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現代主義情境下的古典主義繪畫回望

2015-11-19 06:50
藝術評論 2015年4期
關鍵詞:新古典主義古典主義理性

闕 鐳 田 甜

后現代主義情境下的古典主義繪畫回望

闕 鐳 田 甜

古典主義繪畫在造型因素上強調嚴謹、理性,并注重造型藝術的循規蹈矩,具有古樸、典雅和莊重的風格。后現代主義盛行的情境下對古典主義繪畫的回望,是在相對性、多元性和虛擬性的藝術審美中窺視一種嚴謹的、道法自然的藝術規律和準則。

法蘭西18世紀盛行的洛可可藝術既浪費大量財力,又不能從意識上適應法國大革命的形勢發展的需要。盡管有夏爾丹、格瑞茲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說教因素,以對抗洛可可藝術,但不能達到從心理上扶植為革命的勇氣”。[1]作為革命的催化劑,人們只能另覓新徑,他們直接從古希臘羅馬的歷史中找到了適合共和主義實現的典范英雄題材。出于一個偶然發現:古羅馬歷史名城龐貝和赫爾庫朗涅姆被有計劃地發掘之后,所發現的藝術珍品令歐洲思想界和藝術界震驚,古代藝術的崇高與洛可可可藝術形成鮮明對比。溫克爾曼《古代藝術史》對此進行了闡述,并達到恢復古代藝術的目的,此作的廣泛傳播引起了人們對古代藝術的狂熱崇拜。這便成為新古典主義產生的直接誘因。

然而,追溯古典主義審美及其藝術表現,卻要回顧古典文化環境。在地中海的愛琴海地區有伯羅奔尼撒半島、基克拉底斯群島和克里特島三個組成部分,便成為古代希臘文明的發祥地,也成為愛琴美術,乃至古希臘美術的“圣地”。普遍認為羅馬作為古典主義美術的發祥地,是繼希臘之后而興起的。據考古發現證實,愛琴美術由建筑、雕刻、陶器,以及壁畫等內容組成,其中,克里特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米諾斯文化(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米諾斯宮是其文化的代表,也是愛琴文明的象征之一,它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是石料和木材,用大量的立柱支撐構成框架結構,柱子上粗下細,整個建筑給人“無計劃設計、自然擴張的影響”。[2]尤其古希臘美術,從根本上形成了古典審美的理性雛形,“希臘人根據數的規律,嚴格地解釋比例、大小、結構和節奏等概念,并運用這些概念創造了建筑及雕刻藝術。在他們的美學觀念看來,一個整體中的部分是相互協調的,根據共同的尺度成比例的。即我們所說的‘關系’,希臘人則稱為‘標準’,意為法則?!盵3]總之,古希臘美術以自然主義方式,來反映事物存在的理性,這便構成它最重要審美特征。另外,古希臘的各個城邦幾乎是好戰的,不論是各個城邦之間的戰爭,還是共同對外戰爭,尤其崇尚參戰者,即戰士的強壯體魄,從公元前7世紀開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更是強化了人體美的運動,這樣,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以人體為美的標準,為造型藝術的寫實奠定了基礎。事實上,希臘藝術是世界上盛行于原始時代最為直觀的自然主義造型藝術之一,它理性地利用自然中存在的規律來“復制”審美形象,一方面是具有揭示宇宙秩序的造物行為表現,另一方面,直接反映了一種自然的、屬于人性的理想主義原則。羅馬人繼承古希臘人的衣缽,將造型藝術發展另一個新高度,其中,羅馬造型藝術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開始以人物來顯示主題思想,進而將人物肖像塑造得更加完美。例如,有關君士坦丁大帝肖像的塑造,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創作者將君士坦丁大帝塑造成一個超人的形象,即至高無上的精神的化身。

古典主義藝術之所以創造了“高貴的儉樸和寧靜的雄偉”的藝術,就在于它遵循理性與自然發展的規律。倘若理解古典主義美學的靈魂,需要深刻剖析屬于古典時期的美學思想。從哲學、美學史上看,希臘古典美學建立的基礎是源于理性的。因為這些哲學美學思想實踐的基礎是在自然造物環境中,所以,它們直觀地反映了自然的規律。進一步講,因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屬于奴隸制時代的文化環境,造物是取材于自然界的屬于物質外部形態的改變,所以,人們更直接地面對自然界的各種發展與變化的現象。于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以數及其關系闡釋了自然現象的演變規律,認為“數的原則統治者宇宙中的一切現象”。而赫拉克利特又從希臘人樸素的組成自然界現象的地水風火四大元素中進行分析,并認為火是最基本的;另外,赫拉克利特還確定:“自然趨向差異對立,協調是從差異對立而不是從類似的東西產生的”。德謨克利特則以“原子論”的看法闡釋了自然現象的存在,他認為,“物體的表面分泌出細微的液粒,通過空氣影響人的感官,才使人得到物體的‘意象’”。這種從對物體的感覺出發來認識事物的哲學方法論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承認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方法論。因此,從藝術審美的角度看,德謨克利特為藝術創作和審美打下了唯物主義方法論的基礎。作為希臘哲學美學起源時期,最易觀的是蘇格拉底哲學,他認為,“衡量美的標準,是效用,有用則美,有害則丑?!盵4]這種近似于后來興起的實用主義哲學觀點,是將美和效用聯系起來,確立了美的功能,即藝術審美的社會功能??傊?,希臘哲學從起始之時就站在了自然現象的基礎上并對之進行觀照,這充分表明古希臘的美學突出了現實主義的基礎。

