奧巴馬在周一卻強調了其積極意義……中國默默地削減美國利益。)

(2)How the U.S.negotiates willshape our world for the next century.(美國如何協商,將決定下個世紀的世界。)

(3)Scowcroft’s overture sent the wrong signal to the Chinese-of business as usual…We took the wrong approach with China then and,as an embattled President Obama undertakes a pivotal trip to China this week,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repeat thatapproach.Indeed,Obama could have one last chance to recalibrate relations with the Middle Kingdom to one that is more to America’s advantage.(斯考克羅夫特對中國發出了錯誤的信號——中國的商業照常運轉。當時,我們對中國采取了錯誤的做法,正如四面楚歌的奧巴馬總統本周進行的舉足輕重的中國之旅那樣,這將是重復錯誤的做法。事實上,奧巴馬還有最后一次機會去調整與這個中央帝國的關系,以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4)His visit to China will perhaps mark the last time a U.S.president arrives there with America’s economy No.1 in the world.(他的中國訪問也許標志著這是最后一次美國總統以世界經濟第一強國的身份到訪。)

中國的崛起令美國政府十分擔心,長期以來其不斷對外宣揚“中國威脅論”?!督袢彰绹泛芎玫刎瀼亓诉@種美國主流思想,對奧巴馬親近中國的態度頗具微詞,用 dominated(主導)、shape(塑造)這類詞修飾美國,顯示了其霸權主義思想,用the Middle Kingdom這一傳統稱謂代替China,暗含了其拒絕中國發展壯大的事實。此外,在其他的新聞描述中,《今日美國》不僅提及了中國的敏感歷史,還多次使用violently(猛烈的)、massacre(屠殺)、brutal(殘暴的)、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侵犯人權)等貶義色彩極為強烈的詞匯來形容中國政府、軍隊和領導人,情感傾向消極,其背后所屬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目的昭然若示。

《中央日報》:

(1)在首腦會談的致辭上,樸槿惠總統引用中國唐代詩人杜甫的詩句“交情老更親”,表達友誼越久雙方越親密的意思,說“與習主席見面次數越來越多,雙方之間的感情越來越親密,韓中關系也在日漸得到深化”。②

(2)習主席表現得好像是迫不得已才會見的安倍首相一樣。這場景,就好像看到了今年3月海牙韓美日首腦會談當時樸槿惠總統和安倍首相的樣子一樣。③

長期以來中韓關系密切,尤其是樸槿惠總統上任后,對華態度更為友好。在APEC報道中,韓國媒體的用詞特點與中國媒體相似,都表達了睦鄰友好、合作互惠的意愿,情感傾向非常正向。此外,《中央日報》還詳細報道了中日領導人會面時的場景,使用“尷尬”“難為情”“凝重”“僵硬”等詞來描述,并耐人尋味地提出這次會面與樸槿惠總統和安倍首相會晤時一樣。究其原因,是因為日本在對待歷史問題上的態度傷害了中國人民和韓國人民的感情,中韓立場一致,感同身受,這種思想和感情自然而然地反映到新聞報道上。

《越南新聞》:

主要報道了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的情況,筆墨較重地介紹了“加強區域聯系、促進投資、基礎設施和政策”等經濟方面的問題。鮮有有價值的、帶感情色彩的、可供分析的新聞語篇。不過,該報關注中美、中日、中韓關系??梢酝茰y,該報在對待越中關系時非常謹慎,態度保守,觀望中國同其他國家的關系。

《菲律賓星報》:

But host country China has been flexing its military muscle to assert its claim over almost the entire South China Sea and West Philippine Sea.(但是,東道主中國以展示其軍事實力來維護自己在幾乎整個中國南海和西菲律賓海的主張。)

雖然菲律賓媒體也表示了友好合作的意向,但其始終緊抓領海問題不放。類似flexing its military muscle這樣的描述,暗含了中國“恃強凌弱”的意思,情感偏負向??梢?,兩國的歷史問題和國際關系嚴重影響到新聞報道的選題和描述,左右了報道的傾向,在一定程度上讓新聞偏離了客觀性。

三、結語

語言表述方式和技巧可以建構、宣傳、強調某種意識形態和政治意圖,并深受其影響和制約。媒體是通過文字語言、聲像語言來傳播信息的,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在新聞報道中融入主觀意識和觀點,為本國、本階級的意識形態提供傳播服務,新聞報道的失衡和偏頗隨即出現。所以,人們在閱讀新聞時,不能光看熱鬧,還要努力看出門道,提高媒介素養,用批判的眼光去鑒別和分析媒介描述的新聞事實,客觀看待隱藏在新聞事件背后的各種動機和意圖。

注釋:

①原標題見《中央日報》2014年11月11日第1版和第3版。

②原文見《中央日報》2014年11月11日第3版。

③原文見《中央日報》2014年11月11日第2版。

[1]王燦發,馬寅桂.中美主流媒體對十八屆三中全會報道的新聞框架比較——以《人民日報》和《亞洲華爾街日報》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4(1).

[2]Reah D.,The Language ofNewspapers.London:Routledge,1998.

猜你喜歡
中央日報
1947年國統區“護權運動”的若干基本問題考辯
《中央日報》政治宣傳話語分析
1928—1948年《中央日報》對于五四運動的紀念話語
健康傳播視角下的《中央日報·醫學周刊》
《中央日報》對戰后南京審判的報道
左中右三報抗戰時期想象的共同體建構
《中央日報》劇評與民國南京的戲劇生態
從《中央日報》探究民國南京婚姻觀念變革
《資本論》廣告登上《中央日報》
韓國《中央日報》:韓商如何在中國創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