這并非說古希臘哲學家不觀照社會現象,尤其德謨克利特在對社會現象諸如音樂、詩、繪畫等的觀照中進行理性分析,并著有專著《節奏與和諧》、《論音樂》、《論詩的美》、《論繪畫》等。不用質疑古希臘哲學美學是以理性的方式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直接反映,他們直接面對自然和社會進行觀照,并以理性的審美法則看待自然與社會的變化,進而得出初步規則,為后人改造自然與自身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古典主義是人們在進行文化創造、利用,以及分享中對自身所具有的動物性和人性雙重性,并結合自然發展規律進行認識中所形成的最普遍、最一般性意識之一,并將之上升為理論,成為人們遵守乃至時?;貞浀膫鹘y文化精神內核。對古典主義的認識、審視、評判以及利用,最典型的就是法國的新古典主義之現實文化反映,尤其在繪畫藝術上的表現得更加突出,因為當時繪畫藝術在社會上具有廣泛的認知度,甚至對很多人而言達到狂熱的程度,它為宣傳革命思想以實現革命抱負的人們找到了最適合的歸宿。換句話說,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是法國大革命需要的產物,其實質表明法國古典主義繪畫是借用古典主義文化因素為法國大革命服務的。

早在18世紀人們就一直對古代藝術十分鐘情,人們贊賞、分析、摹仿,甚至直接復制,但是,這均未達到一種發展與創造的新高度。隨后,在法國大革命浪潮接踵而至中,新古典主義繪畫產生了,它以宣稱革命的英雄主義為核心思想,贊揚與歌頌革命的視死如歸精神。例如,法國新古典主義的最典型的代表畫家達維特(1748—1825年),創作了《阿拉斯三兄弟的宣誓》,畫中所表現的內容是個人情感需要服從國家利益的選擇,正是當時法國大革命需要的英雄主義精神,即社會變革已經是客觀的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其《馬拉之死》的創作中,用新古典主義表現了革命者馬拉被刺身亡的事件,盡管吉倫特黨人派遣間諜殺死了革命激進主義者的領袖之一,雅各賓黨之喉舌《人民之聲報》主編馬拉,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革命洪流的流向。展開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的實踐圖卷,我們能清晰看到它取材于歷史,或者與當時間隔并不久遠的政治事件來作為表現主題,并竭盡之渲染,是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取材方式;在造型因素上新古典主義畫家采用當時已經成熟的學院派嚴謹的造型理念與十分考究的構圖理論,在畫面中盡最大努力體現主題,并突出英雄形象的莊嚴;新古典主義還延續了文藝復興以來繪畫所重視的光影效應,用此法將主題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典主義被發展與利用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繼達維特之后,新古典主義得到繼續發展,安格爾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安格爾1801年,以巨制“歷史畫”《阿伽門農的使者來到阿克流斯的營帳》獲得羅馬深造大獎。直到1840年因創作《土耳其宮女和奴婢》等作品一舉成名。爾后,在國內人皇家美術學院院士,從此在畫壇奠定牢固的地位。安格爾是一位堅守古典主義法則的繪畫藝術大師,他崇尚自然,推崇理性,就個人作品的風格與特色而言,作品色彩柔和,技藝精湛,尤其鮮明的是線描表現凸顯,具有極強的個性風格。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古典主義精神成為從事造型藝術學習者永恒的信條,甚至,可以說,它被后世繼承、發展與利用,成為人們進行文化創造永不變更的行為規范。作為繪畫藝術主流,古典主義的適用期在法國雖然結束了,但是,作為一種思想它卻永恒地發生著作用。就在當年法國浪漫主義盛行的時候,也不乏學院派仍然堅持古典主義的理性,以及教學上所主張的扎實的基本功。另外,古典主義取材自然與注重寫生,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創作立足點,仍然為許多畫派繼承。隨后,在造型藝術的發展中,尤其進入現代大工業社會以來,現代主義繪畫大興其實,仍然蘊含著某些理性主義因素,現代主義造型藝術的大師們所固守的機器美學的底線仍然是古典主義的精神實質,即現實的科學的精神。

古典主義之所以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審美意義,就在于它是源于自然的人文主義,而且,無論是表現內容與具體形式,還是審美原則與創造主體等,均與自然及其發展規律緊密聯系。古典主義精神內核就是一種義無反顧地遵循自然與對諾理性,并以此為立足點進行創造。由于藝術創造具有感性的特征,人們在藝術創造時常常會超越理性的界限,文化審美自然而然進行傳統的回歸,回歸到這樣的基石上,重新審視文化創造的方法論,并企圖找到一種新理性主義的法則。

注釋:

[1]維基百科

[2]宋玉成.外國美術史[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7.208.

[3]宋玉成.外國美術史[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7.33.

[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32.

1. 福斯卡等著. 歐洲繪畫史——從拜占廷到畢加索[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4.

2. [英]威廉·荷加斯著,楊成寅譯,佟景韓校. 美的分析[M].南寧: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

3. 中央美院外美史教研組. 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汪曉曙. 繪畫語言論[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5.

5. [法]艾黎·福爾著,張譯乾、張延風譯. 世界藝術史[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

6.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7.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 美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闕 鐳: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田 甜: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

責任編輯:楊明剛

猜你喜歡
新古典主義古典主義理性
“雙減”的路向反思與理性審視
偏愛紅黃藍的古典主義畫家
欲望膨脹
人人都能成為死理性派
向古典主義致敬
從《慳吝人》看莫里哀在美與典型問題上的藝術處理
理性思考嚴謹推理優先概念
激情 寧靜 唯美
淺析布索尼《C大調鋼琴協奏曲》的和聲特點
“新古典主義”“現實主義”與十七年文學的現代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